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靠啥?任正非說要讓員工現在賺到錢,還能賺到未來的錢!

導讀:

任正非43歲才開始創業,不惑之年始見春,一手把山寨公司變成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王國,同時創立了開中國企業先河的企業治理大法。他憑的是什麼?憑的是任正非懂得分錢,堅持財散人聚的理念。

留住人才靠啥?任正非說要讓員工現在賺到錢,還能賺到未來的錢!

華為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資、獎金和分紅;當然如若外派國外,還有外派補助+艱苦補助。華為的這種高薪政策及配“股票”的政策讓員工極具“主人翁”意識:在公司大發展時,一起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在公司困難時,能迎難而上與公司同舟共濟。華為不僅“捨得花錢”,更重要是“懂得分錢”,設計了一套“定崗定薪,易崗易薪”,意思就是工資薪酬是根據崗位來設定。應屆本科碩士入職13級,博士14級,內部公開查閱只顯示至22級,超過22級總裁級別不公開顯示級別。據多位華為員工透露,在2014-2015年大幅度提升工資基線後,每級工資差距大概在4000元。13級在9000-13000元,14級13000-17000元,15級17000-21000元,16級21000-25000元,17級25000-29000元,越往上工資薪酬差距越大。華為長期以來堅持“財散人聚”的理念,建立了廣泛的利益分享機制,任正非只保留1.4%的股份,其餘都與員工分享,把股份分光,把公司做大。

留住人才靠啥?任正非說要讓員工現在賺到錢,還能賺到未來的錢!

華為股權激勵演變:

(1)早期,華為公司缺資金、員工缺投資渠道,對股權不瞭解,華為用實體股權激勵獲得內部融資,解決資金困難,也留住員工和激發動力。

(2)中期,員工對華為公司有一定信任,股權激勵逐步由實體股轉為虛擬股,擴大股權激勵規模,幫助員工申請銀行貸款,公司獲得大額資金支持,員工獲得豐厚收益,華為業績迅猛發展。

(3)近期,公司資金充裕,逐步推出TUP計劃,給員工分利,給公司留權,為未來發展留下空間。

華為是中國股權激勵最典型的代表,任正非只佔1.4%股份,沒有機構投資者,其餘98.6%的利益都與員工分享,但保留股東的控制權,在任正非的引領下,華為員工全情參與,公司實現20多年的高速發展。

華為用股權激勵的方式,讓價值觀相同的員工留下來,把公司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緊緊的綁在一起,共同創造價值和分享收益。這樣的公司,想失敗都難。

留住人才靠啥?任正非說要讓員工現在賺到錢,還能賺到未來的錢!

因此,中小企業想發展,靠老闆一個人打拼很難,因為您會發現,您的員工都喜歡偷懶,工作積極性不高,經常丟三落四,不能一次性把活幹好,非得自己親自盯著!搞得老闆自己勞心勞累,白天拿訂單、做採購、管生產、跟發貨,晚上還催賬,整天都忙的不得了,但是一個人精力有限,企業無法發展壯大!

怎樣才能把企業做大呢?

1、老闆要學任正非,要學會捨得分錢,讓員工肯跟您幹;

2、學會做績效管理,讓員工幹得多拿得多,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效果付費,讓員工都動起來,不要想著吃大鍋飯;

3、學會做長期激勵,由於是創業期,建議不要做股權設計,而是做股權激勵。做股權激勵需要分步驟,不要一下子把股權分出去。一旦合夥人選擇不對,將會給公司經營帶來非常多的麻煩:

1)初期先做合夥人,針對80%的員工,讓員工購買分紅權,員工積極參與經營,並一起來分剩餘價值+超價值(蛋糕圈原理);

2)做股票期權,主要針對幾個核心員工做期權,為的就是挽留核心人才,讓這幾位員工持有期權,由原股東代持,有經營權和分紅權;

3)當這幾個員工參與經營管理,帶領企業取得好的業績後,並達到既定要求,把期權轉為實股,成為股東,成為所有者;

留住人才靠啥?任正非說要讓員工現在賺到錢,還能賺到未來的錢!

薪酬體系設計需要與績效管理完全融合,只要員工幹得好,幹出業績,就要從短期、中長期進行激勵,從月薪、年薪到股權激勵,真正讓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和老闆一條心共同打天下,共創一番事業!


想了解更加有激勵性的績效管理方法,小編推薦大家學習《績效核能》行動版這本書,《績效核能》介紹了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合夥人等實操內容和案例,並附十個行業案例,購書送企業內部內訓100分鐘學習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