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深入極旱之地 探索未來在火星尋找生命遺蹟

雖然當前的火星地表很是乾燥,但人們還是在努力尋找它曾經支撐過生命的線索。為了找到答案,美國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支研究團隊,專門到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作為地球上知名的乾旱地區之一,這裡開展的研究有助於確定“什麼樣的環境會限制微生物的生存”,並在未來搜尋火星生命時派上用場。

NASA深入极旱之地 探索未来在火星寻找生命遗迹

阿塔卡馬沙漠非常乾燥,即便在正常的條件下,微生物也難以在這裡生存(圖自:NASA)

基於當前最被認可的理論,水是生命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當前地球上所知的聲明,都依賴於水來支撐最基本的生物功能。換言之,沒有水、就沒有了生命。

有鑑於此,天體生物學家們考慮在星際探索出發前,通過其它因素來確定一個地方是否適合生命。

即便那裡擁有完美適宜的溫度區間、類似地球的大氣層、較低的輻射、以及生命所需的其它元素,但只要沒有水,前面都是枉然。

位於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瑪沙漠,就是地球上現實存在的一個因為缺水而導致的生命荒漠。

幽默點說,阿塔卡馬沙漠的降雨和火星差不多,都是以十億分鐘為單位的。部分地區極其乾燥,以至於細菌都難以生存。

通常情況下,細菌會吞噬掉那些從天而降的硝酸鹽,但當地並未顯現這一跡象。

此外在地中海氣候下,擁有千萬年歷史的沙漠竟然分外涼爽,但這隻意味著可用於生長和繁殖的能量更少。

NASA深入极旱之地 探索未来在火星寻找生命遗迹

研究人員在智利境內的這座沙漠地表(離地幾釐米處)採集樣本(via:Ames 研究中心)

問題在於,支撐生命存續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到了什麼程度,才能被認為過於乾燥?

據 NASA 所述,阿塔卡瑪是一個非常好的發現地點,長達 1000 公里(英里)的地帶,其乾燥程度並不均勻 —— 北部地區極乾燥、南部地區較乾燥。

該機構的想法是,通過觀察極端環境的變化,找出水位降至生命最低值的那條線。

這裡的要點是確定確定一組微生物是‘活的’,還是能夠‘活下去’。即這些生物在進食、生長、繁殖,而不是在維持基本生物功能的這條線上苟延殘喘。

如果是前者,微生物可以代代相傳。如果是後者,微生物可能在這一代消失,甚至在極端條件下形成孢子(以幾乎休眠的形態而存在的細菌)。

要看待這種差異,就得尋找它們的壓力跡象。比如‘歲月靜好’的細菌們,就不會顯現任何壓力跡象。

但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會受到很大的壓力。此時可以觀察細胞結構的變化,比如形成於細胞膜外的脂質分子會讓它變得更僵硬。

換言之,如果某地很乾燥,但細菌沒有顯現這種壓力,那微生物自然可以較好地存續。

NASA深入极旱之地 探索未来在火星寻找生命遗迹

阿塔卡馬沙漠(從南到北)的年降水量變化圖(via: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

研究團隊關注的另一件事,就是蛋白質的外消旋化。這是以後者能夠用於考古學和其它領域的標準測年技術,用於研究生物體死後的氨基酸是如何變化的。

蛋白質和構成細胞的氨基酸,屬於複雜的不對稱分子。與手套和鞋子一樣,它們也分左旋和右旋版本。

在所有陸地生命中,這些分子都是左撇子。但在生物體死亡後,隨便氨基酸的改變,它們就變成右撇子了。

這種情況會以可預測的速度發生,比如左旋何時向右旋發展,以及左右如何達到 50:50 的比例。

研究團隊發現,在最乾旱的地區,這一比例表明生物已經至少死亡 1 萬年,生命的殘餘極為罕見。

對火星來說,這項發現並不是很令人鼓舞。因為阿塔卡瑪最高早的區域幾乎完全沒有生命,且很少有可能被風吹進口。

但與火星相比,這裡已經算是天堂了。NASA 表示,即便拿出阿塔卡瑪最乾燥的地面,也不及火星地表的 1/1000 。

這意味著在火星地表找到生命的機會無限趨近於零,但仍有可能找到曾經存在於古代火星溼潤時期的生命殘餘。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期刊上。原標題為:

《火星土壤如此乾燥,生命是否難以維繫?》(

Is Mars' Soil Too Dry to Sustain Life?)

[編譯自:New Atlas, 來源:NASA]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