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商务合作

Business Cooperation

策划书画创意艺术展

艺术家市场运作

画刊设计包装

高端书画私人订制

TEL:400-901-5160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今年的立秋时间

2018年8月7日 21:30:34 星期二

戊戌年六月(小)廿六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今日立秋,一场秋雨之后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这意味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

虽然酷暑未去

但秋天已不知不觉地悄悄来临


富有生命气息的秋天是多愁善感的季节

历代文人骚客创作了大量以“秋”为主题的诗句

既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忧伤

亦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层林尽染的秋天也是绚丽多彩的季节

画家们则用画笔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秋日童话

在这个夏末秋初的特别日子

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名画里的秋天


马远

《月下把杯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月下把杯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在这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的美景月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有诗句曰:"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 ",似乎正是这个意境。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著名的《鹊华秋色图》初看甚是平淡,墨色简率,有一种清润、秀美和朴拙的格调。此画向来被认定为画史上「文人画风式青绿山水设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作者赵孟頫是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创「赵体」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倪瓒

《秋亭嘉树图 》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元 倪瓒《秋亭嘉树图 》


《秋亭嘉树图》为云林晚年所作,用笔略硬而显方折,显然含荆、关遗意。画中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山石用折带皴,横笔点苔。画树取疏松之态,笔简意赅。风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


" 一水两岸的三段式构图 ",倪瓒独创的构图方式,把中国文人绘画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形式。画中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单看意境,就让人顿生寒意,天凉好个秋!


王蒙

《秋山草堂图 》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元 王蒙《秋山草堂图 》


画面只题小篆书 " 秋山草堂 " 四字,可谓妙哉。王蒙和黄公望是一个时期的,他的绘画成就仅次于黄公望。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 " 元四家 "。

王蒙所画的是江南的秋天,水润中带点秀气、潮气。高山曲水,茂树清淡,近景处山脚草堂临水,并不见山寂萧条,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幽。诗画意更浓,仿若住在这里的主人,写写诗作作画,听听鸟鸣,观光秋色,怡然自得!


董其昌

明代董其昌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册

年代:明
质地:纸本
刘靖基 捐赠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董其昌《秋兴八景图》作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纸本册页,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行楷题记及署款。乃董其昌于庚申八、九月间作于北航舟次,历时二十余天。途中经过松江、苏州、镇江一带。画上题“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山更清。暮云平,暮云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玄宰。庚申九月朔,京口舟中写”。


其画面秋意浓郁,体现了秋山的空灵恬静之美。他着笔无多,虽廖廖数笔,但涵盖力强。设色古雅、秀润,画面通透、明净,清光一片。《秋兴八景图》正是董其昌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的最好注脚。



蓝瑛

《秋色梧桐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明 蓝瑛《秋色梧桐图》


此画面一篇秋高气爽的气氛,上杂红树一枝。一枝美丽的小鸟,悠闲地栖立于梧桐枝上,形象生动自然,神气逼肖。在构图上采用传统"折枝"的方法,截取梧桐与丹枫的枝头横斜下垂之势。在枝叶参差错落之中,求得疏密有致。花木点染随意,桐叶饱含水墨,抒情性很强。


董邦达

《平湖秋月御题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多次游幸江南,他们的驻跸、吟咏及宸翰,大大增加了江南山水的人文厚度。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从南宋就有之,后来在乾隆皇帝多次题诗吟咏下,几乎成了杭州的代名词。清朝画家董邦达的这幅《平湖秋月御题图》就将西湖的秋天画得意境深远。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


赵之谦

《枝头秋色图轴》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清 赵之谦《枝头秋色图轴》


枝头秋色,淡雅凝香。过了六月的芬芳,枝头依旧芬芳,沉淀了夏季的美好。



恽冰

蒲塘秋艳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清 恽冰 蒲塘秋艳图


《蒲塘秋艳图》是清代女画家恽冰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碧水之上萍藻点点,绿荷盈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齐白石

祖国万岁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用茁壮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


1955年国庆时,90余岁的齐白石以真挚的感情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的万年青作为象征物,加上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强烈地表达了老人的爱国之心。形式上,图中的字、画总体看是粗细、长短不等的错落排列着三条竖线,并不做复杂的穿插变化,可谓简而又简。色彩上红的果(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李可染

万山红遍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李可染 万山红遍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2015年11月15日,《万山红遍》 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1.84亿元成交。



张大千

秋海棠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张大千 《秋海棠》


张大千因荷花与海棠著称于世。六十岁时一纸《秋海棠》惊艳纽约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获得国际艺术学会颁发的金牌奖。他本人则获得了该学会公选的“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的荣誉称号。



姚治华

《秋渡图》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姚治华 《秋渡图》


《秋渡图》作于1989年,反映的是秋收的繁荣景色。两条长长的木船满载丰收的果实,用洋红色渲染,江面上还泛有淡淡红色的倒影。


两条船上各有六位身着苗族服饰的掌舵和撑竹杆的船工。两条船并列一前一后,江面上还有五六片大小不一、墨色浓淡不同的山峰倒影。


画面的下部紧靠右下角的一大片参差不齐的丛林,也着以洋红色,象征着树上掛满了成熟待收的果实,这一片红色与两条船上的红色相呼应。




秋未浓,心已至。

你是否在这些名画中看到了不一样的秋色



立秋|中国名画里的秋天,美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