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納木措

去年三月,我已做好準備,飛往拉薩。

我自認也是個偶爾矯情的文青(雖然這個詞現在聽著像罵人),不免受到些前兩年流行的“詩與遠方”的荼毒,一心只想去西藏。剛好有個機會,由公司派遣至西藏,常駐。

先說結果

在西藏工作三個月,然後從上家公司離職,7月到北京,換了一個行業。

再說說這3個月遇到的人和事:

1、關於遠方

每個來西藏駐足的人,在大街上偶遇、交談,總得說一句“人一生一定要來一次西藏”,像是組織接頭的暗號,瞬間讓兩個毫不相干的人產生聯繫,即使在此之前,一個是在系統內苦苦掙扎的科員,一個是在職場如魚得水的美女。

爬上3800米的高原之後,他們之間的沒有了階級的差異。

他們有可能在哪裡偶遇?布達拉宮的廣場、大昭寺的天台,八廓街的青旅,或者是哲蚌寺扎基寺的某座叫不上名的佛像前?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布達拉宮

我不是在講一個歷經千帆的美女和一個老實人發生豔遇的故事,我只是想講旅行的人會去哪兒——如果出了拉薩城,還可能在羊卓雍錯、納木措、林芝遇到,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還可以一路向北,一直到珠峰大本營。

西藏全境120.223萬平方公里,越佔我大中國國土的1/8,可你妄圖發生豔遇,也就這幾個地方。

再說得具體點兒,在拉薩,你們所說的遠方,不過是被藏族同胞和青旅老闆們圈起來的方寸之地,你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見到的西藏,或者說,是你想象的拉薩

年輕點的藏族人其實平常也不穿藏袍。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黃房子就是瑪吉阿米

當然,全國景點都有這個特點,倒不必介懷。

2、關於詩、民謠

拉薩是文藝聖地,不止是什麼時候炒作起來的

是上世紀80年代以海子為首的詩人,在藏地寫下《九月》、《四姐妹》、《西藏》,還是以大冰、趙雷一大批酒吧老闆和民謠歌手遠赴西藏,在大冰的小屋彈唱那首《阿刁》?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不知道十年前,拉薩的商業氣息尚未如此濃重時候,那些酒吧或者是街頭唱歌的人,是否會唱鄭鈞的《回到拉薩》,現在這個地兒倒全是宋冬野、馬頔和趙雷。

這些歌手總操著一把煙嗓兒,眼神滄桑,一個個飽受苦難,歌裡面全是酒和流浪,他們唱給旅行的人聽。

所以現在的概念就是,唱民謠的沒去過西藏、沒到處流浪,沒苦逼的一無所有,就不叫民謠。

當然,這個歌手都是跑到西藏賺錢的,並且真的賺到了錢。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再上一張趙雷

插一句,說起唱歌,藏族同胞也喜歡唱歌,不過他們的不是煙嗓兒,而是清澈嘹亮的聲音,唱藏歌,也唱內地的流行歌曲,就是不怎麼唱民謠。

當然,還有畫家、旅行家、佛學家等等...都聚集在拉薩,從這個角度講,拉薩也能稱得上藝術之城。

3、關於咖啡店

在拉薩,認識了一位咖啡店的老闆,現在有一隻貓。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外景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內景

第二張就是咖啡店的老闆,姓王,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但笑容溫暖。幾年前在北京工作,也見識過首都的燈紅酒綠。

咖啡店位於八廓街,取名根敦群培。

我認識她時,她還沒有貓,並且為咖啡店的生意著急著,像任何一店的老闆。


如果只是旅遊進一次她的店,你會覺得她符合你對孤身一人來西藏開咖啡店的姑娘的一切想象,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閒時坐在窗邊聽聽歌,逗逗貓,客人來時招呼一二。時常辦個畫展沙龍,又能邂逅各類藝術大家。

不好意思,那是表象。

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要從咖啡店走到她的房子,10點過,內地才是夜晚的開始,拉薩街頭已經空無一人;她要獨自一人負責咖啡店的經營,焦慮不安。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畫展上的一幅

事實上,你以為的拉薩的日落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是表象。這裡有大把努力工作的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很多人一樣要一早擠上從堆龍(拉薩的一個縣)到城區的公交,再在傍晚之前回來。那些所謂的民謠歌手、咖啡店老闆,一樣為了生活。

在拉薩旅行的人,羨慕拉薩的閒適;

在拉薩生活的人,卻是為了生活;

今年3月,從老家回到北京。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故宮鎮樓

年前,我經歷了所有在北京拼搏的異鄉人都會經歷的事——春運。有句話說的挺好,北上廣放不下肉體,三四線容不下靈魂,春運就是靈魂和肉體之間的搖擺。

如果說西藏是遠方,北京一定是真實的現在

1、關於真實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西藏是漫漫路途中的一處驛站,你駐足,西藏湛藍的天空洗一洗眼睛,你說:美,隨即又繼續往前走。

而北京,或者說北京代表的生活方式,才是這個世界的主旋律。

你一定討厭過,在公司一個又一個的隔間,日以繼夜的敲擊著電腦,然後擠上地鐵或公交,準備和客戶唇槍舌戰。

你能感受到,每個月交完房租之後的苦澀;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上,孤獨才是常態,從現在,往後很長一段時間,你都得一個人面對所有。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北京街頭·黃昏

你可以在這裡尋找你年少時夢想過的工作,科學家、程序員、詩人.....

也會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享受幾萬人甚至幾千萬人在使用你設計的產品。

你清楚地知道,你成為了世界的一部分

2、關於詩、民謠

北京也是一座浸在歌裡的城市。

從汪老夫子的《北京北京》,到好妹妹的《一個人的北京》霓虹燈、發動機、許多來來去去的人,相聚又別離。,這座城市的歌裡是另一種孤獨,或者,還要加上一絲辛酸。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北京的歌有很多,我喜歡的趙雷和宋冬野也都在這個城市,趙雷漂泊良久後回到了四合院,宋冬野也在衚衕口開了間酒吧。

坐14號線往西走,總能走到安河橋北,沿著南鑼鼓巷繼續轉,總能轉到後海的酒吧。

關於詩,我想新中國最好的詩都和這座城市有關。

海子、戈麥、駱一禾

西川、北島、食指

死去的詩人、活著的詩人,都與這座城市有關。

因為我站在道路的盡頭發現

你是唯一可以走近的人;

我為你的羊群祝福:把它們趕下大海

我們相識在這一帶荒涼的海岸。

——西川《把羊群趕下大海》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西川

3、關於出租屋

在北京,與我關係最為緊密的建築物,應該就是出租屋。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網圖,不是我的房間

出租屋是我夜裡和週末的情人

早上出門趕地鐵,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只有週末才能陪它一整天。

通常來講,如果運氣好,與出租屋有半年或以上的緣分,你勉強可以把出租屋叫做家。

去年冬天,我的“家”躲過了北京的大拆遷,這使我不必在零下15度的冷空氣中尋找新的住所,除節省一筆錢,我也能繼續鼓起勇氣繼續在北京工作。

去年冬天,有的人回了家就再也沒回來,有的和我一樣,擠上火車,回到北京的“家”,繼續工作。

張五毛先生說: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生活。

我知道,這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之餘,一邊鄙夷著穿棉麻長裙到西藏洗滌心靈的文青,一邊規劃者國慶的出遊計劃,一路向西。

西藏和北京,互相鄙夷且互相慕羨

北京夜景

西藏和北京,都是月亮,也是六便士

最後,一首去年的習作奉上:

我和春天一起遲到 ll吉匆匆


從泥土中出生

會合上個年頭枯萎的葉子

我必須和僅存的三分之一的春天一樣

著裝單薄

另一隻燦爛如月的蝴蝶

才能義無反顧地穿透肋骨

撩撥危險的河床

不該是久違的雄鷹,也別是待嫁的紫藤蘿

我姍姍來遲,被織麻的少女

繪在同樣孱弱的衣襟

約定好

和春天一同消散

——如果是古老的巫師

焚燒,化為灰燼

或者愈加粗魯

割刈憤怒的王冠

等到某個赤腳孩子

從我的灰燼中採擷出火焰

那就是我,那還是我,那才是我

或者說

這就是我遲到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