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離世的女大學生是否最後一個?

黎璇是浙江傳媒學院管理學院會展專業的大一女生,她與同學到成都來參加暑期實踐活動。

7月19日晚,她獨自離開租住的民宿,隨後關閉了所有聯繫方式。

7月22日,她的家裡人收到了她寄回的幾乎廊括了她所有重要物品的包裹,其中夾雜著一封透露對生活絕望書書信。家人隨即報警。

不幸離世的女大學生是否最後一個?

7月27日下午,浙江傳媒學院發表公告稱,經當地警方確認,黎璇同學已離世,排除刑事案件。

一個鮮活的生命,生命中最璀璨的年紀,如同一顆流星,悄然消失於天際。我們都在為她可惜,為她的家人感到傷心,辛辛苦苦二十年養大成人,本想女兒畢業後盡享天倫之樂,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從她寄給父母的輕生信和大部分生活用品來看,她自殺的念頭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早在心中做好了計劃。我們不好過度猜測她自殺的原因,因為對逝者已矣,妄加猜測是對她的不敬。然而,女孩的不幸,卻讓我不禁想起發生在大學的一件事。

那天早上,天還有點涼,我早早起床,前往圖書館蹭空調,為計算機考試做準備。可是當我前往圖書館的時候,發現有棟宿舍樓下很多人,好奇心讓我前去看了一下。只見一個隔離帶,裡面一灘血跡。從她們聊天中才知道,一個大一新生跳樓自殺了。女生的家長去了學校,學校也報了警,最終調查結果是自殺。二者何其相似。

從她班級傳出的消息,這個姑娘比較內向也比較敏感,就連宿舍其他三個姑娘她都基本上不跟她們說話。從她偶爾說話中瞭解到,她的老家重男輕女現象比較嚴重,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都看不起她,覺得第一胎是個閨女丟人,整個家裡面她只有跟弟弟玩的來。自從弟弟上高中住校後,她在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以前她經常半夜打電話,大家猜測是她高中談的男朋友,雖然她不承認,也沒告訴父母。可是下半學期開學後舍友再也沒打過她半夜電話,整個人顯得一點精神沒有。舍友發現好幾次,她半夜偷偷躲在被子裡哭。大一下學期開學不久,在大家都沒發現的時候,她跳樓自殺了。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沒了。她弟弟也來了,告訴警察姐姐過年走之前只拿了一個月的生活費,其他都給他了,還讓他別跟爸媽說,騙他說她學校找了份兼職,讓弟弟用這些錢買些補品考個好大學,畢業找個好工作,照顧好父母。

死神何其殘忍,兩個花季少女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可我要說的是,為人父母的,心中的“枷鎖”還不打開麼?

“重男輕女”的思想越來越少,很多父母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不多做討論。我們現在要討論的是“心的交流”。現在的孩子很多是從小生活條件優越,基本上沒有不會缺衣少糧,父母對他們也是儘可能的滿足需求。可是我們越來越多人走入了一個怪圈,父母花費時間精力去掙錢,讓孩子的起點儘可能高,讓孩子有儘可能多的補習課,讓孩子吃穿玩方面不落人後,穿的都是牌子,手機不是三星就是蘋果。是的,孩子需要這些。可是這是他們最需要的麼?我認為不是,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們的眼中都是一陣新鮮。

其實,很多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太少了,對孩子的想法瞭解不多,很多時候是問“寶貝,怎麼了?”一旦孩子說沒事,很多父母就認為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隱私,可以理解,就選擇過去,不做深入交流。其實,孩子往往需要父母的關心,瞭解他們的內心,只是有的話不好說出口,需要父母多點耐心,就算孩子煩,他也知道你們的關心,至少不會有輕生的念頭。尤其是女孩子,“富養女兒”的習慣讓她們成為最嬌嫩的花朵,稍微激烈的風吹雨打就可能讓她們傷痕累累。

打破心中的“枷鎖”,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心裡,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也許你會發現,這比新衣服、新手機更讓孩子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