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韓明玉教授(照片來自網絡)

8月2日,韓明玉走了,走得很匆忙,年僅56歲,天妒英才,讓業界唏噓不已。

我是去年10月10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拜訪過他,作為“中國蘋果萬里行”的重要訪問對象,我帶著徵集到的眾多產業問題,去請教這位中國蘋果產業的“帶頭大哥”。

01

“現在蘋果是不是真的太多了?”我第一個問題就觸及產業核心。

“這個……”估計沒有媒體記者會像我如此開門見山的問法,韓明玉愣了一下,隨即說:“我覺得蘋果現在不是太多了,而是季節性的、結構性的、區域性的調整。”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蘋果產量為4380萬噸,這個數據我們認為是偏大的,根據蘋果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專家在全國各個試驗站的抽樣調查,2016年全國蘋果實際產量不到3600萬噸。”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見證陝西蘋果30餘年種植歷史的彬縣果農喬忠忠

“我認為中國蘋果產業處於又一個調整時期。”韓明玉列舉了一大堆數據:

“中國蘋果產業從1961年到1997年面積一直在增加,到1997年達到高峰,接近4700萬畝;但在隨後的1997年到2003年的6年時間一下子減掉2000餘萬畝,只剩下2650萬畝;2003年到2008年是恢復期;2008到2016年又是一個快速增長期,根據農業部統計數據,全國蘋果園平均純收入是3000-5000元/畝,是所有種植業裡最穩健、效益最好的產業。”

“哪幾年的蘋果種植效益是最好?”據我瞭解的蘋果行情,這幾年都是一路走低的。

“效益最好是2011年和2012年。那兩年一般優生區的蘋果產地價是3-5元/斤,甘肅靜寧的蘋果產地價更是高達5-7元/斤。”韓明玉強調了計量單位是一斤:“3-5元/斤的產地價賣到超市後,西安的超市都賣到10元/斤以上,這麼高的價格普通消費者就吃不起了,蘋果變成了奢侈品,所以當時我們認為這個價格偏高了。”

“最近這兩年蘋果效益是比前幾年有所下降,但也在3000-3500元/畝之間。像去年優生區的蘋果還在3元/斤左右,適宜區在2-2.5元/斤之間。”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陝西彬縣的“富士”蘋果

“但是我接觸的很多果農都在憂慮,一是賣難,二是價格低,沒有效益了。”我早些天去了一趟陝西的彬縣,當地果農告訴我2016年蘋果的平均價格只有1.5元/斤,根本不賺錢。

“你是在彬縣調研,去年靜寧的蘋果還賣5-6元/斤,今年雲南、貴州等地的早熟蘋果也還賣5-6元/斤,我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區域性、季節性的過剩,它在各個區域的價格表現是不一樣的。”

02

“所以,這個調整時期的第一個任務是區域性調整。”韓明玉繼續闡述他的觀點。

“像陝西的關中地區、山西的運城地區、河南的商丘地區、山東的泰安和青島南部地區效益不行,這些地區的蘋果應該逐步淘汰。相反,海拔更高的優生區還可以繼續發展,如陝西的延安地區新規劃的200萬畝,海拔多在1200-1300米;甘肅現在新發展區域的海拔多在1400-1700米;雲南的昭通地區現有近40萬畝蘋果,計劃到2020年發展到100萬畝;雲南的威寧地區要從原來的十幾萬發展到50萬畝;新疆的阿克蘇地區,現在不到40萬畝,以後要發展到100萬畝。”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甘肅靜寧的“富士”蘋果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陝西關中地區的低效蘋果園

“你覺得沒問題嗎?”我問得有點小心翼翼。

“沒問題。”韓明玉語氣非常肯定。

“蘋果跟別的水果不一樣,蘋果只有在優生區才會脆。所以我為什麼贊成在高海拔地區繼續發展,而低海拔地區要不斷縮減。你看陝西關中地區從8月開始下雨到現在,很少見太陽,而新疆阿克蘇地區從早上8點曬到晚上9點,幾乎沒有一個陰天。阿克蘇1張葉片的光合產物,比關中地區5張葉片還多,品質沒法比。”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新疆阿克蘇的“富士”蘋果

“所以,我說的中國蘋果處於又一次調整時期,不是調整總量,而是調整區域,總量要保持穩定。”

“第二個是品種結構調整。現在‘富士’產量佔總產量的69%-72%,這個佔比太高了,將來晚熟品種只要佔到60%就可以了。可以適當發展‘華碩’、‘蜜脆’、‘早生富士’等早中熟品種;晚熟品種也要多元化。”

“第三個是栽培制度調整。傳統種植模式的大樹只有45%-50%的光合產物用到果實中,現在新的模式70%-75%的光合產物會用到果實中。換句話說,過去在生產果實的同時,還生產了一大堆木材;現在不生產木材了,除了葉片就是果實。”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傳統的喬化稀植大樹冠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現代的矮化密植小樹冠

“第四個是一二三產業的結構調整。現在基本是鮮銷,加工量很少。2011年之前,國內生產的濃縮果汁每年在60-70萬噸。一噸果汁需要7噸鮮果,70萬噸果汁需要500萬噸鮮果。但最近這幾年由於國際市場的疲軟,濃縮果汁的產量下降得很厲害,只有40萬噸。所以,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也是重要一項任務。”

03

“您怎麼看待像海升公司這樣大規模地發展基地?”

“這是一個好現象。”韓明玉肯定了海升模式。

“中國蘋果產業現在處於兩個時期,一個是調整時期,另一個是轉型時期。中國蘋果園平均單產是1.2噸/畝,而發達國家是3-5噸/畝;歐洲一畝地只要5個勞動力,而我們要30-50個。我們傳統的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效率太低。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大型企業來帶動產業發展,提高生產效率。”

“像海升、華聖的蘋果園一年施肥灌水15-25次,但肥料的用量反而少,肥料利用率很高。過去我們的理念是根深葉茂,現在是植物需要什麼營養,我們就提供什麼營養。像這種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都需要企業來引領。”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海升基地的矮砧密植栽培模式

“那你覺得果農怎麼辦,幾畝地的果農該怎麼辦?”我強調了國內經營主體小而散的現狀。

“果農也要借鑑新的栽培模式,小面積的果農可以不用機械,但也要向新的技術、新的理念靠攏,大幅度提高經濟系數。”

“前幾天我在銅川海升基地看到一個現象,蘋果樹很好看,但由於不套袋,果實商品率和優質果率反倒不如普通果農。”

“這需要一個過程。產業調整期有一個品種結構調整的任務,現在栽的‘富士’必須套袋才能著色,果面才能乾淨,不套袋不行。下一步我們就調整為容易著色的品種。”

“不套袋的果實含糖量更高了。”韓明玉強調了不套袋可以提高內在品質。

“但不套袋的果實病蟲害相對多,果面斑點多。”我不依不饒。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正在去袋的陝西果農

“將來不套袋肯定是方向!發明該項技術的日本,現在的套袋應用率已經從原來的95%降到40%。”

“這是大勢所趨?”

“對,不套袋是大勢所趨!而且套袋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是需要適宜的品種,二是需要市場的引導。在新疆、雲南、貴州等地還是套袋果實價格低。海升公司在雲貴交界處生產的‘嘎啦’蘋果能賣到8-10元/斤,果皮色澤是黑紅色的,國際市場最需要這樣的高檔水果。”

04

“您怎麼樣看待蘋果的有機栽培?”

“這個……”韓明玉又遲疑了一下,食品安全是一個敏感話題,專家們在回答時都顯得小心翼翼:“實際上國外有機栽培的面積很有限。我曾在澳大利亞看到過有機栽培的果園,很荒涼,不施肥,不噴藥,樹上病斑很多,葉片黃,果子小……”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陝西禮泉果農協會會長相宇波和他的準有機蘋果園

“雖說‘有機’是方向,但是面積不會太大,我覺得‘綠色’就行。現在國家把劇毒、高毒農藥都控制了,已經能保證‘無公害’了。”

“我前幾天看到果農在去袋後會噴一次殺菌劑,這對採收時的果實農藥殘留會有影響嗎?”

“一般來說,去袋後不應該噴。”

“現在普遍在噴,果農說不噴會長紅點(炭疽病)。”我強調了一下我的所見所聞。

“現在殺菌劑的安全間隔期一般是5-7天,過了7天農殘就沒有了。但是我們提倡果實採收前一個月內不噴藥。”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陝西旬邑果農李雙明用益恩木菌替代部分農藥化肥生產的蘋果

“你到歐洲去看,他們不套袋的果園,每年噴藥20-30次;我們一套袋,蟲害就基本不防了,每年噴藥5-7次。歐洲噴得次數比我們多得多。”韓明玉說。

05

“您怎麼評價進口蘋果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沒影響,或者說影響很小。”韓明玉回答得非常乾脆。

“去年波蘭蘋果進口鬧得沸沸揚揚,據說到岸價都低於國內成本價。”

“炒作!那個價格量很少,對中國沒什麼影響。去年中國的蘋果出口量達到歷史新高,出口量150噸,只佔總產量的2%,而發達國家出口貿易量的佔比都在10%以上,所以我們要有走出去戰略。”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第九屆iFresh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上的美國蘋果

“那中國出口蘋果的瓶頸在哪裡?”

“華聖公司過去的出口量很大,出口歐洲、美國,2008年以後就不出口了,因為國內價格太高了,他們在國內直銷超市可以賣到15-18元/斤,而出口到國外也就4-5元/斤。雖然這幾年華聖公司又恢復向國外出口,但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力。”

06

“現在我們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轉型升級,一個是持續增效,解決蘋果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在韓明玉的率領下,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這些年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實現了栽培制度和苗木繁育體系的兩大變革:

從過去的稀植大樹冠,變成現在的密植小樹冠;從過去的大水漫灌,變成現在的水肥一體化;從過去的砧木實生苗,變成現在的壓條或者組培繁殖;從過去的單幹苗,變成現在的分枝大苗;從過去的帶病毒苗,變成現在的無病毒苗……

韓明玉: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實現中國蘋果產業轉型升級

海升千陽基地的M9-T337矮化砧

韓明玉說:“蘋果產業符合我國產業政策,無論對農民增收還是對生態環境都是一個很好的產業,所以我覺得蘋果產業還是一個朝陽產業,我想用五年時間完成調整期,用十到二十年時間完成轉型升級,中國蘋果產業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

令人遺憾和痛心的是,韓明玉壯志未酬,沒能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謹以此文緬懷離我們而去的原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韓明玉教授。

清揚,浙江籍,農業創作人,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2月入駐《今日頭條》。聯繫微信:wlswt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