嶺南股份的財務密碼:營收華麗 現金流窘迫

岭南股份的财务密码:营收华丽 现金流窘迫

受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及PPP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多重利好推動,過去2年間,以園林施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賬面上賺得盆滿缽滿。

迄今已經公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的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002310.SZ),上半年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同比增幅均接近30%。

另一家國內園林龍頭企業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002717.SZ,下稱“嶺南股份”),經營業績同樣收割了巨幅上漲。

岭南股份的财务密码:营收华丽 现金流窘迫

儘管嶺南股份暫未披露2017年上半年經營情況,但該公司預計2018年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能夠實現近1倍增長,分別至96億元、10億元。

2017年,嶺南股份營業收入從26億元遞增至48億元,歸母淨利潤由2.6億元上漲至5.1億元,十分華麗。

但由於園林施工業務要求企業前期先行墊資,且市政園林PPP項目後期運營及回款週期長達8年~10年,因此,嶺南股份的這些營收並非全部轉化為現金回款。

過往2個財年內,嶺南園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分別為17億元、25億元,佔該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為65%、52%,收現比率進一步降低。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增幅為46%,大幅低於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漲幅。

嶺南股份依靠舉借更多的債務,支撐了公司經營的資本開支。

相較公司短期內所必須償還的大筆貸款及應付款項,考慮到市政園林工程應收對象主要為各縣市城投公司及政府部門,回款週期漫長,即便確認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增長豐厚,但缺少現金回款匹配,嶺南股份的流動性狀況反而窘迫。

可調整的營業收入

該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三大板塊。水務水環境治理業務收入8億元,佔營收比重17%;文化旅遊業務收入9億元,佔營收比重19%。

營收佔比最高的是生態環境修復業務,2017年該項業務收入接近31億元,佔營收比重64%。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嶺南股份的生態環境修復業務收入大部分來自市政園林工程項目,佔比8成以上。

2017年,由於上一年新籤合同逐步推進以及當年PPP政策帶動,嶺南股份市政園林項目訂單規模不斷擴大,所佔該年度生態環境修復業務收入比重從2016年的78%提升到93%。

與之對應的是地產園林類項目,因為較難實現規模效應,該類業務已經不作為嶺南股份發展的重心,粗略估算2017年地產園林類項目貢獻收入約2億元。

到2017年底,嶺南股份合同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在手項目合計39個,合同金額總計約176億元,其中8個PPP項目合同金額44億元,3個BT項目(建成後移交模式)合同金額4億元,其他傳統承接模式項目合同金額128億元。

市政園林PPP項目的運營模式主要採用BOT模式(建設、經營、轉讓),與BT業務模式一起,歸類為融資合同模式。這類市政園林項目前期墊資金額較大,且回款週期較長。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一位審計合夥人告訴記者,嶺南股份承接市政園林項目,與收入相關,主要涉及3個概念及環節:收入確認、項目結算、回款收現。

嶺南股份園林施工業務按照完工百分比(建造成本佔總成本預算)確認營業收入,而項目結算時點為竣工驗收之後,所以收入確認與項目結算之間存在時間差。

但竣工結算以後,也不意味著立刻收到現金回款。2017年嶺南股份園林工程項目結算資金收現比僅保持在60%左右,應收款項規模大幅增加。

比如,2017年嶺南股份實現了24個園林項目竣工驗收,合同金額共計11.5億元,確認收入9.6億元,項目結算金額8.6億元,回款6億元。

嶺南股份承接的“界首園林綠化項目施工、管養一體化項目”,屬於非融資合同模式,該項目工期長達6年~8年,2017年底完工百分比為18%,累計確認了7億元收入,當期確認收入3.7億元,但累計現金回款只有1.6億元,對外應收4.9億元賬款。

“對於一個園林項目,嶺南股份確認的營業收入最高,但與現金回款金額相差甚遠,這類收入確認政策下,上市企業擁有較大的營收、利潤調整空間。”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這位審計合夥人表示,“但無論如何調高,缺少現金回款支撐。”嶺南股份2017年營業收入分季度確認的金額分別為5億元、11億元、9億元、22億元。

“不同於施工的季節性波動,園林施工業務採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按月彙報工程進度並收取工程款,相比其他行業收入確認方式,受季節影響因素較小。但顯然,嶺南股份在半年報、年報的會計日期內確認了更高的收入。”上述審計合夥人說。

嶺南股份2017財年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增幅均要遠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這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深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要求嶺南股份分析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增幅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背離盈利的現金流

深交所在發予嶺南股份的問詢函中進一步判斷,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嚴重背離。

過去2個財年,嶺南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為17億元、25億元,對應當期營業收入為26億元、48億元,所佔比例為65%、52%。

2015年~2017年,嶺南股份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億元、2.6億元、5.1億元,對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4億元、-0.7億元、-5.2億元。

嶺南股份解釋稱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減少,主要原因是PPP項目增加且處於建設期,成本投入較多,園林施工業務是“前期墊付、分期結算、分期收款”的運營模式。

2017年,嶺南股份PPP項目合同金額總計70億元,其中新簽約項目12個,新開工項目11個,全年工程施工成本金額10億元,確認收入14億元,工程結算金額10億元,收款金額5.5億元。

據悉,市政園林BT項目及PPP項目均採取分階段回款方式。目前嶺南股份PPP項目一般建設期2年,後續運營及資金回收期為8年~10年。

嶺南股份市政園林PPP項目佔款週期明顯高於一般園林工程業務,因此該公司賬面上存有大量的工程施工成本和應收工程結算款。

截至2017年末,嶺南股份應收賬款為18億元,期初為11億元,主要是已結算未收回的工程款。

這些應收賬款雖然列報於流動資產項下,但賬齡介於1年~3年以內,由於回收不確定性較大,嶺南股份計提了多達2億元的壞賬準備。

同時,嶺南股份2017年底賬面還有19.4億元長期應收款(含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採取BT模式、PPP模式進行以及回款週期較長的市政園林項目,其建造合同收入按應收取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並確認長期應收款,而在資產負債表日後一年內可回購的部分則轉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核算。

2017年末嶺南股份的存貨規模為34億元,較期初增長了1.7倍,存貨主要為工程施工成本,也就是已經投入但未結算的工程支出。存貨金額主要受園林施工業務規模的擴張及工程結算進度的影響。

經營性應收款項及存貨規模大幅增加,佔用了嶺南股份的大量資金,疊加市政園林業務回款期長的特性,由此導致2017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淨流出5億元。

由於增加了業務併購的投資支出,2017年嶺南股份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淨流出7.7億元。而且,嶺南股份進行了多筆股權溢價收購,使得公司賬面的商譽金額累計至11億元。

非公開發行再融資及新增借款規模,同時減少償還債務金額,2017年嶺南股份依賴融資活動彌補了資金缺口。

該年度嶺南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了2億元資金,新增借款收到現金20億元,當期用於償還債務的現金支出減至2.55億元,上一年度則為7.74億元。因此,嶺南股份2017年通過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淨流入18億元。

2017年底,嶺南股份全部有息負債規模約為24億元,較期初7億元有息負債大額增加。其中,短期債務16.6億元,長期債務7.5億元。

另外,為了減緩公司園林施工業務前期墊資壓力,嶺南股份加大了對上游企業的佔款規模。2017年末公司要求一年內支付的應付賬款接近30億元,主要是供應商的工程材料款及工程施工款,期初餘額不足16億元。

截至2017年底,嶺南股份在手現金資源僅為10億元,考慮到公司園林施工業務所必需的前期鉅額墊資、短期所要支付的材料款和施工款、以及漫長的回款週期,嶺南股份現金流預計會延續窘迫狀態。

針對收入確認政策、現金流與盈利不相匹配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嶺南股份發函求證,對方已收悉採訪內容,但未作進一步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