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對,先「學錯」

孔子日:“學面時習之,不亦樂乎!”“學”,即在頭腦裡模傷,“習”即在行動中重複,2000年來,我們追隨孔子的教誨,模仿成功,複製成功。

想對,先“學錯”

所以、學習就是學對!“學對”可以提高效率,但解決不了危機。在複雜動盪的環境不斷製造危機的時代,“學錯”才會贏!

三個條件下,企業致力於“學對”。第一是為了組織控制。重複演習我們認為是對的部分,可以消除偏差,增加生產過程的穩定性,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一致性。第二是因為外部環境打攪小,不構成對組織存在的威脅。學習可以滿足在既定的程序運行過程中做微調的要求,第三是組織幻想認為第一條最重要,第二條能做到。因此,學會“學對”成為工業革命以來企業的常規作戰方法。沒有學對,就沒有效率,就不能重複成功。但是,完全浸淫在“學對”的組織氣氛中,個人會滋長避錯”的習性,廢棄“學錯”的能力。

我們對“避錯”不陌生。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從報刊雜誌的報道中,我們能觀察到普遍的避錯現象:危機一旦發生,馬上找原因,立即確定起源,首先總結顯而易見的因果關係,懲罰能夠指認的肇事者,迅速恢復秩序,勝利完成任務。綜合這些現象。有人把“避錯”的管理活動程序概括為:問題找到了,責任理清了,兇手捉獲了,大家放心了。天下太平了,如果再有事。重複來一回。

“避錯”是人的天性。人天生追求心理安全。只有在自己的認知能力範圍內(capmbiliny)我到前後一致的育定解釋.人才獲得心理的安全感,所謂心安理得其實是“理得而後心安”。但是。任由人的天性弱點滋長成為相互指責的習慣,因錯獲罪的做法。掩蓋失誤的行為,嘲弄無知的態度,恐慌不安的心理,以鄰為壑的揣度,在組織中形成了“避錯”的文化。其興盛之時,就是“學錯”能力泯滅之日。

宇宙的95%是暗物質、非物質、我們無知的物質。“學”能力是我們瞭解它們的必要方法。過去我們不瞭解,因為相對穩定的環境,允許我們簡化複雜的、多維的關係,形成單一的、自以為可以控制的環境。只定格在成功上的學習強化對組織與環境之間關係的單調認知,讓組織在進化過程中,短期強勢,長期脆弱。組織獲得暫時的突出表現,都付出了低適應能力的代價,降低了社會物種的存活率。沒有“學錯”能力,成功最可能是失敗之父。

培養“學錯”能力從改變“無錯”世界觀開始。我們不求錯,也不意錯。美國西南航空在自己的策略中明確承認,出錯是極限競爭環境的必然衍生品。和學習相比,“學錯”還有獨特的認識邏輯。它不首先使用科學實證的演繹和歸納邏輯,而是運用實用主義的“外展邏輯”(abduction logic),即面對新現象(危機),在放棄傳統已知的解釋的同時,尋找經濟、簡潔、言之有理的連貫理解:然後提出假設,並用演繹和歸納邏輯提煉新認知。“學錯”還需要有對應的組織文化,組織成員相互之間應有公開溝通,視失誤為認知新機會,相互幫助找不足,對事不對人,承受實驗失誤風險,及在預想中設計改進行動的習慣。

想對,先“學錯”

在我們小時候,媽媽為了體現家庭管教中的正確性,只要孩子在外面闖禍,不論對錯,先打一頓。結果,我們這一代孩子們形成了“避錯”心態。它的後遺症在許多組織的社會管教中延續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