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Ⅰ卷作文內涵分析:千呼萬喚始出來 時光瓶子來遮面

千呼萬喚始出來,2018年全國Ⅰ卷作文終於在今天揭開神秘的面紗,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語文教研團隊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奉上作文解讀。

2018年高考繼續深入探索構建“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精準落實“立德樹人”考查重點,凸顯高考育人功能。此次作文題目請考生由七個具體事件出發,寫一篇文章,裝進“時光瓶”,給2035年18歲的青年人讀。無論從較為寬闊的視野,還是從相對微觀的視角,都有利於考生展示其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與綜合素質。


一、選材特徵

2018年全國Ⅰ卷繼續採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材料作文題型。命題人在材料選用方面下足功夫,選擇了從2000年至2035年之間7個事件,此類事件既有過去式,又有現在式,還有將來式。題目將“給那時18歲的人閱讀”作為明確指令,鼓勵考生從所知所學所感出發,感性敘說,理性思辨,暢所欲言。

二、考查目標

首先,作文題目聯繫“世紀寶寶、北京奧運、天宮一號、互聯網普及”等事件,一方面既可以讓考生調動積累,又可以讓考生從身邊提煉事例;另一方面,由於內容與考生生活具有一定關聯度,較容易激發考生的思維主動性,讓考生有話可說,使得測量更集中於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和表達水平。

其次,試題材料既讓每個考生有話可寫,又讓優秀考生能夠脫穎而出。該題目的思想主線清晰,考生理解順暢;而在審題立意方面又具有很大的開放度,便於考生髮揮這就為優秀作文提示了明確指向。

因此,本題既給考生提供巨大寫作空間,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構,從而極大提高了測試的效度和區分度。

三、內涵分析

第一,材料部分。該試題的具體材料按照時間排序同時使用省略號,意在引導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內在關聯與延續性。七個不同角度、不同時空的材料為考生預留了寫作空間,這樣的架構利於考生完成自由發揮的理想寫作。

第二,導語部分。命題人在導語部分引導學生將寫作主體聚焦到“你們”,也就是考生自己身上,並引導學生從材料進行聯想和思考,這就指出了一個具體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命題人創設了一個具體情境,即要求考生“給2035年18歲的人閱讀”,這就要求考生也應關注語言表述的清晰、明確。

第三,試題亮點。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今年全國Ⅰ卷作文的一大亮點是對“想象”能力的考查,材料中允許考生進行想象,導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任務指令的對象也是虛擬的,同樣需要考生的想象能力。這種命題思路,在某種程度上,與北京卷不謀而合。這就啟發我們,在備考過程中,不僅僅關注全國Ⅰ卷本身,也應關注其他省市試卷,並在備考中進一步加強練習。

最後,祝願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語文教研團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