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8.0%

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持續深入推進農業“調轉節”,“調”減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林牧漁業生產全面收縮,結構效益逐步提升。2018年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5.9億元,同比下降18.0%,扣除價格因素,同比下降16.9%。

一、 第一產業繼續收縮

上半年,北京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5.9億元,受傳統農業影響,同比下降18 %。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產值全面下降,降幅分別為5.6%、7.4%、32.9%和41.7%。第一產業增加值42億元,同比下降15.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4.7%。

二、傳統農業進一步調減

小麥等高耗水作物加快退出。上半年,小麥播種面積為14.6萬畝,同比下降13.0%,產量為5.2萬噸,同比下降15.5%。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為20.7萬畝, 同比下降12.2%;產量為47.1萬噸,同比下降11.6%。

畜禽養殖業繼續調減。上半年,牧業產品出欄大幅下降,呈現明顯縮減態勢。豬、牛、羊等主要畜禽本季存欄、出欄量同比均下降,其中生豬存欄量已降至百萬頭以下;畜禽產品產量也出現明顯下降,上半年豬肉產量同比下降30.6%,禽蛋產量同比下降28.7%,牛奶產量同比下降14.0%。

三、都市型農業穩步發展

2018年上半年,在農作物種植全面調減的形勢下,全市設施農業播種面積23.4萬畝,同比下降7.5%,實現產值27.3億元,同比下降1.3%。但設施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效益水平有所提升。從設施類型來看,效益較高的溫室和大棚產值佔比有所增長,由去年的96.8%提高到97.6%。從設施內種植的品種來看,效益較高的瓜果和水果增長較快,實現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2.4%和6.8%。

上半年,全市觀光園1159個,同比下降2.6%,實現總收入11.7億元,同比下降1.2%。接待遊客人均消費141.4元,同比增長1.2%。部分觀光園注重提質升級,創新發展模式,收入實現增加。全市平均每個觀光園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4803元,增幅為1.5%。民俗旅遊經營進一步規範,在環境治理和拆違工作的整體要求下,實現收入5.6億元,同比下降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