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亢舒/文

在房地產市場滾石上山的關鍵時刻,歇一歇、停一停的後果,就是前一階段的調控成果付之東流 在當前宏觀槓桿率偏高的情況下,寄望於房地產市場再度擔起穩增長重任,無異於飲鴆止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特別是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很多地方又打起了房地產的主意。有人認為,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執行了一段時間,泡沫都擠得差不多了,可以歇一歇、停一停了;還有人覺得,緩解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立竿見影的方法還是得靠房地產“出馬”。這些說法,要麼沒有看清房地產市場隱藏的泡沫與風險,要麼依然沉浸在對房地產市場的迷信與依賴之中,任其擴散將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調控節奏在加快,力度在加大

事實上,與部分人“房地產市場調控可以歇歇腳”的錯覺相反,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監管部門,對樓市調控節奏在加快,力度在加大。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8月7日,住建部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對工作不力、市場波動大、未能實現調控目標的地方堅決問責”;5月份以來,住建部已就房地產調控問題約談了成都、太原、西安、海口、三亞等12個城市的負責同志。至於那些涉及哄抬房價、捂盤惜售、虛假宣傳等“下三路”企業或“黑中介”,今年以來也一直被嚴厲打擊,喘不過氣,抬不起頭。

炒房的路子基本上被堵住了

同時,在因城施策的基調下,部分城市不斷就政策漏洞推出“補丁”,炒房的路基本上被堵住了。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比如,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內容涵蓋企業限購、商務公寓限售、個人限售、抑制離婚炒房等。深圳調控再升級,被市場普遍看作是“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事件。

中央態度鮮明,地方密集跟進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最清晰、明確的信息,還是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提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等一系列重要表述,表明了中央對房地產市場的堅定態度和明確立場,對穩定預期,促進下一步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態度鮮明的表態,地方密集跟進的調控,指向性和針對性已十分明確。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來看,房價總體平穩。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基本遏制。

但也要看到,今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較快的苗頭仍不可小視,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在這個房地產市場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歇一歇、停一停的後果,就是前一階段的調控成果付之東流,各地樓市又可能再度面臨過熱的局面。

房地產擔重任,如飲鴆止渴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房地產市場涉及行業多、鏈條長、拉動力強,部分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和部分銀行對其十分青睞。經濟發展一有風吹草動,就又想回到依賴房地產刺激經濟的老路。應該看到,房地產市場過度依賴的後遺症已經十分明顯:不利群眾實現安居夢想、擠壓實體經濟生存空間、影響新動能形成培育、攪動社會浮躁風氣。更重要的是,在當前宏觀槓桿率偏高的情況下,寄望於房地產市場再度擔起穩增長重任,無異於飲鴆止渴。

經濟日報: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

中國經濟要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發展,一方面要破除對房地產市場拉動經濟發展作用的迷信,真正把發展的動能放到依靠技術進步、人才培養、自主創新的路徑上來;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驅動房地產市場走上正軌,從根本上消除不時湧現出來的依賴症。(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