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張衛東:著名崑曲藝術家、理論家,北方崑曲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自幼向吳鴻邁、周銓庵、樊伯炎學習古文誦唸、琴曲、崑曲老生、老外以及正旦、小生等行當,朱家溍入室弟子。擅演《草詔》、《祭姬》、《罵賊》、《寫本》等,著有《喜慶堂會》、《崑曲藝術課教程》、《張衛東演唱說戲牡丹亭》、《賞花有時 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等。

崑曲與雅樂文化 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好,謝謝大家。那麼,我們大家就可以回到古代的讀書的環境中。而這種讀書呢,叫誦唸。誦唸的呢,必然是經。經呢,肯定是善的。在古代中國沒有宗教,但是祖宗崇拜,天地為大、忠孝當先,是先有的;而當時中國人信的黃老,而黃老傳下來這一道,現在沒落到了道教而已;而佛進來以後沒有經,經過歷代的苦行才傳下來的西方的經典,西天的經才傳來。而這些經,中國的教要傳道,就是來自於朗朗的書聲,就是從這個誦經的這方式傳下來的。

我們現在不去追究誰學了學的腔,誰學了誰的調,我們只是看這種方式是中國儒家漢代以來讀書的這種方式先有的,我們的禮樂的樂官在祭臺上高歌的這種各國的風是誦唸出來的,屈子為楚國寫的一些祭祀的篇章也是由這些樂官誦唸出來的。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而這些禮樂的文明最深刻的根在於哪兒?在於它的文字,它的文字表達的內容是第一等的,而樂是輔助它的文字能夠傳達到你的耳朵裡。而各種的樂稱之為“器”,而這種“器”就是上古以來傳下來的,把各種祭祀的東西擺在神壇上,稱之為“器”——禮器,禮器是擺在供桌上的;樂器,是演奏給上天聽的。

要把樂稱之為道,樂道,第一本書是《樂記》,《尚書》也有,司馬遷的《史記》上也有記錄。而我們的經學裡邊,最重要的《禮記》也是我們記錄的。那麼我們中華在始皇帝以來就是帝國時代,而這個大一統的帝國時代是不能沒有禮的,也是不能沒有樂的,而這種禮樂的文明就形成一箇中華的大禮樂時代。而大禮樂時代它要承載下來的是前朝的,而前朝的口耳相傳不足為奇,而傳下來的是什麼?是繼周禮以來——華夏正禮,不可易改。而這種華夏正禮是,按現在說是最愛國的禮,在這塊土地上生存,就要用前朝的禮傳下來。

而這個樂呢,它由器組成。而禮呢,是由祭組成,祭器。祭器和樂器湊在一起,再加上人為的這種法——禮法出現,又有各朝不同的軌儀禮法。禮法呢,有一個從簡到繁的時代,也有一個從繁到簡的時代,而又從簡到繁,到了清代禮繁得是高於前代各朝,跪拜禮能達到三拜九叩。而民國以來是西方式的禮,鞠躬握手,簡到了再不能簡的境地。而今我們的禮應該(是)什麼樣?可謂是亂象,多彩,什麼樣都有。我們用哪個、不用哪個,跟我們的服飾,跟我們的生活環境,跟我們的家風——現在不是倡導這家風嘛——都是有關係的。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家風,家風就應該樹立祖先,祖先在哪裡?維護禮樂傳承,小家最重要的是七世宗親的名字要知道;大家,國家的朝代歷史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五千年中華的歷史的朝代歌譜,沒有受這個教育;我們的歷史課,瞧著好像很煩瑣,可是就是沒有一個很簡單的目錄捋下來,各朝的特點是什麼。這都是我們現在學習的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概論化。這個概論就是概不論,這個概論誰要是學得好,誰就是最糟糕的。因為所有的概論都是濃縮在這個幾個編纂者的人的手底下,而這些概論只能代表一家之言。而我們要懂得禮,把上古留下來的學問傳下來,用這種抱殘守缺的方式把它傳承下去,那麼就為後世能夠留下一個根,也是一種發展。延續禮樂文明,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的一個發展的道路。

再樂呢?我們現在來講,不往遠了說,如果查文獻,會有一本書,我們只把明清以來的禮樂的一個機制講一講。清代入關以後先拜帝王廟,標榜自己是中華人,沒有把自己當做是一個異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而樂呢,承襲明制,明代有什麼樂就用什麼樂。最初的禮樂,清代入關以來,樂官們跟內廷裡面奏樂的形制還保持了明代的樣子。它有兩個部門,一個是鐘鼓司,一個是教坊司。鐘鼓司往往都是負責禮樂類的、祭祀類的,教坊司大部分都是內廷歌舞類的、演藝類的。但是無論是鐘鼓司還是教坊司,它都沒有建立在一個好看好聽好玩的基礎上。任何一代帝王和統治者們,他的時間,是由人民來控制的;他的有生之年,勤政愛民,是由他的禮法來控制的;他去聽戲,他去聽音樂,他去看什麼東西,都是有禮制要求的,不是無端地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這些禮制內容,所演所歌的內容,無不是一個字——“善”,都是善的。因為它善呢,產生出來的是什麼呢?由衷的一種,就是夫子之道——“仁”,仁愛。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祭祀的禮樂,天地、日月,丹陛大樂、中和韶樂、滷部儀仗等等,鑾輿衛。這些都是一種幾千年來的傳統傳下來的一種文明,而這種文明一到民國喪失殆盡了,徹底地沒有了。原因是什麼呢?民國治國是直接引進西方,利用的是一種西方宗教的形式來治國。

禮樂呢,它在內廷裡頭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幾個機構來管。在清代初年呢,是承襲了明治。曾經在宮廷的內廷當中,教坊司還出現過女樂,殘存了明代的習慣,制定到乾隆初年可能還沒有明文規定,也有這種形制。鐘鼓司、教坊司,一個是祭祀,一個是內廷的一種禮樂演出、戲劇演出。有一本書叫《酌中志》,是明代太監劉若愚寫的回憶錄,後來的《萬曆野獲錄》是把這裡邊的很多內容拉進去,所以大家如果要想了解這一段,去直接讀《酌中志》會比《萬曆野獲錄》更有意義。因為闖王進北京,搜宮殺院,把明代的典籍付之一炬,我們明代內廷禮樂的學問能夠留下來的很準確的文字記錄不多。而《明史》清代初年重修,距離又很多年,不全。而清代入關以後,內廷還保留了明代的太監機構,還留了這一些太監,這些人還能承載前朝的舊制,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傳下來,而宦官也被清代延續下來。

宦官呢,在清初的時候,在關外,本來是沒有的。入關以後,才學習了明代的機制。而這些宦官們內官們,在明代的時候掌握宮廷一切的禮法,而清代就繼承了這套禮法。經過順治、康熙兩朝,維護成為一種自己最有特色的禮法。而這個特色是吸收前朝的經典,用自己的本朝的格局,形成了這套體制。我們也想不到,在清初時代,它的禮制是漢官是明朝的官服的樣子,滿官才是清朝的官服的樣子,是逐漸逐漸地才都一體化。

而禮樂在宮廷內部也是這樣,最初是由鐘鼓司和教坊司來負責。而教坊司曾經也選納民間的藝人進宮廷服務,而鐘鼓司就是為了這禮制來做。在此以外我們還有僧道,僧道它也是一個樂制。比如說神樂觀,神樂觀是負責祭天的禮樂,大高玄殿是後來蓋的,大光明殿,這都屬於內廷道士的一種道樂。那劉若愚劉太監在《酌中志》裡就曾經寫過,什麼節令在景山做“祈谷”,演這些近乎於禮樂的戲劇的活動,而歌唱呢,曲牌子就是我們現在要說後來的延續崑腔,曲牌聯套。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崑腔的音樂就是承載前朝很多的禮樂的音樂元素,再用文人的眼光,用文字表達出來傳承下來,很嚴謹的。可以這樣講,崑腔的音樂文化和崑腔的文學,是把前朝應該找到的東西都能夠看得到,雖然沒有史,但是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傳奇,而這些傳奇劇本就是我們第一手的文獻資料。所以把崑腔簡單地看作是舞臺上的幾齣摺子戲,太微道了!它的傳奇背後折射出來的歷史學、民俗學、禮俗類的東西是第一手資料,因為筆記小說它帶有個人情緒,詩詞很虛,那麼只有在戲曲劇本當中可以看到那個時代應該什麼樣的禮樂文明。

張衛東:繼承傳統最需要抱殘守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