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好消息!

備受關注的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日前獲國家發改委批覆

這標誌著這項國務院確定的重大水利工程

邁入全面建設新階段!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待其建成後

將實現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

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

併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數讀“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

輸水線路:約113公里

投資總額:約339億

年引水量:17.87億立方米

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

工程工期:60個月

隧洞深度:平均地下40至60米深

為何要建?引西江之水潤澤大灣區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早在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數十次提及西江、東江改良整治問題,首次系統性地提出了治理珠江的偉大夢想與構想。時隔百年之後,珠江流域尤其是珠三角治水興水問題,又發生了新變化。

作為人口最多、經濟總量居前的全球最大灣區,以珠三角為腹地的粵港澳大灣區面臨著水資源分佈不均、開發利用不平衡、應急備用水源不足等問題。特別是自2004年以來越發凸顯的東江流域缺水問題,制約著珠三角及大灣區未來可持續發展。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眾所眾知,在人口、經濟集中的東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38.3%,逼近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但仍不能滿足沿線用水需求。而水資源總量是東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開發利用率卻僅有1.3%。優化東西部水資源配置,成了珠三角亟待破解的問題。

為此,廣東省水利廳牽頭開展一系列調研論證,在歷經近10年統籌謀劃與科學論證後,國務院、廣東省相繼作出戰略部署,將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列入《珠江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及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列,並要求加快推進。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網絡圖

8月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簽署重磅批文,同意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明確工程任務是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缺水問題,提高供水保證程度,同時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供水條件。至此,該工程開工前所需核心要件全部完成。

建成啥樣?113公里深層“地下長河”

如此意義重大的調水工程未來將建成什麼樣?據國家發改委批文顯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由一條幹線、兩條分幹線、一條支線、三座泵站和一座新建調蓄水庫組成。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以深層管道輸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網絡圖

該工程輸水線路全長113.1公里,其中:

★幹線長90.3公里,渠首設計引水流量為80立方米每秒。

★深圳分幹線長11.9公里,設計流量30立方米每秒。

★東莞分幹線長3.5公里,設計流量15立方米每秒。

★南沙支線長7.4公里,設計流量10立方米每秒。

該工程設計多年平均引水量為17.8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供水量為17.08億立方米,其中廣州南沙5.31億立方米、東莞3.3億立方米、深圳8.47億立方米。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網絡圖

工程沿線將新建鯉魚洲、高新沙、羅田等3座泵站,並新建一座庫容529萬立方米的高新沙調蓄水庫。

考慮到工程特點及施工難度等因素,該工程總工期約為60個月,估算總投資33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安排34億元,預計將於今年底至明年初全面開工。在此之前,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試驗段項目已先行啟動,為主體工程試驗新技術、積累新經驗。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有何效益?解決缺水難題,退還生態水

歷經十年論證、又要五年施工、投入數百億元建設如此大規模調水工程,究竟能帶來哪些效益?

據瞭解,建成後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將覆蓋和影響珠三角數千萬人群,對生活生產、環境保護、生態恢復、水資源科學配置等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該工程不僅是廣東史上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域最廣的水利工程,還將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長距離有壓管道調水工程。建成後將逐步實現西江、東江水源互補、豐枯調劑,退還東江流域及沿線城市生態用水,併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網絡圖

按國家及廣東省有關要求,該工程在規劃、設計及今後的施工、運營等各環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線採用地下深埋盾構施工與深埋管道輸水方式,最大限度保護灣區生態環境,為未來發展預留出大量寶貴地表和淺層地下空間。

正因為如此,該工程設計建設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位於珠江口獅子洋段約10公里長海底隧洞,水文地質環境異常複雜,需攻克諸多技術高地。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工程惠及廣深莞,南沙支線長7.4km

預計

該工程將創下多項行業乃至世界紀錄

為國家再添一“超級工程”

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圖源:廣東發佈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