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第一書記張慧:扶貧路上不怕難

菏澤廣電網訊 張慧是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派駐菏澤市成武縣苟村集鎮祝樓村的第一書記。剛到村的時候,這個只有30歲的女第一書記,到底行不行?有沒有能力帶領大夥實現脫貧致富?很多居民持懷疑態度。但一年多過去了,村裡發生的大變化,讓鄉親們徹底放了心。

咱的幼兒園進度怎麼樣了,快完工了,咱加快點進度,爭取九月份能上學。

別看張慧現在工作開展得如魚得水,去年二月剛到村的時候,情況可不是這樣。

張慧 省派第一書記:村民肯定心裡會有疑慮啊,小姑娘能不能把我們村莊帶好啊,當時也挺有壓力的,就在心裡跟自己說,一定得努力,做出點事來給老百姓看。

在走訪中,她瞭解到,村裡道路年久失修,影響出行,大夥意見很大。

李福存 成武縣苟村集鎮祝樓村黨支部書記:想修,修不起,群眾經濟基礎差,沒有經濟條件,修不起。

張慧拿定主意,就從修路開始幹起。雖然自己帶來了修路的資金,但沒想到十多棵大樹卻成了修路的“攔路虎”。聽說要砍自家的樹,村民不願意了。張慧和村兩委成員,多次上門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談妥了補償價格。樹砍了,路修得非常順利。走在五公里長的新路上,鄉親們對這個女書記可算服了氣。張慧趁熱打鐵,又把村裡的危房進行了改造,寬敞明亮的房子住進去,大夥心裡更敞亮了。

張東蘭 成武縣苟村集鎮祝樓村居民 :住著很寬敞,這多好啊,想也沒想到能住這麼好的房子,很好,多虧了張書記。

路修好了,張慧又想著給村裡建個海帶加工廠。因為海帶的貨源在威海,一開始廠商不願意到村裡來,張慧就一趟趟去跑、去談、去做工作,最終,她的誠心打動了對方,加工廠終於在村裡安家落戶。現在,附近30多名村民在這裡打工,農忙幹活農閒上班,每月可以有兩千多塊錢的收入。

張慧 省派第一書記 :海帶加工不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六七十歲的老人只要有勞動能力也能幹,再一個有租金收入,用於貧困群眾脫貧。

村裡的6戶貧困家庭生活都有了保障,張慧一有時間就會到家裡坐坐,幫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如今,在張慧和村兩委的努力下,祝樓村各項工作被梳理得井井有條:主題黨日學習每個月開展,村裡新建了學校,也有了光伏發電,道路也硬化了。

張慧 省派第一書記:帶領他們致富的過程,十分艱辛,但是即使再艱辛,我們也要克服困難,帶領群眾一點一點地富起來,帶領我們這個村莊慢慢地強起來。只有這樣,我們的群眾才能生活得更好,我們的村莊才能更美麗,我們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才能逐步實現。(記者 王賀 成武臺 鄭德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