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中國十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歷史上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古錢幣多數來源於窖藏,在古代沒有銀行,儲存錢幣的方式基本都是裝在容器中,埋在地下或者其他私密的地方。中國古代很少有用錢幣作為陪葬品的習俗,大多陪葬品是金銀、珠寶、瓷器、玉器、紡織品等。

近年來關注銀幣收藏的人很多,近代機制幣由於其精美的版式在歷經百年曆史後越來越得到今人的喜愛。龍洋、袁大頭、孫小頭、帆船幣、四川銅元等錢幣收藏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品種今天在收藏品市場也是異軍突起,錢幣圈裡的朋友都知道這些錢幣的價格基本在幾百到幾千之間。很多朋友也在問小編天價銀元到底有哪些?在這裡整理了近代銀幣名氣最大的十種,以供欣賞。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1、上海一兩銀幣:

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香港成為殖民地。當時的港督想在香港造幣廠鑄造錢幣,取代在香港大量流通的鷹洋。結果新幣制造出來後,香港百姓不認可,他們還是習慣於使用熟悉的錢幣,導致新幣流通使用很少,香港造幣廠經營虧損。港督想既然內需不行,乾脆鑄造一套銀幣讓清政府滿意,以便在內地能大量流通。1867年(同治六年)香港造幣廠刻模試製了一套樣幣,為要更易被中國政府接受,正面採用象徵中國帝王的龍形圖案。同時以上海是重要新興港埠,誤以為採用上海平法有助銷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兩”,在考慮平衡對等原則下,背面是英國皇室及嘉德勳章圖案。樣幣送了一組到北京但未被認可,此套樣幣泉界習稱“上海壹兩”。目前英國皇家造幣廠博物館藏有“上海壹兩”樣幣一枚及“關平壹兩”的全套樣幣五枚、幣模及設計圖。香港造幣廠因此關閉,最後整廠賣給了日本,變為了大阪造幣局。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2、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反版:

1889年(光緒十五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採納英國匯豐銀行的建議,停鑄七三反版銀幣,改鑄七二反版銀幣。該銀幣正面點圈內為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四字,外圍為英文。背面蟠龍居中,周圍鐫“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十字。由於它的設計款式與清朝其他省份的銀元相反,故俗稱“七二反版”。當此幣之樣幣呈送朝廷審定時,清廷認為洋文列於銀幣正面不合體例,下令將洋文改鐫於背面。因此,此幣只留有試鑄樣幣。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3、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張之洞將位於武漢三佛閣街的原守備署改建為湖北銀元局,並仿造廣東省第三版銀元的式樣鑄造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初鑄時銀幣背面龍圖的左右兩邊鐫刻“本省”二字,以示與外省區別,僅限在湖北本省使用,鑄額很小。隨著新版“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的大量鑄造發行進入市場流通後,“本省”銀幣因為不便於流通而被回收兌換和銷燬。未銷燬而留存的“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非常稀少。由於“本省”銀幣開鑄時間短,鑄額很小,又因為該幣絕大部分被回收兌換,目前存世極罕。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4、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6月21日,湖南巡撫陳寶箴奏請試鑄銀元。獲准後,他向英國希頓父子造幣公司定購了一批造幣設備和全套“光緒元寶”鋼模,並隨即在英國希頓造幣廠試鑄了庫平七錢二分的樣幣若干。該樣幣正面點圈內鐫“光緒元寶”四字,上鐫“湖南省造”四字,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兩旁鐫小花飾。背面中間鐫龍圖,外圍為英文,並鐫有“7”和“2”兩個阿拉伯數字。不久湖南省造幣廠奉旨停產,以後所需銀元都是向湖北省銀元局訂購。希頓廠留存了約十枚樣幣,其中三枚存放在該廠的博物館中。二十世紀70年代另外幾枚從該廠流散到海外泉家手中,臺灣鴻禧美術館有藏。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5、福建省官局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紳辦造幣廠,仿廣東鑄小銀元,同年10月這家造幣廠奉令停辦,總督邊寶泉收回鑄幣權,隨即下令試鑄七錢二分大銀元。該幣正面點圈內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外圈為英文,並鐫有“7”和“2”阿拉伯數字,兩旁鐫小花飾。此幣當時只是試鑄了部分樣幣,但因上述原因未曾投產,所以存世僅極少。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6、陝西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陝西巡撫 魏光燾奏請在西安設置錢局自行鼓鑄 銀元,並委託英國 伯明翰. 希頓造幣廠代制鑄幣鋼模,該廠在把鋼模移交中國之前,試鑄了“陝西省造 光緒元寶”樣幣10套,其中6套交陝西省當局。

英國希頓造幣廠為陝西代制的鋼模運到陝西后,不巧正值清廷整頓各省造幣廠,於是陝西停止了造幣廠的籌備。因此,此幣只留有試鑄樣幣。該七錢二分樣幣,正面點圈內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鐫“陝西省造”五字,下鐫“庫平 七錢二分”六字,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外圈為英文,並鐫有“7”和“2”阿拉伯數字,兩旁鐫小花飾。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7、浙江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浙江省在朝廷尚未批准辦造幣廠之前,委託英國希頓造幣廠試鑄了庫平七錢二分等紀重的銀幣樣幣。該幣正面點圈內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寶字為繁體,從缶,故俗稱‘缶’寶)”字樣,上鑄“浙江省造”四字,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字體為楷書,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外圈為英文,並鐫有“7”和“2”阿拉伯數字,兩旁鐫小花飾。該幣因屬試鑄樣幣,鑄工精美,存世極罕。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8、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

清宣統二年(1910年)雲南省鑄造。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壹圓銀幣不僅傳世稀見,而且幣面上方加列季節名“春季”兩字,為中國鑄幣所絕無僅有,頗為稀奇而聲名卓著。

宣統2年(公元1910年)鑄,雲南向地亞士洋行購買的鑄幣機器輾轉運到昆明後,便開鑄了該樣幣。該幣正面點圈內為漢文和滿文“宣統元寶”字樣,外圍鐫“庚戌春季雲南造”,兩旁飾花飾,下鐫“庫平七錢二分”六字。背面蟠龍居中,外圍為英文,兩旁列花飾。該幣屬試鑄樣幣,存世極罕見。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9、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壹元銀幣:

民國二十一年(1931年)金本位幣及“三鳥幣”,連同它們的生產者—上海中央造幣廠,都是為結束貨幣發行混亂狀態、統一中國幣制而產生的。民國二十年(1931),國民政府決定推行金本位幣制。上海中央造幣廠隨即試鑄了整套樣幣。然而,因全國金融界質疑與反對,國民政府被迫決定放棄金本位幣制的嘗試。因而,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系列硬幣,僅出少量樣幣,均未正式發行。 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幣是中國貨幣史上曇花一現的鑄幣。今傳世者皆為試樣,為數極罕,每一枚都是中國錢幣的大珍品。 俗稱“三鳥幣”的民國二十一年孫像帆船銀幣發行之際,正值中日戰端開啟,國人對幣背面的旭日、三鳥圖案頗有責難,認為意寓日本飛機轟炸中國之不祥。迫於輿論,國民政府指示上海中央造幣廠停鑄此幣,尚未發行的悉數銷熔。故此幣傳世無多。


家裡有沒有這類型的錢幣要出手,近代比較稀有的十枚錢幣

圖片來自於網絡,不討論真偽

10、奉天癸卯光緒元寶一兩:

大名鼎鼎的奉天癸卯光緒元寶一兩,光緒29年(公元1903年)鑄,孤品,現藏臺灣鴻禧美術館。1903年,奉天市面流通貨幣緊缺,奉天當局將奉天造幣廠改名奉天銀元總局,開鑄銀、銅元。此際鑄造的銀元不再是元、角、 分,而是以庫平兩、錢、分、釐為紀重單位。該年特地鑄造了一枚“奉天一兩”孤品樣幣,該幣正面上鐫“奉天省造”四字,中間鐫“光緒元寶”四字,左右鐫“癸卯”二字,下面鐫“庫平銀一兩”五字,正中為滿文“光緒元寶”字樣。該幣背面內圈鐫龍圖,外圈鐫英文,兩旁鐫小花飾。1991年6月在美國加州拍賣會上以18.7萬美元落槌。那是在20多年以前,如果現在上拍是什麼價,大家可以想象。


目前這些大珍銀幣在收藏品市場假幣橫行,想撿漏的小夥伴們需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