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貶值,降幅創一年半來最大!

  •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960,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5569。 今日中間價降至2017年12月20日以來最低,降幅創2017年1月9日以來最大。
人民幣持續貶值,降幅創一年半來最大!

人民幣持續貶值,降幅創一年半來最大!

人民幣持續貶值,降幅創一年半來最大!

人民幣持續貶值,降幅創一年半來最大!

國際收支均衡、外部脆弱性低、有外匯儲備、有安全閥,在這種情況下,央行對於人民幣匯率有較強的掌控能力,有安全底線。人民幣不會像阿根廷、土耳其等脆弱新興市場的貨幣出現20%以上的大跌。

在人們通常的認識中,通貨膨脹就是物價上漲,通貨緊縮就是物價下降。從一般意義上說,這個認識也大抵不錯。但在嚴格的經濟學意義上,通脹指的是貨幣「縮水」,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票子「毛了」;通縮指的是貨幣「漲水」,也就是錢「更值錢了」。就是說,在經濟學意義上,通脹和通縮指的都是貨幣本身的內在價值變化,或者說是購買力變化。

買房有沒有抵禦通脹的作用呢?確實有。貨幣的幣值「縮水」,是相對於實物商品的價格來說的。我們假定,甲和乙都有 100 萬元,甲把 100 萬元買成了房子,乙堅持持有現金。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一段時期後,100萬元的房子變成了 120 萬元。這意味著持有 100 萬元現金的乙的資產相對於房子來說「縮水」了20%。

在通脹時,人們普遍的經濟行為是「以幣求貨」;在通縮時相反,普遍的經濟行為是「以貨求幣」。

抵禦通脹時「以幣求貨」很容易理解。但「求」什麼「貨」,則有很大講究。我們可以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做幾方面的對比分析。

耐用消費品最不「耐用」

股票最不靠譜,貴金屬易被炒作

長期看,房子的保值是最穩定

大多數投資品的保值功能也都非常不穩定。大眾投資常見的投資品中,股票是最不靠譜的。因為股票價格不僅取決於國民經濟本身的運行狀況,而且還取決於你所買的那個股票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等。在投資股票的案例中,有極個別暴發橫財的案例。從歷史經驗看,在惡性通脹持續發生時,股票價格通常並不是伴隨貨幣貶值而上漲的,因為投資者不相信經濟總體運行狀況急劇惡化時企業的效益反而會改善。

現在說房子。不論從理論分析還是從國際經驗看,在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中,抵禦通脹和保值功能最強的,確實就是不動產。除非房子所在的城市發生了持續的經濟衰退,在長達20 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段內,房子的保值功能是最穩定、風險最小、可靠程度最高的。

抵抗通脹

是規避風險,不是賺錢

在國民經濟正常運行下通脹也是不可避免的,買房也的確有抵禦通脹的作用,那是不是說,買房一定賺錢,不買房一定吃虧了?

不一定。我們得明白,抵禦通脹的主要含義是避險,不是賺錢。

當人們隨著社會發展,逐步積累了一定的私人財富之後,「理財」就成了普遍性的需求。很多人以為,「理財」就等同於「投資」和「賺錢」。這個認識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理財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風險最小化,二是收益最大化。防通脹的含義,主要是和規避財富縮水的風險相聯繫。買房置業,只是和持有貨幣資產相比在一個長期過程中財富縮水的風險相對較小而已,它並非是一種收益最大化的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