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文史」內蒙古青年學校在阿爾山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一九九二年夏天,我與詩人賈漫,作家王棟、王致鈞等攜手從烏蘭浩特乘火車前往阿爾山參觀訪問。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我站在阿爾山車站潮溼褐色站臺上,第一眼看到的是我所熟悉的以塊石為主建造的車站。這是日本關東軍駐紮時期的兩層樓房,富有日本式建築特點,是白(白城)阿(阿爾山)線終點站。

一九四六年春,國民黨軍隊就要攻入白城,王爺廟(現改烏蘭浩特)形式緊張。白城與王爺廟之間相距一百二十公里。當時的東蒙古自治政府令我們王爺廟師範學校(均為蒙古族學生)撤離王爺廟遷至邊境小鎮阿爾山。我們這些蒙古學生怕落入國民黨手裡,便以極快的速度遷到了阿爾山。自願遷往阿爾山的學生約二百多,連教職員工全體不足三百。當年我們學校來到阿爾山時,這裡還是大片日本關東軍留下來的建築群。西山坡上是一排排清一色木質建築的大兵營和軍需倉庫,離軍營稍遠些是石木結構的軍火倉庫。這是阿爾山河以西地帶,阿爾山河以東地帶,除車站二層樓外,車站南還有一座石木結構兩層樓房的溫泉療養院。車站東北山坡有一幢幢磚木結構的紅色日本式平房,這是日本關東軍軍官家屬宿舍。車站東南山坡一排排略顯陳舊的純木質結構的建築為日本陸軍醫院,也是平房。師範學校遷到阿爾山後,佔用陸軍醫院做教室和學生宿舍。教職員工家屬和東蒙古自治政府官員家屬分別佔用了日本關東軍軍官家屬宿舍。鎮上有一連東蒙古自治軍和一所醫院,還有服務部門。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我們一行出車站來到溫泉療養院。昔日那種孤靜、冷清、破敗的景象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異彩紛呈的樓群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站在療養院裡,透過溫泉上空升起的紫霧,看到四周群峰上的松樹和白樺林,時而浮上,時而沉下,漂忽不定;高空中的鳥群,在強烈的陽光下像點點火球在閃耀,微風吹來,好似巨大的彩虹在飛舞。這一切使人完全忘掉了過去的景象。但眼前的木石結構的日本式療養樓,每到夏秋之交引來成百上千條彩蛇的草叢中的片石,不由的使我想起一九四六年的情景。那時,我們師範學校的師生幾乎天天都到溫泉裡洗浴。有的跳入高溫池中,大唱成吉思汗出征曲;有的默默躺在中溫池中,低吟情歌和故鄉歌曲;女生大致喜歡低溫泉水,男生們自動為她們提供方便。洗浴完畢,我們同學眾人分別跑到日本關東軍兵營和倉庫揀“洋落”。所謂揀“洋落”就是揀關東軍丟下的東西,諸如軍衣、軍鞋、軍襪、軍帽子、鋼筆、鉛筆和筆記本。只要耐心細心些,就會在那厚厚的紙箱、板條、亂紙、布條和草繩中間尋出東西來。還有一些同學到四周山林裡採蘑菇、木耳和黃花。只要不怕野獸,壯著膽闖進密林,就能滿載而歸。還有一些同學每到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期間,來到溫泉旁邊觀看彩蛇聚會。那白色的大片石上突然出現眾多的彩色鮮豔的大蛇小蛇,不一會兒石片就高出二三尺。擠在一起的群蛇互不傷害、和平相處幾小時,發出奇異聲音,然後慢慢散去。牧民以為神蛇相聚,便燒香磕頭。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當我來到一九四六年的師範學校學生宿舍時,這裡早已變成了如今的工人療養院。雖然門前清掃得乾乾淨淨,但房舍破舊不堪。這座日本式建築多年失修,難辨原貌,看去似被遺忘的古堡。當年學生宿舍北邊的山峰白樺和落葉松密佈,看去像俊俏青年頂著一頭金髮。如今樹稀草少,好似老漢的頭髮。我在深深惋惜中很自然地發現,療養院周圍家家戶戶門前堆積著垛垛劈柴,用樹枝建起了院牆。這裡少了幾許綠葉,多了幾多乾枝。我走進了我在四十六年前住過的房間。這裡現在住著三位養老的林業工人。他們幾乎把一生獻給了大森林。他們和許多林業工人一樣,一輩子耍光棍過來的,晚年自然無子女可依。這間暗淡缺光的小屋將陪他們三位大概要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當年我在這個小屋點上煤油燈,與六位同學趴在板鋪上自習的情景悄然出現在腦際。我望著至少有六十年曆史的斑駁的牆壁,感到他們三位這一生得到的東西太少了,不論是物質上的精神上的都太少了。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站在當年師範學校教室的廢墟前,使我想起一九四六年發生的兩件事。那年當候鳥開始群群往南飛去時,留在這裡過冬的野雞、沙半雞和鵪鶉為在入冬前飽餐一次,每天不停地在教室周圍覓食。松濤聲從早到晚鳴叫不止,阿爾山河上的水氣輕盈地向四處飄落,枯草敗葉在阿爾山上空飛來飛去。就在這樣天氣裡,西滿軍區領導李富春來到我們學校師生中間講話。他說到共產黨必勝國民黨必敗時,贏得了蒙古青年的一片掌聲。他是取道阿爾山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國去洽談貿易的。李富春剛走,蒙古人民共和國邊防軍中校前來阿爾山尋找丟失的馬匹。他在我們學校也發表了講話。當他說道共產黨是蒙古族的好朋友,國民黨是蒙古族的敵人時,蒙古族青年又一次熱烈鼓掌。

我們一行乘火車回返途中,於下午一點多來到了白狼站。我從車窗探頭看去,白狼車站的新舊建築並肩而立。這與內地的變化無法相比。山峰上的白樺仍然非常醒目,樺木築起的院落一個接一個。黑色的土地上長起的灰色捲心菜和馬鈴薯好似深秋草原的一汪泉水。

猛然兩隻雄鷹盤旋在火車周圍,久久不去。這時一團白雲漂浮過來,壓住了整個車身。此時此刻,我模糊不清的記憶重新鮮活起來。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一九四六年冬天來了。阿爾山與白狼之間每週都有一場大雪。白狼是阿爾山咽喉要道,是必經之路。大雪把通往阿爾山所有道路全部封鎖,白狼到阿爾山鐵路自然中斷。我們師範學校放了寒假。為輸送學生回家,阿爾山鐵路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臺大型平車。乘寒假要回家的學生,將行李放在平車上,大家一邊清掃鐵路上一米多深的積雪,一邊推平車緩緩向白狼前進。從阿爾山到白狼後邊的隧道僅僅八公里,我們同學眾人從早晨七點開始奮戰到晚上八點才打通。大家儘管是飢寒交迫,但還是鼓足勁把平車推出了隧道。一過隧道,大家歡快地坐上平車,高唱起復興蒙古民族的歌曲,向白狼前進(隧道至白狼的鐵路線積雪已清掃)。這段鐵路坡度大,平車速度越來越快。控制器突然失靈,平車失去了控制,毫無節制地向下滑去。平車上的行李被紛紛甩向鐵路兩旁,驚恐的同學們互相緊緊拉住手,防備有人被甩向兩丈多深積雪覆蓋的路基下。這時女生不由自主地猛呼亂喊起來。平車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靠近白狼車站。先期到達白狼的同學一看平車失去了控制,他們立即把枕木橫放在路軌上,企圖擋住下滑的平車。平車因與枕木相撞發出劇烈的響聲而脫軌,把車上所有的人都甩在路旁的深雪裡。有兩名女同學被壓在平車下面,一名嚴重骨折,一名大腿斷裂。前者雖然接骨,但已傷殘;後者流血過多,幾天後便死亡。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一九四五年春,日本人研究出用樺樹皮製造飛機油的方法,以彌補日本前線作戰飛機嚴重缺油的缺陷。日本當局令王爺廟蒙古族學校(興安陸軍軍官學校、警察學校和興安女子國民高等學校除外)師生開赴白狼勤勞奉仕—剝華樹皮。興安學院、育成學院和師道學校師生先後來到白狼,住進森林中的潮溼帳篷裡,吃著玉米飯、高粱米飯、鹹菜疙瘩和豆腐,清晨出去直到太陽落山,在蚊子、蒼蠅和瞎虻的包圍中,在極其惡劣的環境裡剝華樹皮。每到夜晚,為“大東亞聖戰”而效力的成千上萬師生們,點起松明,唱起懷念故鄉、懷念親人的歌曲。悲涼悽楚的歌聲飄蕩在白狼的上空,顆顆樹木都在掉眼淚。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蘇聯向日本帝國主義宣戰。八月十日,日本當局下令讓王爺廟所有在白狼勤勞奉仕的師生撤回學校。於是三所蒙古族學校師生與日本關東軍一道乘火車撤回王爺廟。火車過白狼不久,蘇聯紅軍兩架偵察機在火車上空盤旋。日本關東軍用機槍從火車上向偵察機開火,兩架偵察機當即消失。車過索倫,蘇聯紅軍四架戰鬥機追過來,向火車輪番掃射。火車立即停了下來,日本關東軍從火車上向俯衝下來的戰鬥機開火。戰鬥機火力更加猛烈,大拇指粗的子彈從車頂射進來穿透車底。射中十餘人,其中學生多人。我們師道學校學生一人腿部中彈,一人臉部受傷。當場死亡數人。火車上一片混亂。人們在慌恐中紛紛跳下車,鑽進路旁高粱、玉米地裡。關東軍借青紗帳掩護猛烈還擊戰鬥機。雙方正在交火中,從北邊飛過來兩架轟炸機。四架戰鬥機見轟炸機後旋上高空向北飛行去。兩架轟炸機向火車、火力點投彈。炸彈一爆炸,衝氣一團煙柱,氣浪衝倒一片片苞米和高粱。許多師生滿臉灰塵,眼睛昏花,耳朵嗡嗡得如同聾了一般。當年育成學院四年級學生、後成為內地蒙古著名作家的特·達木林就是在這場轟炸中耳被震聾的。他當時如要捂住耳朵張開嘴就可能免遭這場災難的。

「阿尔山文史」内蒙古青年学校在阿尔山

白狼儘管在我頭腦裡有這兩幕恐怖劇記載,但也有分外美好的情份。我家東邊的洮兒河源出於白狼山林之中。那是在大片樹隙和石縫中間的一泓泉水,飛跌下山流向索倫、烏蘭浩特,經過我們村東向白城流去的。

1993年10月18日於呼和浩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