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今年夏天,国内的音乐综艺仍然很热闹,歌手们奔走于各大舞台,但总觉得热闹中有些尴尬。

当《创造101》等偶像选秀网综开启“偶像元年”后,除了贡献了“C位出道”、“pick me”、“菊外人”等热门词汇外,并没有让艺人和作品(如果有的话)真正出圈。另一边,无论是主打“唱+演”全新综艺模式的《幻乐之城》,还是《中国好声音》《跨界歌王》《金曲捞》等综N代,在激起观众持续观看的新鲜感上似乎仍然有些乏力。

这就是现在华语乐坛的现状:听歌渠道很多,能被传唱的作品很少;选秀平台很多,能出圈的艺人很少。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不得不说,在万物皆媒的喧哗时代,国内音乐产业受困于音乐宣发的无力久矣。如何真正持续做好音乐宣发,是这个时代给行业各方提出的重要命题。

近期,音乐先声关注到网易云音乐推出了一档乐评脱口秀《云村听歌会》,有一些玩法创新,也获得还不错的市场反馈。本文想从对节目一些新玩法的观察出发,谈谈行业音乐宣发方面的现状,也谈谈互联网时代怎么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

传统乐评失落的时代,如何把宣发玩出新意?

1987年,隶属于中国唱片公司旗下的杂志《音像世界》在上海衡山路739号诞生;1989年,《音像世界》进行了第一次改革,开始较为系统详细地介绍欧美摇滚音乐和港台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其“乐评”版面的开创,真正意义上在内地建立了“乐评”这一概念。除了给读者推荐音乐,《音像世界》更为一批对音乐有理想热情的人提供了跟大众分享音乐的渠道,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最重要的音乐媒介之一。据了解,著名DJ唐永砺、主持人林海以及曾就职于MTV(中国)的范立等都是《音像世界》歌迷会的核心成员,现就职于《三联生活周刊》的著名乐评人王小峰当年也是这本杂志在京的重要写手。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音像世界》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文艺青年们还在听着打口带,了解音乐也仅限于电台节目、电视上的MV画面和杂志期刊上的乐评栏目,这些媒介上的从业者相当于起到了“过滤器”和“引导者”的作用,一方面在字里行间传递着对音乐好坏的评判标准,同时也在与唱片业的协作中助推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当然,随着互联网早期盗版音乐的泛滥,传统唱片业就陷入了漫长的停滞衰退期,而依附其中的乐评节目和专栏也自然也失去了重要支撑。而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个人都有了自我表达的可能,但也不得不承认,快节奏下的碎片化趋势也让人们处于一种信息过载的状态。

这直接导致了行业和听众的尴尬处境:虽然接触音乐的渠道变多了,但好音乐却越来越少了。对于唱片公司、音乐平台的从业者来说,在传统乐评失落的时代,如何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真的很重要。

我观察了《云村听歌会》的做法,发现了几点确实值得借鉴的宣发新玩法。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据了解,《云村听歌会》既是国内首档乐评脱口秀,也是一场音乐人现场Live秀,从7月19日起每双周四早8点上线网易云音乐。节目每期邀请一名歌手或一支乐队现场为业界的资深乐评人、音乐人献唱即将发行的新歌,一起深度探讨创作背景及歌曲内涵。目前,节目已经上线了两期,主角分别是新生代唱作人徐秉龙和民谣组合房东的猫,到场嘉宾包括资深音乐制作人许环良、音乐人陈鸿宇、音乐人邵夷贝等。

首先,节目主打的“新歌抢先听”带来的稀缺价值,本身就让节目具备了可看性,而10分钟左右的节目时长也适应了碎片化时代的观看习惯;同时,节目还整合了“视频节目+纯享MV+歌曲音频+电台话题”等立体化渠道,让节目形成了远超单纯音频形式的传播能量。而节目对于“听歌会—Live版MV—单曲发布—话题讨论”的宣传节奏把控,也拉长了宣传周期,尽可能扩大了歌曲的传播范围。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另外,不同于娱乐节目中的通告,节目讨论和后续活动始终围绕音乐作品本身展开,既能够分享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幕后故事,也经由到场的音乐人、乐评人的解读与点评提炼出作品中的亮点,专业性更强。

以《云村听歌会》第2期节目为例,在节目8月2日上线后,歌曲纯享MV在8月3日推出;同时网易云音乐也通过“云村电台”发起“你现在过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主题讨论,陈鸿宇、邵夷贝、韦伟、鹿先森乐队主唱倍倍、周深、烟把儿乐队主唱言寺等众多音乐人、歌手都参与其中,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与讨论。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事实证明,节目的创新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音乐人也能从中收益。截至8月10日,第1期“节目+MV”播放量超260万,徐秉龙《心事》上线当天迅速登上云音乐飙升榜和新歌榜TOP2,评论量33000+,徐秉龙也跻身歌手排行榜第四名,上升四位。第2期“节目+MV”播放量更是超过500万,房东的猫《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上线后登上云音乐飙升榜第1名,新歌榜第3名,原创榜第1名。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无论是节目的播放数据、歌曲的互动数据,还是音乐人的粉丝数据,都表明《云村听歌会》在音乐宣发模式上的探索是有价值的,为行业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

音乐先声关注的是,这样的探索尝试,对于行业而言,到底有怎样的启示?

一场音乐人、粉丝与平台的宣发试验

首先,音乐平台在音乐宣发方面可能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正如我们所知,在传统唱片业衰落以后,唱片公司推新人、新歌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都转移到了在线音乐平台,而以“石头计划”“寻光计划”“觅乐计划”为代表的音乐人扶持计划的推出,也给音乐人提供了更为系统的扶持。

拿网易云音乐为例,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爆发时期的这一产品,通过歌单、评论、个性化和UGC等搭建了音乐社区内容生态,在连接用户、音乐人和歌曲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曲库使用率达到80%(行业平均在40%以下),分发优势明显。而这样原本就擅长音乐宣发的平台,通过创新不断拓展新的宣发方式,则会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

网易云音乐陆续推出的《音乐好朋友》《云村听歌会》等优质自制节目,就与专栏(图文、音频)、电台(音频)、评论、歌单等内容形成了良好的内容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宣发能力,有助于多层次地发掘歌曲的传播价值。

《云村听歌会》或成爆款,网易云音乐能把音乐宣发玩出新意吗?

其次,视频日趋重要。音频+视频或成为音乐宣发的标配。

对比国际,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Apple Music等都在加码视频原创内容,将音乐元素与更多视觉内容进行组合来增强平台的差异化竞争能力。而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也一样,作为国内最早发力视频业务的音乐平台,拓展视频内容既能满足用户多元的内容消费需求,也可以加强与艺人、唱片公司等的联系,为平台发展加分。

最后,这也印证了音乐先声此前的观察,即渠道和内容呈现的整合趋势。网易云音乐推出《云村听歌会》不只是一场音乐人、粉丝与平台的宣发试验,也是在线音乐平台从单纯的分发平台向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生态型平台发展的印证。

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势必还是要靠产品的精耕细作。而音乐宣发、原创内容生产等方面的能力,都将是整个平台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

排版 | vis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