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把城中三萬婦孺當軍糧,卻被當英雄崇拜,死後被奉凌煙閣!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這場戰亂中,除了如郭子儀、李光弼等力挽狂瀾的中興名將,也出現了一個令人不容忽視的小人物張巡。張巡雖是一個文官,但他在睢陽之戰中,卻能在兩年內大小戰四百餘次殲滅安史叛軍十二萬,為叛亂的最終平定做出貢獻,到唐宣宗即位後,張巡還被繪像進入凌煙閣中,被當成英雄崇拜。

然而,由於此戰極為慘烈,睢陽守軍因糧盡援絕,最終竟以人為食,把城中的三萬婦孺當成軍糧,使得城內百姓幾乎死傷殆盡。因此關於張巡的功罪爭議,從當時到後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此人把城中三萬婦孺當軍糧,卻被當英雄崇拜,死後被奉凌煙閣!

張巡生於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從小就博覽群書,通曉戰陣兵法,且志氣遠大,不拘小節。開元末年中了進士,被任為清河縣令。在任內,他治績優良,有氣節、講義氣,對有困難 的人都傾囊相助,毫無吝色。任滿後,有被調到真源縣再當縣令。當時真源縣有很多土豪劣紳,張巡到任不久,就把 他們繩之以法,因此深受民眾擁護。

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挺進,聲勢浩大,許多州縣都望風而降。張巡對投降的官軍深惡痛絕,決心誓死抗敵。這時有雍丘縣令令狐潮投降叛軍,城中百姓不願追隨,遂趁令狐潮出兵別處時,請來張巡共守城。令狐潮即率數萬叛軍猛攻雍丘,卻都被張巡憑城堅守擊退。

此人把城中三萬婦孺當軍糧,卻被當英雄崇拜,死後被奉凌煙閣!

然而隨著叛軍圍城日久,雍丘城內的糧草開始出現短缺。這時,恰好有叛軍運糧船停在河邊,尚未卸糧。張巡發現這一情況後,即把軍隊集結到城南假裝要出戰的樣子,叛軍見此也把軍隊調到城南抵抗巡軍。張巡把叛軍調到城南後,便另派軍馬到河邊奪走叛軍糧草,而那些來不及奪走的糧食則放火統統燒掉。之後又用稻草人之計向叛軍機智“借箭”,再趁著敵軍未防備之際,大敗叛軍,迫使得令狐潮最終無奈退兵。

堅守雍丘讓張巡聲名大振,之後在轉戰寧陵中,又以三千兵力斬殺叛軍萬餘人。至德二載(757年),朝廷任他為河南節度副使,與睢陽太守許遠一起鎮守江淮重鎮睢陽。面對著圍攻睢陽的十幾萬叛軍,張巡、許遠激勵士眾固守,又多次擊敗叛軍,奪得大量糧餉物資。由於張巡禮賢下士,與官兵同吃同住,對將士們關懷備至,所以守城將士無不以死效忠。

叛軍見強攻難以取勝,遂改變策略改為圍困。如此一來,睢陽城內的糧餉日益緊張,將士們每天只能喝一碗稀粥。七月間,張巡派南霽雲突圍出城至臨淮告急,然而其他將領卻妒忌張巡的聲名威望,不肯出兵,睢陽遂陷入了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險境。在僅存的糧草吃完後,張巡先是宰殺戰馬,繼而領著士兵捕殺老鼠、飛鳥,挖草根吃樹皮。隨著城中餓死的軍民日益增多,為了抗戰到底,張巡又下令吃死去了的人屍體,而後又殺了自己的妻妾和僕人為將士們充當軍糧,史載張巡守城數月,食人數以萬計。

此人把城中三萬婦孺當軍糧,卻被當英雄崇拜,死後被奉凌煙閣!

然而,睢陽城最終還是因彈盡糧絕,將士傷病無法作戰,而被叛軍攻陷,張巡被俘。叛軍想勸張巡投降,卻遭到張巡的辱罵,於是張巡與姚門言、雷萬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終年四十九歲。唐肅宗後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並授其子官職。然而張巡雖被唐王朝承認為是英雄,認可他在最終平定安史之亂中做出的貢獻,然而其反人類的“吃人”事件也一直為後人所詬病,成了千古以來一直飽受爭議的話題而被爭論不休,直到如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