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堅定信訪改革路 增強羣衆獲得感

近年來,重慶市按照中央關於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的系列決策部署,大力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建設,有力地提升了全市信訪工作規範化、信息化、專業化、法治化水平,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更多獲得感,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陽光照亮信訪,訴求渠道更暢通

“真沒想到事情解決得這麼快,我們的黨委政府真是好!”重慶市南川區木涼鎮玉巖鋪村村民滕某高興地說。2017年8月4日,村裡的自來水管在公路硬化施工過程中被挖斷,導致供水中斷。滕某通過網上信訪渠道反映此事,僅用了兩天時間,水管就修好了。

實行網上信訪,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2012年以來,重慶市大力加強網上信訪的宣傳推廣,進一步完善了信訪部門戶網站及人民建議徵集渠道,開通了重慶信訪“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引導群眾“多上網、少走訪”,足不出戶、“動動手指頭”通過網上平臺反映訴求。據統計,全市網上信訪佔比由2012年的不足8%,提升至2017年的50.2%,網上信訪正逐步成為群眾信訪的主渠道。

實現網上信訪全覆蓋,快速高效解決群眾訴求。重慶市於2015年1月1日建成信訪信息系統,並與國家信訪信息系統互聯對接,系統覆蓋市、區(縣)、鄉鎮三級信訪機構、職能部門及重點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等3200多個機構,群眾來信、來訪、網上投訴事項全部網上流轉、網上辦理,實現了群眾信訪事項辦理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同時,結合重慶實際,從2013年起推行網上信訪代理制度,在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代理站點,選聘代理人員幫助位置偏遠、條件有限、不熟悉網絡的群眾反映信訪訴求、使大量問題和矛盾在基層一線得到及時化解。

責任保障信訪,解決問題更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實施意見》《重慶市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等制度文件,構建起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負其責、倒查問責”的信訪工作責任體系,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推動全市從上到下以責任倒逼工作,圍繞“解決問題”核心,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和辦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

統籌研究化解。充分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統籌組織和協調推動作用,由信訪辦(聯席辦)牽頭,相關部門具體負責,提出工作建議,提交聯席會議集中研究,通過調整完善政策機制批量解決群體利益訴求問題。

接訪下訪化解。市領導每年不少於2天,市直部門領導每季度至少1天,區(縣)領導每月至少1天,鄉鎮(街道)幹部每週至少1天到群眾來訪接待場所接訪或到基層社區下訪,並組織開展群眾工作日活動。

集中攻堅化解。堅持滾動排查梳理和集中交辦信訪積案,逐一明確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員和化解措施、化解時限,化解要求。

常態排查化解。堅持市和區(縣)每月、鄉鎮(街道)每半月、村(社區)每週開展聯排聯調聯處,堅持常態排查、集中排查、專項排查相結合,化解率在93%以上,全市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率年均達85%以上。

專項治理化解。2014年以來,市信訪辦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就房地產開發、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物業管理等方面突出問題,先後多次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活動,每年集中化解一批相關領域信訪問題,取得良好效果。

督查問效化解。通過市領導帶頭督導檢查、市級督導組集中督導、督查室綜合督查、信訪部門專項督查、區(縣)自行督查等多種方式督察問效,促進了信訪工作責任落實落地,推動解決了大批疑難信訪問題。

法治引領信訪,維護權益更規範

石柱縣曾經一度集體訪、纏訪鬧訪現象十分突出。2015年上半年,該縣組建依法信訪宣講團進鄉入鎮巡迴宣講40餘場次,組建作風效能宣講團在鄉鎮、部門宣講100餘場次,使15萬餘群眾、6000餘干部職工深受教育。“過去一些群眾‘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理’,現在,不論是幹部職工,還是普通村民都知道要依法反映利益訴求。”石柱縣信訪辦主任黎偉說。

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首先要落實訴訪分離。市和區(縣)群眾來訪接待大廳普遍設立涉法涉訴接待中心,由政法機關派駐工作人員,建立訴訪分離平臺,接待處理涉法涉訴投訴請求;各級法院、檢察院設立專門機構處理群眾信訪投訴,對涉法涉訴信訪事項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和程序進行處理;制定出臺《關於健全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的處理意見》,著力解決出口不暢的問題,防止終而不結、無限申訴,切實維護法律權威。

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要釐清信訪途徑與行政複議、仲裁等行政體系內部法定途徑的界限。2016年,市信訪辦和33個市級部門聯合制定出臺了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清單,為規範信訪工作和群眾信訪活動提供了基本遵循;今年制定下發《重慶市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規則》,對信訪部門、職能部門如何甄別分流、銜接處理群眾投訴請求等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和界定,使群眾信訪解決途徑更明確、處理更權威、結果更公正。

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還要有效引導群眾理性、平和、有序表達訴求。重慶市先後制定下發《關於依法處置堵交、校鬧、醫鬧等突發事件切實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通知》《關於依法處理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細則》等,既抓宣傳引導,又抓依法處理,同時引入心理諮詢師、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參與接待信訪群眾,進一步規範信訪秩序,形成了依法有序信訪的良好氛圍。

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必須推進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2012年以來,重慶市明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序和“剛性門檻”,不評估不上會、不評估不決策。全市累計評估7200餘件重大事項,其中因評估暫緩和不予實施的決策項目397個,從源頭上預防減少了信訪矛盾。今年修訂完善了《關於全面深入推進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實施意見》,縱深推進“評審分離”,推介第三方評估機構,組建評估專家庫,探索建立社會穩定實體風險和輿論風險“雙評估”制度,進一步促進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擴面提質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