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你真的知道嗎?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酒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一種特有的助興方式,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的“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鍾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很常見,行令就像催化劑,能使酒席上的氣氛很快活躍起來。

酒令,你真的知道嗎?

01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今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戰,中國民間飲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遊戲,起源於漢代。中國傳統的划拳法是兩人同時出一隻手,並且同時猜兩人所出數字之和,兩人都猜錯或猜對則繼續,直到一方猜對。猜錯者罰酒。 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兩人面對面進行。要領是:一是伸出手指與喊數要同時進行;二是喊出的數必須是伸出的手指數以上的數和與5相加得數以內的數;三是初學划拳時一般只是喊數,熟悉了可以豐富一些說法,也就成為酒文化的一部分。

具體如下:兩人同時伸出一隻手,用攥起的拳頭和伸出一到五個手指,表示從零到五這幾個數字,與此同時,嘴裡喊出從0到10的數字,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數字相加與其中一個人嘴裡喊出的數字相同,那麼這個人就算贏了這一拳。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伸出了三個手指,另一個人伸出了四個手指,一個人喊了七,另一個喊了六,那麼這個喊七的人就贏了;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裡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裡喊的七,那麼喊三的就贏了。就這麼簡單。當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仙過海",而自己僅伸出了一個手指,那麼對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湊成八,這種拳就叫臭拳,如果不是事先約定,是要罰酒的。

酒令對酒禮的變革、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佐酒助興、活躍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華文化入於酒,而為之“酒中的文化”。據歷史記載,最早的酒令是輔助“禮”的工具,後來才發展為佐酒助興、賓主盡歡的方法,甚至成了勸酒、賭酒、逼酒的手段。

酒令的產生與中國古代酒文化的發達有很大的關係。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的國家,中國的古人歷來都很喜歡喝酒。夏王朝的夏桀,曾“為酒池,可以運舟”,商王朝的紂王曾“造酒池肉林”,好為“長夜之飲”,周王朝的穆王,曾有“酒天子”之稱,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喝酒的皇帝。到了漢代,由於國家統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較為安定,因此飲酒之風更為盛行。西漢初,朱虛侯劉章在一次宴會中以軍法行酒,中有一人不堪其醉逃席,被劉章追回後斬首。西漢時的梁孝王曾集許多名士到梁苑喝酒,並令枚乘、路僑、韓安國等作賦玩樂。韓安國賦幾不成,鄒陽替他代筆,被罰酒,而枚乘等人則得賞賜。這種在喝酒時制定出一定的規則,如有違反則必須受到處罰的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創了酒令的先河。

酒令,你真的知道嗎?

2

這是在大觀園紅香圃內為寶玉等四人擺壽酒時席上行的令。辦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 時憲書,即舊時之曆書。

落霞與孤鶩齊飛,

風急江天過雁哀,

卻是一隻折足雁,

叫得人九迴腸,

——這是鴻雁來賓。

榛子非關隔院砧,

何來萬戶搗衣聲?

酒令,你真的知道嗎?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