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73周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標誌著二戰結束。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中國首都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標誌。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革命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

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與日軍共有

22次大型會戰

1117次大型戰鬥

小型戰鬥28931次

國民革命軍陸軍死亡、失蹤321萬1914

空軍陣亡4321人

損失戰機2468架

海軍幾乎全滅

加上因病減員等非戰場損失,國軍總損失400多萬人

除了國民政府軍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正規軍事力量還損失了

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的損失,但不包括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共武裝力量的損失。具體損失構成如下:

陣亡160603

失蹤87208

被俘45989

負傷290467

抗日戰爭中,中國平民約有900萬死於戰火

另有800萬平民多死於因戰爭所衍生的其它因素

9500萬人成為難民

另也有估計抗戰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以著名的淞滬會戰為例,國民政府淞滬會戰時累計參戰兵力70多個師,70多萬人,日軍累計參戰兵力12個師團,20多萬人。當時中日兩國的國力對比非常懸殊,國民生產總值只相當於日本的六分之一,軍事力量更是相距甚遠。日本的海軍世界第三,軍艦總排水量達到170萬噸,僅次於美英,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1艘。中國只有6萬多噸軍艦,好多都是甲午海戰打剩下的祖父級軍艦,比水兵的爺爺都老,那種船能開出海就不錯了。日軍約有2600多架飛機,中國只有305架,而且是雙翅膀的木頭機,敞開式座艙,飛不高,飛高了飛行員會憋死,也飛不快,翅膀外邊蒙著一層帆布,或者包著一層鋁皮。對付中國的木頭機,日本的機槍子彈全是燃燒彈,只要打到木頭飛機,飛機準著火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其中軍隊傷亡380餘萬),佔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1/3。按照1937年比價,中國官方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多億美元。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所以我們看的各種抗日神劇上描繪的抗日英雄如鐵人,槍擊不中,炮打不死。都只是單純歌頌共產黨面對敵人視死如歸的決心,而並非實際情況。當時的戰況還是相當慘烈,雖然最終日方選擇投降,這延續八年的抗日依舊帶給了我們世世代代難以忘卻的慘痛記憶。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面對燒殺淫掠,頑強不屈的中華民族,一刻也沒有放棄抵抗!漫漫長夜,終見晨曦!河山再造,日月重光!此刻,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日本投降73週年 這些數字講述那段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