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刘秀到底有多厉害?

一个人的历史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虽然他是刘邦的后代,身上流着刘邦的血液,但是,他这个皇位不是从刘邦的子孙手中接过来的,而是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敢,用自己的双手打下来的。

刘秀本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可是,随着西汉皇室的衰微,到了后期,竟然出现了王莽篡权的情况,本来是刘家的江山,一下变成了王家的江山。

王莽是不会用粮食来供养刘家的人的,所以,刘秀就有一个没落贵族变为了一个农民,不过还好,刘秀从小就会种地,他种地的手艺还不错,不至于被饿死。

话说王莽掌权不久后,天下大乱,关东以外的人民竟然没有吃的。饥荒年代最容易发生起义的事情,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反抗王莽集团的组织,比如绿林军,赤眉军。

因为是战乱的年代,刘秀和自己的大哥刘演商议了一下,就开始也闹革命了。

刘秀的大哥刘演是一条好汉,他看不惯自己家祖先留下的江山,被别人窃夺了,他早就准备起义,反抗王莽了,现在正好有了出手的机会。

刘家在刘演的带领下开始了起义,期初他们的势力比较单薄,所以他们就主动的选择了绿林军,一起抱团取暖,干革命。

当然在期初的时候,他们是经常吃败仗的,刘秀的二哥还有姐姐,全部给杀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被打怕,而是越战越勇。

在这期间刘秀打了一个关键的战役,昆阳之战,就是这个战争,彻底扭转了起义军的立场,使起义军转败为胜。

昆阳之战中刘秀用不到三万的人马,打败了王莽派来的六十万大军,这一战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典范,被毛主席列为最为经典的战役。

王莽大军被打败,这时候刘秀所在的绿林军觉得有必要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当皇帝了,毕竟有了皇帝,再去征战就等于是师出有名了。

按道理说最有权力当皇帝的是刘秀的大哥刘演,但是,绿林军的将领觉得刘演太猛了,让他当皇帝不好控制,所以,他们选了同样流有皇室血脉的刘玄来当皇帝。

刘玄是刘秀的远房亲戚。当刘玄被立为皇帝后,他就把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刘演,也就是刘秀的大哥给杀了。

刘秀很痛苦,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秀被刘玄派到河北去做招抚工作,就是在河北这个地盘,刘秀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有了和刘玄一决高下的资本。

当然在河北刘秀也经历过很多生生死死的场面,但是,最终他都挺了过来。

刘秀势力大增,一跃超越了刘玄的势力,这时候刘秀就开始和刘玄开战,最终刘玄被打败。

虽说刘玄失败了,但是,当时天下还不太平,因为赤眉军风头正旺,说白了刘玄就是被赤眉军给干掉的。

为了统一天下,刘秀又开始和赤眉军干仗。最终赤眉军战败,向刘秀投降。

刘秀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他称帝之后,又开始攻打西北的垄地和西南的蜀地,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统一了全国。

这就是东汉皇帝刘秀的逆袭之路。


史学达人


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王莽末年,与其兄刘伯升起兵造反,一路过关斩将,于公元二十五年登上帝位,光复了汉家的统治,建立了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刘秀是从田间走出的贵族,他的特殊出身是他日后能够以“仁德治国”的根基所在,他生性乐于耕种,又通晓经书大义,开创了世人赞誉的“光武中兴”时代。以柔术智取天下的刘秀,没有始皇帝的霸气,没有汉武帝的雄强,没有唐太宗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但他创下的伟业也毫不逊色,所以为自己赢得了“位面之子”的美誉。

在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中,对于刘秀有如下的记载:

帝室之胄,文武兼备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属于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支。刘秀九岁就死了父亲,由叔父刘良抚养成人。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浓密、嘴宽鼻隆、天庭饱满,天性勤劳、乐于耕种。

而他的兄长刘伯升好行侠仗义养门客,常常讥笑刘秀只知在田间劳作,把刘秀和刘邦的二哥刘仲相比较。直到王莽天凤年间,刘秀才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粗略领会了经书的要旨。

审时度势,笼络人心

王莽末年,天下连年遭蝗灾,盗贼强盗肆虐,宛县人李通等人鼓动刘秀说:“刘氏家族将复兴,而李氏将辅佐他成就大业。”刘秀不敢轻举妄动,但想到兄长刘伯升平素结交诸多豪杰,必定要造反。况且王莽政权衰败的征兆已经出现,于是答应了李通的建议。后刘秀与李通等人在宛县起兵,时年二十八岁。

刘秀最初只能骑牛,直到杀了新野县尉后,才夺得马匹。接着屠灭唐子乡,又杀了湖阳县尉。军中财务分配不均,众怒难平,将士们想要反攻刘氏家族。刘秀就把刘家人所得的财物聚拢起来,全部分给将士,众人这才满意。

人生巅峰,隐忍不言

随后光武帝刘秀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战,在昆阳之战中,他率领区区几千人马击溃了王莽手下的百万大军,尽管从史书中的描述中发现里面不无神话色彩,但也不能不说刘秀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噩耗传来,刘秀的长兄刘伯生,因为功高震主,被更始帝刘玄伤害,刘秀随时面临着被杀的厄运。这个时候,刘秀选择了隐忍不言,他主动向更始帝承认错误,并闭门谢客,不与哥哥刘伯升的旧部联系。

委曲求全,器宇不凡

刘伯升死后,更始帝一直想除掉刘秀以绝后患,但见刘秀既没有自夸昆阳之战的功勋,也不为刘伯升服丧,饮食谈笑如平常一样自然。更始帝对此感到内疚,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他为武信侯。

不久王莽被杀,更始帝迁都洛阳,洛阳人见到更始帝手下的人,个个衣帽不端,品行不良,唯有刘秀看上去器宇不凡。一些老官吏流着泪说:“想不到今天看到我大汉官吏的威仪风采!”从这件事以后,有识之士都对刘秀心有所属。

心怀天下,四海归心

接着刘秀又击败了最强劲的对手王郎,这个算卦出身,冒充刘氏皇族之后的人。攻破邯郸,缴获了大量的文书,发现了自己部队里的官吏与王郎勾结的证据信函数千张,刘秀看也不看,召集众将军当众烧毁,并说:“让那些辗转反侧的人安下心来吧”。

更始帝派人持符节立刘秀为萧王,叫他停战回到更始帝所在地。刘秀推辞说河北尚未平定,不接受命令。从此刘秀开始,对更始帝存有二心。



随后刘秀又收降了多股起义军,并封投降的将领为列侯。投降的将领心里还是不踏实,刘秀知道他们的忧虑,令他们回到各自的部队管理士兵,然后自己悠闲地骑马视察各营部队。投降的人互相议论:“萧王对我们推心置腹,我们怎能不以死相报呢?”从此他们都心悦诚服。

不骄不危,遵法不溢

刘秀手下的将领曾三次鼓动刘秀称帝,刘秀推辞再三之后,终于不再推辞,继位成为皇帝。成为皇帝后,刘秀将功臣全部封为列侯,大的封邑有四个,其他封邑大小不等。有人建议说分封诸侯会导致天下动荡造成危险,不符合法度。



刘秀说:“古往今来,国家的灭亡都是由于没有道义,从未听说过因功臣封地大而亡国的。”于是依旧分封,并将印绶发给各处诸侯。并传命说:“居高位而不骄蛮,则位高而不危;节制而谨遵法度,则盛满而不溢。切记于心,时时警醒,并世代相传,做汉室永远的屏障。”

慎用刀兵,勤勉治国

刘秀常年驰骋沙场,对战争十分厌倦,也明白天下百姓疾苦,国力不堪损耗,大家都向往和平安定的日子。自从平定陇蜀两地后,如非万分紧急之时,就不再滥用兵力。皇太子曾向他请教战争之事,刘秀说:“这不是您该考虑的。”



每天早晨上朝,直到太阳西斜才退朝,常常找大臣、郎官议论经典直到深夜才睡,太子劝刘秀多休息保重身体,刘秀说:“我乐于这样,不觉得疲惫。”

止戈为武,光武中兴

刘秀虽然成就了光复汉朝的大业,却始终兢兢业业,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因此能十分明智、谨慎的处理政务,总揽权势朝纲,审时度势,决策也没什么失误。


不用功臣而重用文官,收藏起刀剑,遣散战马,虽然治国方略不能和古代圣贤相媲美,却也践行了“止戈为武”的武德精髓。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秀 西汉宗室、舂陵节侯刘买的后代刘秀, 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封建帝王。西汉末年, 他参加反王莽暴政的农民起义。在王莽统治被推翻后,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即位称帝, 年号建武, 是为光武帝。他铲平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的积极的政策措施, 使得全国在短短的十多年后就出现较为安定的局面, 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发展,汉家天下转危为安, 得到延续和发展。


古代史家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称为“光武中兴”。 对刘秀在河北的发展及其后消灭其它几支农民起义军的事情,许多历史著述认为这是刘秀阴谋家本来面目暴露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明证, 本文对此论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 刘秀在河北另图发展是其遭到更始帝等人猜忌、朝不保夕情况下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要求刘秀在起义军的内部矛盾冲突中引颈就戮, 因此, 他高翔远引, 避开内部冲突漩涡的行为乃是顾全大局的隐忍, 不但不应被谴责, 相反应是值得称赞的明智之举;他除苛政、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 既符合民心和历史发展要求, 也有利于推翻新莽政权的全局;至于他消灭铜马、赤眉等农民起义军事情的性质, 不能只从表面形式认定为镇压农民起义, 而应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变化来分析。

从西汉末农民起义爆发到王莽统治被推翻, 农民起义代表了广大人民推翻王莽暴政的愿望和要求, 王莽军队及豪强地主武装企图消灭农民起义军, 这是镇压农民起义。但是, 刘秀这时没有参与镇压起义,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率部参加农民起义, 成为起义军一分子。随着王莽统治被推翻,形势发生变化, 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也发生不同的变化:以刘秀为首的这部分人力图“复高祖之业”, 建立封建统治, 变成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其它几支农民起义军多未能适应变化的形势, 提不出新的斗争目标, 仍然打家劫舍四处掠夺, 是在不自觉的、被动的建立自己的封建政权和参加兼并战争, 其性质也已发生蜕变, 实质上与割据势力已无二致。

至此, 原来代表人民大众愿望和要求的农民起义实际上已经瓦解。刘秀这时所进行的战争, 目的在于统一, 一切有碍其统一的势力都是消灭的目标, 而不论他们原来是农民起义军还是豪强地主武装。因此, 刘秀消灭其他几支农民起义军和消灭豪强地主割据武装一样, 都是统一战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存在镇压农民起义的问题。消除割据完成统一, 顺应民心, 是让人民安居乐业、恢复社会经济的必要前提, 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即使没有刘秀, 最终也会有其他人取而代之, 完成统一事业。所以, 认为刘秀镇压农民起义的观点, 只看到其消灭了原先的农民起义军这个问题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看到原先的农民起义军本身性质已经变化这一问题的实质, 因此是不正确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九世孙,是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祖上是被汉武帝的“推恩令”所逐级递减的,所以到了他父亲刘钦这里已经是一个济阳县令。

元始三年,刘秀的父亲刘钦去世,留下年仅九岁的刘秀和兄妹,就这样刘秀兄妹就成了孤儿,生活无依无靠,依靠养父刘良抚养,因此就成了农民。地皇三年,刘秀会同大哥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从宛城来到舂陵,在这里开始起兵反抗王莽。

在刘秀等人的领导下,舂陵军势如破竹,连连取胜,王莽新朝号称百万的大军被舂陵军击溃,至此新朝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都城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就此覆灭。

更始二年六月,“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人的拥戴下登基为帝,建元建武,国号“汉”,史称后汉或者东汉。

刘秀的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是相当可以的,刘秀德才兼备,豁达大度,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杀开国功臣的皇帝,王者胸襟,可想而知。刘秀知人善用,善于出奇制胜,云台二十八将名垂青史,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被千古传颂,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爱情赞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