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文 | 詹紫燁

出品 | 蓋飯特寫工作室

1980年的某天,吳孟達接到銀行電話,甜美的粵語女聲語氣冷漠:「先生,您已破產」。

就在銀行宣佈破產的前兩天,吳孟達找過好友周潤發,「能幫我嗎,想借一點錢。」這筆錢對當時紅遍大江南北的發仔來說不過小數目,但周潤發搖搖頭,當場拒絕。吳孟達氣到不行,覺得發仔「不夠意思」。

那一年,吳孟達二十八歲,欠債30萬港幣,被無線電視臺雪藏,雙重打擊令他心灰意冷,打算回老家尋死,一了百了,結果因為沒錢打車從三更一直磨到天亮。

其實他只是怕痛,不敢死。

天亮後,吳孟達去九龍找高利貸,一個人約七個不同社團的「貴利仔」(粵語中稱放高利貸者),在窩打老道的一間酒樓裡,貴利仔癱在椅子上睥睨他。吳孟達深吸一口氣,跟面前的七位大佬說:

我沒錢,反正大家求財,能讓我慢慢還嗎?

錢借不到,死又不敢死,只能咬牙從頭再來。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吳孟達新電影《新烏龍院》宣佈進軍國慶檔,於2018年10月1日上映)

1952年,吳孟達出生在廈門一個農村家庭,上有姐姐,大他兩歲。

上世紀七十年代,坊間流傳一句民謠:「過了千八日,安樂永無憂。」千八日就是香港的「香」字,所以被解讀成「只要過了香港,就生活無憂」。據說是劉伯溫預測後五百年世事所留。那時香港偷渡潮一波接著一波,以「大饑荒」後的1962年為一高峰。偷渡潮最盛之時,有三、四萬人麋集在深港邊界準備入境。

最常見的方式是泅渡,即從海上游過去,深圳灣的海水得泡一晚才能游到香港,對體力要求極高,期間要躲避水警抓捕。但只要挺過去,一切就好辦了。

那時候上海的公園有人擺檔,去香港要多少錢,人到了香港再給錢,坐大輪船到香港要450元,偷渡到香港要150元。我就用150元的方法來了。被塞進運菜的船。到了九龍哪一個碼頭上岸我都不記得,一上岸,當時香港的政策是來了香港就可以拿身份證。

——作家倪匡

事實上,在香港各個領域都不難發現逃港者的身影:武俠科幻小說家倪匡、樂壇教父羅文、影帝夏雨。為不同原因逃港而來的無名小卒們匯聚香港,淬鍊成金,如今已成為香港社會中堅。

偷渡之外還有經濟移民,香港經濟貿易持續發展,吸引大陸移民亦數不在少。吳孟達7歲那年,也是在這波浪潮中隨家人從廈門搬到香港仔。隨後兩個弟弟出生,一家七口人,全部擠在香港仔漁市場一個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板間。每天清晨,父親去南北行打工,一個月下來幾百塊薪水,光租房子就用去九十塊。

生活拮据歸拮据,吳孟達也不忘苦中作樂。他母親愛打麻將,上桌必贏,次次贏個幾塊,不多。在吳孟達眼中,母親像是職業打牌選手,上桌便沒空燒菜,他得替母親做飯。牌胡了,母親拿出一塊錢,讓吳孟達去菜場挑揀,他只花九毛,餘下一毛自己揣褲兜裡,「貪汙嘛」,夠週末看場電影了。吳孟達就是從那時候喜歡上電影的。

他打小不愛念書,課堂上抓耳撓腮,老師說他不開竅。他喜歡戲曲話劇,幼時聽到閩南小調、花鼓唱腔、粵劇、港臺歌曲就手舞足蹈,能跟著唱。再往後聽得更多,唱吟道白字字有眼,韻腔合律闆闆著調,戲癮發作時,還會給家人來上一段兒,表演天賦初露端倪。

吳孟達決定長大當個演員。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吳孟達出演《楚留香傳奇》男二號「胡鐵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邵氏電影公司一枝獨秀,無線藝員培訓班自成立後便吸引一批青年。吳孟達二十歲,心癢癢,準備參加考試,後來他坦言做出這樣的選擇僅因為「有點貪慕虛榮,覺得明星都很有錢」。

白天吳孟達幫父親做生意,晚上偷摸去上課,一不留神就被父親抓包。他父親覺得戲子這個職業「下九流」,拍著桌子反對他入行,用吳孟達的話說「父子之間有明顯的代溝」。但誰不是年輕氣盛?他自信到底,認為全香港最英俊的人就是自己,不當演員可惜。1971年,吳孟達成功考入第三期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考試時他演了一個流氓。

·「當時我覺得自己很帥,抱著變紅的心態去的。」

·「誰說你很帥?」

·「媽媽說我很帥啦,考進去以後我覺得所有同學都不如我帥,周潤發也不如我帥。」

同期生有周潤髮、杜琪峰,以及從廣州「游泳」到香港的盧海鵬。周潤發吊兒郎當,穿個背心,踩著一雙拖鞋走來走去,個子高高的,大眼睛濃眉毛,是個標準的小生材料,但非要去學痞子模樣。吳孟達就不同了,他一直愛扮小生,排演小品時也總爭男一號。盧海鵬年紀最大,是班長,經常管著吳孟達:「你這個樣子還是演喜劇吧,哪裡是小生的料。」。

當時吳孟達和周潤發是好朋友。發仔家住西環,下課後已沒夜船回家,吳孟達便領他回自己在窩打老道的“家”,一間破屋子,裡面一張床,周潤發和吳孟達在這張床上睡過一段時間,有時發仔內褲穿完沒有了,吳孟達便把自己的內褲讓給他。

畢業時,吳孟達交出班級第五名的成績單,往後的人生中他常把這份成績掛在嘴邊。畢業後,吳孟達簽約無線電視臺,成為一名臨時演員,待遇很低,道具師喊他,他就去扛道具;燈光師需要,他就給燈光師遞擰溼的毛巾;採買盒飯的後勤工作也歸他管。他勤勤懇懇做這些不過“猛衫尾”。(猛著人家衣服後襬,連被正眼一望的機會也沒有,跟在屁股後頭比車子旁邊吃力些,受人提攜施捨的程度高些,但不需才能、立場、原則,反正有奶便是娘。——李碧華)運氣好的話,可以在劇組混到個小角色,露一次臉。

初上道的吳孟達跑了三年「龍套」,周圍「長相談不上英俊瀟灑,演技談不上嫻熟自如」的評價並沒有打敗他。隨後在《楚留香傳奇》出演男二號「胡鐵花」,一角紅遍港臺。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常出現這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年輕時都說喜歡演戲,其實喜歡的是明星的光環,媒體關注很多,到哪裡都有粉絲團什麼的。所有人都哄著你,就容易迷失。你一定要注意有四個字特別害人:貪慕虛榮。」

1979年,吳孟達突然火了,名氣有了,自然就有接不完的活兒,拍電影、接廣告,從臺北到臺南跑行程,一年下來,囊中不再羞澀。但「那個時候太輕佻,不懂事」,好不容易擠進演藝圈上層,酒池肉林都在這裡,避不開誘惑就會醉生夢死。

吳孟達的私生活越來越糜爛,每逢酒局,一定喊上幾位美女,左擁右抱。過去他通宵演戲,現在徹夜賭博,這是他「貪慕虛榮的開始」。錢在不知不覺變少,等他發現入不敷出,便開始借高利貸。

人在臺灣,公司三申五令催他回港,他沒玩夠,偏不回。電視臺安排錄製《歡樂今宵》的工作也逃班不幹。

1980年的某天,吳孟達接到銀行電話,甜美的粵語女聲語氣冷漠:「先生,您已破產」。欠債30萬港幣,無限電視臺雪藏他,雙重打擊使吳孟達心灰意冷。

少年吳孟達是金庸迷,金庸在香港很火,為了避開父親的阻攔,他甚至躲到廁所裡去看金庸的書。看到得意時,再美美地抽上一支菸。為不被父親發現,抽菸時菸灰要彈到馬桶,有一次竟燙到了自己的屁股。

沒料成年後,因得意、貪圖快樂,吳孟達又一次「燙到自己的屁股」。

雪藏四年,電視臺只為他安排小角色,其中就有《射鵰英雄傳》的彭長老,導演杜琪峰是他老同學,吳孟達破產時,杜琪峰形容他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後來滿頭白髮的吳孟達接受採訪,咀嚼了幾十年杜琪峰的話,把它看成「激將法」。回憶破產經歷,當時想不明白,恨得要命,老了以後才懂周圍人好意。吳孟達表示很感激「當初周潤發不借我錢,不然不會有今天的我」。

1981年,正還債的吳孟達接到自己生平第一部電影《執法者》,戲裡他用豐富的肢體語言飾演一位小人物,業內誇他演技脫胎換骨。推薦他出演的人正是周潤發。

工作還債之餘,吳孟達喜歡窩在家中看書,床頭放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鑽研老前輩的表演,以便從中「偷」東西。吳孟達喜歡演員關山海,前去拜訪,兩人相談甚歡,臨走前關老師借給他鄭君裡的《角色的誕生》,這是一本藍白底色書,繁體字,倒著翻、從右向左豎著讀。這本書吳孟達每隔幾年都會重讀一遍。

他撿回看書的樂趣,開始真正鑽研表演,四年雪藏是吳孟達「後半生的轉折」。幾年後,在《英雄本色2》的片場,周潤發和吳孟達再次碰面,兩人相視一笑,吳孟達從周潤發的眼神裡看到了尊重。

「發仔也覺得我很爭氣!」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吳孟達與周星馳初識)

1988年,吳孟達三十六歲,還清債務,一身輕快。接了部戲叫《蓋世豪俠》,周星馳演他徒弟。吳孟達看見面前站著的,是一位碎髮的男孩,小他十歲,乖巧而羞澀。搭戲時,他發現自己的梗周星馳都能接上,動作對白也很默契,他是遇上知音了。

他們稱彼此為「達哥」「星仔」。星仔會開車,達哥不會,兩人住得近,中間只隔一條街,吳孟達蹭周星馳的車上下班,一路沒間斷「動嘴皮子」。他們討論戲,也說些不相干的,車開到家門口,意猶未盡,乾脆找咖啡廳繼續聊。

「一開始都是聊泡妞,後來東南西北什麼都亂聊。」

有次吳孟達在劇組,聽到周星馳同他媽媽講電話,大吼:「有沒有搞錯啊?叫你磨磨蹭蹭的……」電話掛斷,吳孟達一聲不吭帶他到露臺,點了一支菸,慢慢說:「你不要這樣和媽媽講話。」周星馳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吳孟達一直照顧他,他是他「半個老師,半個爸爸」,坊間傳聞星仔脾氣不好,但他從未罵過吳孟達。

1990年,吳孟達憑《賭聖》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首映當天,吳孟達很緊張,他約星仔去電影院研究觀眾反應,他們買好票,躡手躡腳進去。午夜場觀眾滿座,電影放到一半,觀眾笑倒一片,坐在後排的兩位演員這才安心,捂著嘴偷笑。

《賭聖》一來,吳孟達的事業運直線上揚,第二年憑《天若有情》拿到人生中第一塊香餑餑——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往後十年,吳孟達多次參演周星馳的電影,屢破紀錄。據統計,在周星馳近五十部電影的演員表中,吳孟達這個名字出現了二十次。

周星馳決定拍《功夫》時,日子已跳到2004年。他給吳孟達留了一個角色,名叫「阿達」。因為非典的緣故,吳孟達同期安排了其他工作,便推掉周星馳的邀約。也就有了後來「周星馳吳孟達反目」的傳聞。五年後《南方都市報》採訪吳孟達,提及這段「放鴿子的故事」,他微微一笑:

「事情其實很簡單啦,就像一個朋友約你喝茶,你等了他一個小時也沒有來,但是這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同時也約了我喝茶,因為等他而失約了另外那位朋友,大家都是朋友,心裡不開心就發發牢騷咯。」

「御用搭檔」不再合作令圍觀者惋惜。正因為搭檔太久,直至今天,吳孟達接受的訪談幾乎一半問題都和周星馳有關。他的事業、生活,不可避免的和周星馳這個名字並列。有記者問吳孟達:「你煩嗎?」

「不會」,他說。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並未痊癒,吳孟達曬出打麻將的照片,附文「只發圖我不說話氣勢說明一切,友誼賽一對三完勝」)

青年演員吳孟達曾經通宵飲酒,沒想到多年以後,他會在遙遠的石家莊倒下。

2014年4月,吳孟達在石家莊拍《神醫傳奇》,突然倒下,被連夜送往香港浸會醫院,因心臟衰竭進入加護病房急救,誤傳死訊兩次。

鬼門關走了兩回,一場病下來,消瘦不少,但精神還不錯 。吳孟達住在馬來西亞和香港休養,以往一天三包煙,現已全部戒掉,還找師父學八段錦和氣功,就算應酬也趕在十點之前睡覺。

但麻將還是要打的,這點隨他媽媽。

吳孟達媽媽每年回鄉下都跟朋友打麻將,都是八九十歲的牌友,打著打著從開兩臺到現在一臺都湊不齊人。年紀大了以後,朋友一個個離開,約個牌友是很難的。出院後,吳孟達沒怎麼休息就去酒樓,約了一桌麻將,從下午1點摸到晚上10點,連打24圈。他覺得「打牌治百病」,也覺得自己永遠二十八歲,還能給八十幾歲的媽媽撒嬌「媽咪,我有一點想吃春捲」,對著牌友們,他有如孩童:

「不要截胡我,我有心臟病!」

生、老、病、死,吳孟達連佔三個,即便如此,「搏命趕戲」依然成為他近幾年的寫照。同年10月,他憑《香港仔》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此次問鼎距離上次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已隔21年。首次和彭浩翔合作,他從第一天開工就覺得吃力,這次他演一個道士,彭導專門找了位打齋道士教他,步驟繁雜,專業術語又多,舞兩下已經氣來氣喘,搞到差點窒息。

同一時間,他的姐姐躺在臺灣律敦治醫院,盯著自己的化驗單發呆。家人打電話給吳孟達:「姐姐癌症。」接到消息的吳孟達很傷心,想到姐姐除了胖,什麼壞習慣也沒有,卻不夠好運。

「我有時候覺得她的福報都給了我。」

2016年9月,姐姐離世。沒多久就到過年,三兄弟照母親的意思,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席上話當年都是挑開心的說。吳孟達有過三次婚姻,育有4女1子,兒子古靈精怪,對演戲也有點天賦;小女兒二十歲,馬上要去澳洲留學。他自認不是大富之家,經歷大病後,現在更想顧惜親人,珍惜眼前。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吳孟達在《導火新聞線》中飾演「炸彈客」)

吳孟達曾接到碟商L9(盜版商品牌)的邀請,給費里尼電影《八部半》寫影評,據說甲方「不惜重金」。吳孟達和費里尼,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並置了。

《八部半》這樣晦澀難懂的藝術片,看第一遍很難知解其意,他為這份工作做足功課,最終寫出萬字影評,質量高得驚人。此碟一出,小眾影圈炸開了鍋,網友評論「達叔是為錢寫影評」或為解釋一種。

港產片落敗後,吳孟達到內陸謀發展。出演很多角色,始終是配角。據統計,吳孟達演過的劇時加起來有1000多個小時。鮮有人知的是,悲劇在他的履歷中要佔百分之七十,喜劇只佔百分之二十左右,且拍喜劇是最近十年的事。他心中演技最好的演員是「羅伯特·德尼羅」,最遺憾的是沒有演到《搭錯車》裡的啞巴爸爸。

吳孟達記得自己五十九歲時主演的一部電影,叫《大人物》,主角跟自己很像——跌入谷底,邂逅一幫追求大理想的小人物,最後振作起來。「勵志」不是吳孟達人生的濃縮詞,從眾星捧月到無人問津,怎樣當一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才是達叔的人生課題。

近幾年吳孟達除投資餐飲外,就只剩拍戲。他拍了一些爛片,也拍了一些好片。沒有經理人或助手,所有電話都自己接,所有朋友都自己見。生病那會兒,他在電話裡推了很多片約,推完蕭若元的《選戰》再推《一獄一世界》,直到《導火新聞線》終於不再推:

「因為劇本好,夠本土,我太久沒拍這些敏感話題。好過再拍商業片、喜劇。最吸引我的就是劇本。看完劇本自然有感覺,我設計的情緒,這個人物到最後的定位,已經像一頭野獸,到最後已經是哀號……」

2015年,病還沒完全好,他便飛奔《導火新聞線》片場。把自己想成「炸彈客」的角色,為女兒的案子和法制對抗。吳孟達瞞著醫生瞞著老婆,跑樓梯、動真格,電影上線後有評論說,這是繼《香港仔》之後吳孟達最好的作品。2017年4月9日,果不其然,他憑這部電影入圍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影片中,吳孟達飾演的阿伯正在為「一罪兩審」奔波,記者對阿伯說:「你只有去殺人、去放火,才會有人關注你,才會上頭條。」

吳孟達破產時向周潤發求助,卻慘遭拒絕!如今懷念與星爺的日子!

(《賭聖》劇照)

吳孟達不惦記「上頭條」,他惦記的,是和周星馳同吃一罐鮑魚的日子。

拍《賭聖》的時候,他倆常買鮑魚罐頭一起吃。一瓶罐頭要100多塊港幣,拉開鐵皮,香氣就傳出來了。但他們也不全是為香氣。那會兒他們剛入電影圈,對現場和工作人員都不熟,因而有點害羞。鮑魚不是解饞的工具,而是緩解壓力彼此打氣的秘方。

當時情景歷歷在目,那天,吳孟達剛拍完一個鏡頭,導演喊「卡」,星仔就跑過來找他,「達哥,來!」兩人躲起來,拿出罐頭撕開,面面相覷,掏出叉子,你吃一個,我吃一個。這樣斷斷續續吃了有一年。

吳孟達覺得那時候的日子是好日子,有拍不完的戲。這些年他錯失了很多演戲機會,同一個牌桌上也不能總截別人的胡,趁著還沒死,能演一部是一部。

麻將容易三缺一,與人走散,鬧不合,死的死,老的老,這牌就打不下去,今年六十六歲的吳孟達和自己近九十的老母親一樣,能湊到角兒就是快樂的。回憶和周星馳一起奮鬥的日子,他想通了,「不念舊情不是錯,誰說星仔開戲就一定要算上我?」末了再添一句,「只要我不死,他還沒退休,我們還是會合作。」

如今,他覺得自己跟對方有階級上的差距,不是一類人。在電影《賭聖》中,吳孟達裸體奔跑,被警察發現後便跑到一條小巷中用墨水把自己身上畫成一件衣服,而且還在胸前畫個領帶,以此成功騙過了警察。

「賭聖」和「雀神」都遙不可及。而他,只不過一介小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