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咸豐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生生不息的農耕文化傳承

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

讓咸豐的餐飲也是頗具特色

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

鎖住了不少來鹹旅遊客人的味蕾

哈哈

今天跟著咸豐旅遊君

先去看看正月的美食吧

瞭解這些特色菜及做法

慢慢學

慢慢做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將年豬分割成小塊,先將肉放在大鍋裡進行加熱,在塗抹食鹽,放入盆內,醃製7-10天左右,再取出掛在炕上,柴火燃燒的煙用來燻醃製好的豬肉,煙燻的時間大概要一個月。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篩選黃豆並用水泡好直至發脹,放入磨子裡磨成豆漿,再用紗布過濾,再把過濾的豆漿與石膏進行勾兌,加石膏時還要進行攪拌,石膏量多量少都會對製出的豆腐產生很大的影響呢,再用紗布將勾兌好的嫩豆腐包好放入豆腐箱裡擠壓,豆腐塊就做好了。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打餈粑的時候很熱鬧,把糯米蒸好後放入粑槽中,力氣大的人開始忙活了,他們通常是兩個人一小組輪流工作,一人粑錘剛落下,搭檔的粑錘就舉在半空中了,他們口中還不停的哼著小調,聲音嘹亮,陣陣聲波迴盪在大山中,頗有一番風味。糯米打溶後,揪成一個個小團,按次序放在蘸滿蜂蠟的門板上,再用另一塊門板壓上,餈粑就做好了。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把優質糯米用木桶蒸熟,冷卻後用油搓散,晾乾,稱為“陰米”。隨後,用桐油和沙子炒膨脹,便成了“炒米”。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豬頭肉、臘肉、海帶燉豬腳、雞、鴨、魚、豆腐,這幾道菜是土家年飯中必不可少的。每道菜都有其特殊含義:豆腐就是說做人要清清白白,對得起良心。雞爪通常給家裡的主心骨吃,取撈財之意等。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在熱鬧、祥和、團圓的喜慶中

新的一年就這樣歡歡喜喜迎來了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圖片 | 咸豐縣旅遊委員會

審核 | 鍾楨

舌尖上的“咸丰味道”

掃描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電話:0718-6833652

網址:www.xfxly.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