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農村貧窮女孩707分考入北大,是否能說明「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是錯的?

半瓶茅臺


就目前國內教育成本普遍提高的現狀來說,寒門出貴子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我們總結了近年“寒門出貴子”的現實案列,如“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劉媛媛,中科院博士陳北宋、2017年河北省吳橋縣理科狀元龐眾望順利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招生測試,入讀清華大學等。總的來說,從貧困的物質環境中“逆襲”為高知階層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孩子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另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來自親人特別是父母的支持。

這幾年因為工作原因,我採訪拍攝過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其中也有幾個家裡極度貧困、父母連普通話都不會說,但是孩子依然考上大學。這些孩子的成功路上就有上述這兩個共同的特點。採訪中也有家長說過:“我供他讀書,是不希望孩子以後像我和他媽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力氣吃飯。”這是所有身處貧困卻支持孩子讀書的家長的共識。

拋開一些理想化、雞湯化的過度解讀,農村孩子願意上學首要的動機是不想幹農活,覺得幹農活實在太苦了。不幹農活就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外出打工,要麼讀書上學。對於急於改善生存現狀的貧困家庭而言,孩子能否讀到大學的關鍵因素是

父母的支持。我的一個採訪對象在讀到高中時家裡已經無力負擔高中的學費和日常開銷(貴州某縣高中一年的花費約八千元),孩子面臨輟學的危機。她的父親沒有當地普遍的重男輕女思想,告訴她:“男娃是兒女娃也是兒”、“錢的事爸操心,學習的事你自己操心”。最終父親貸款四萬元才讓女兒得以完成高中學業進而考上大學。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出·路》,導演用六年的時間追蹤,拍攝了三個孩子的成長。其中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的孩子馬百娟是千千萬萬中國貧困家庭孩子的縮影。在幼年時,她也曾懷揣“知識改變命運”的理想,無奈若干年後,由於父母的不支持、由於根深蒂固的貧困,單憑知識和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微乎其微。像馬百娟這樣貧困地區的女孩,即使早年有讀書的動力,由於生活特別貧困,加上至親的阻撓,早早嫁人、留在家裡幹農活或者是進城務工,成為大多數寒門子女的常態。

在這些中途讀不下去的孩子中,尤其是對貧困地區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把教育當成投資的父母而言:女孩上學並不是一個短期、看得見回報的投資。與其為幾十年後不確定的成功砸鍋賣鐵,不如早點掙錢養家。生活在貧困中的父母這麼想其實也沒有錯,就像《出·路》中馬百娟、徐佳他們奮鬥終生的目標不過是城市女孩袁晗寒的起點。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環境,雖然令人唏噓,但是真實存在。

從大概率上來說,寒門難出貴子是一個普遍現象,咎其原因是因為教育成本普遍上漲,父母當中很少有能夠不計較任何成本不顧一切讓孩子去讀書。對於貧困中的父母來說堅持下去比城市中的父母要更難一些。

寒門“寒”在物質極其貧乏而造成精神上的短視,真正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孩子自己的努力是基礎,父母對知識教育充滿執念。從不撤離、全力支持才能促成“寒門貴子”這一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99隨便語:一個出身農家的女孩,僥倖被北大錄取,卻被拿來當作宣傳,這本身難道不恰恰說明“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正確嗎?

不客氣地講,河北農家女孩王心儀,代表的就是“寒門再難出貴子”!

王心儀是優秀的,她的故事是勵志的。

她出身於河北普通農民家庭,初一時曾因衣服破舊,遭到同學的嘲笑,但她沒有變得頹廢,而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這裡糾正一點,今年河北高考文科狀元就是707分,是石家莊精英中學的學生,而王心儀在高考中的真實成績,應當是687分或688分,低於北大最低投檔分數線,但這個分數也很優秀,可以裸分考取復旦大學。

第一,最公平的考試,窮人家孩子上985名校越來越難。

這不是假的。

就以清華北大來講,據說每年在江蘇省招生200+,但你如果翻開招生計劃,就會吃驚地發現,留給普通學生以高考分爭奪的名額,僅有71人。

當然了,其他入學名額都有名堂,比如自主招生,領軍計劃,築夢計劃等等。

有人說,現在清華北大每年招收的學生中,憑藉裸分考取的,已經不足10%,其餘的都是“綜合素質高”“有特長”的學生。

咱們先別管是不是合理,但肯定的是,你一個寒門學子,敢去和富人家孩子,比“綜合素質”,比“有特長”嗎?

你比不了,假如讓你裸分考,你還有幾分希望,不以裸分,你的希望接近於零。

河北農家女孩王心儀,是個特例而已。

第二,高考不是唯一一條路,但寒門學子能走通別的路嗎?

恐怕更難。

高考當然不是唯一一條路,你考不上985名牌大學,也同樣還有別的路,有可能成為“貴子”,比如你去創業,當個大老闆;比如你出國去上國外的名校。

是不是覺得有點搞笑?

你一個寒門學子,家裡供養你上大學,都吃力,你還想去開公司當大老闆嗎?

出國讀名校,你以為你能出得起費用嗎?

就拿蘇州來說,越來越多家庭,由於國內高考難上名校,把自家孩子送出國讀大學,很多人家從初中送孩子讀雅思,讀託福,僅僅這一筆費用,就是幾十萬。

等孩子真的出國讀大學,又是至少一兩百萬的費用。

即便如此,這些出國讀書的孩子當中,真正能成為“貴子”的,也寥寥無幾。

如果你是寒門學子,你敢花幾百萬去賭嗎?

結束語:貧窮,不僅可以改變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更可以改變整個社會,寒門再難出貴子,是個既成事實,而且將會越來越明顯。


99隨便


何謂“貴子”?

字典裡的解釋是“日後當顯貴的子嗣”

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於自制力,一定是有強大精神力量的,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

威靈頓是世界軍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崙進行決戰的時候,曾經留下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當時他冒著炮火在前線觀察敵情,他的參謀多次勸他早點撤下去,因為前線太危險,可是威靈頓就是不動,參謀只好問他,您萬一陣亡了有什麼遺言?威靈頓頭也不回地說,“告訴他們,我的遺言就是像我一樣站在這裡。”


而大部分農村學生考上北大更多是應試教育的僥倖者,雖然不能泯滅他的智商,勤奮和努力,但是至少缺乏“貴”之精神培養的環境。

北大畢業的農村學生都去了哪裡?


與2016一樣,華為依舊是接收北大籤三方就業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企事業單位。2017年,該公司在北大簽下122名應屆畢業生。在所有簽訂三方協議就業的北大畢業生中,半數以上最後均選擇出京工作。北大創業人數相對少,為50人,其中碩士生依舊是創業主力軍,佔比70%。

考上北大可能會比一般農村人的經濟生活條件好,但很難稱其為“貴”?

北大畢業之後,大部分農村學生由於經濟原因,不得不工作,即使有鳳毛菱角出國繼續深造,待回國的時候,依然會選擇給別人打工,很少會自己創業。


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時代,很難說這群人符合貴子的概念,這些人也很難稱之為貴子。

誰願意為五斗米折腰,但是當看到年邁的父母依舊在農田裡辛苦的勞作,又有幾個農村學生敢硬氣地說“我不會為五斗米折腰!”

我是喜愛孩子的幸福媽媽,樂意分享和幸福相關的秘密,歡迎關注、留言、點贊及分享轉發。


幸福媽媽的秘密


誰說“寒門難出貴子”?一個又一個的事實,似乎打破了這個“規律”,破窯可以出好貨,窮窩也可以“飛出金鳳凰”。



01 近幾天,隨著錄取信息的陸續公佈,類似”寒門學子”金榜題名的喜事不斷。

1、浙江紹興的倪慶明、倪坤明兄弟分別考出678和691的好成績,分別被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學錄取。而其父母年總收入不到五萬元,一家租住在紹興市不到30平米的房間內。



2、河南鄧州的“瓷娃娃”患者梁朝君,高考641分,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令人驚奇的是,高中3年他4次因病骨折,休學9個月,還能考出如此好成績。其家庭五個人有三個有嚴重疾病,是精準扶貧戶。



3、此次,河北衡水貧寒家庭女生王心怡,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學錄取。

。。。

恭喜這些寒門學子,你們用優異的成績,證明了“”寒門也能出貴子“,讓那些武斷者啪啪打臉。

但是,但是冷靜下來說,儘管寒門也能出貴子,寒門學子能與富家子弟站上同一個平臺,的確有更多的不易。



02 貧寒人家的學子要“鯉魚躍龍門”,面臨著更多的困難。主要有幾個方面。

1、家庭條件的困難。這些學子的學習可謂是單打獨鬥,來自家長的輔導和幫助極少。富貴人家倘若哪一科差了,可以補習,請家教,但貧寒人家孩子很少能享受到這些。

2、貧寒人家孩子自幼面臨著不均衡的師資。農村孩子讀書要靠運氣。運氣好,遇到較好的學校,帶課的老師都不太差,都還負責,學習成績可能有一定保證。但倘若運氣不好,遇到一所差學校,遇到幾個不負責的業務能力差的老師,那這個學生就完了,再優秀也不可能有大作為。基礎差了可不是短時間能補起來的,學習習慣差了也不是短時間能改過來的。



3、寒門學子也更容易受到習慣差的同學的影響。越是貧窮地方,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越嚴重。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自幼被放養,行為粗野、不受管教、任性而為、違紀不斷,農村學校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要在一大片營養不良的苗子中脫穎而出,著實不易。

正因為,寒門學子面臨著更多的困難,他們能考取就更令人感動,更吸引眼球。



03 說點實話

即便如此,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就是應該認清現實——寒門出貴子,本身就是一種反常的現象,寒門子弟的絕大對數歸宿,都在富士康的流水線上交付自己的青春,或者在城市的工地上換一點搬磚的錢,而僅有非常非常少的人,能夠逆襲,有的在學生階段考入名校,有的在社會上發了大財,但是切記——這部分人並不能代表整體,都是如同中彩票一樣的小概率事件。



筆者預計,隨著國家城鎮化的發展,隨著城鄉教育的差距拉大,今後可能寒門學子跳龍門的現象會減少。你覺得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事件,關心學生成長,喜歡直言不諱,你若認同,歡迎關注評論!


文軒閣


707分考入北大,這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人就可以考這麼多分的。我就想問一句話:“為什麼要報道這麼多農村孩子考入名校?”原因不還只有一個,那就是這樣的人還是太少,就像有一個飛機失事了,很多媒體報道,因為這樣的事情少。

如果說把一個女孩考入北大來說明如今寒門已經能出貴子了,合理麼?如果這麼說的話,以前還有更多的例子,比如說劉強東,劉強東是一個徹徹底底農村娃子,但是他卻考進了中國人民大學,這還不是他最厲害的,他竟然白手起家,創建了京東互聯網,成為互聯網界的四位大佬之一。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娶了奶茶妹妹章澤天,真的可謂是走向人生巔峰。但是這就能說明現在農村的整體教育水平提升了嗎?不能,因為這還是人數關係,像劉強東這樣的人還是太少了。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你不得不承認他們有更好的教育資源,否則就不會有人爭著搶著要跑到城市來上學。有更好的環境,有更好的老師,這都會將農村的孩子遠遠地甩在後面。

農村的教育水平還是那種水品,如果在農村生活的人就會知道就現在來說,農村還有很多就在初中時就輟學的人,他們畢業後一般都會提前結婚,然後就在外地打工,這就是農村孩子的生活,如果要說寒門不難出貴子,太不科學了。

以上就是關於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希望大家能獲得新的看法和認識。更多大學諮詢,關注我喲。


少讀三國


其實對於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對錯。

很多時候,這些紛爭都是沒有必要的。不管它是對也好,錯也好。有些事情必然存在。

河北的18歲女生用的那句話,我其實覺得對她個人來說或許有很大的意義。她說的那句話也對其他人有些感悟。

貧窮是永遠無法消除的,只要有階級存在、只要有財產存在、只要有高低貴賤存在,平窮就必然存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擁有貧窮的人。

而在任何一個朝代,我都相信絕對會出現寒門出貴子這樣的事情。因為在很多個朝代都擁有,科考制度就像我們現在的高考一樣。雖然說在古代,寒門出的貴子有兩種,一種是文狀元,一種是武狀元。但是他和我們現在的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它們的性質其實都差不多。【說到這裡,我相信叫有人說怎麼可能沒有本質的區別。聽我道來】

只要是一個和平國家,擁有科考制度。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會有機會出現寒門出貴子的事情。因為有機會擺脫貧窮,所以有很多人願意去努力。而在我們現代意義就是為了擺脫貧窮,才努力的去學習,努力的去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更好的學習環境。它們的本質都是希望能夠有擁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甚至為他們的後代創造更好的環境。

其實要感謝擁有這麼好的一個制度。在中國,高考其實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寒門貴子。而在這些寒門貴子當中,的確有一部分人擺脫了過去,創造了更好的生活。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依舊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其實在這個社會當中,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想要得到更好的未來,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之所以說寒門難出貴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教育資源最好的教學環境,基本上都是在城市當中,都是掌握在中層階級和上層階級家庭當中。所以說寒門難出貴子,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好的條件。很難有那麼幾個人能夠考上更好的大學去創造更好的生活。因為教育資源跟不上,因為教學跟環境跟不上,怎麼可能大批量的出現所謂的寒門貴子。

一年能有幾個就已經不錯了,而絕大多數貧窮家的孩子。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沒有讀完的都有。很多都是直接放棄了學習而選擇去工作,因為現實的無奈。

我不會感謝貧窮,因為我知道貧窮給我帶來的是什麼東西;我不會感謝貧窮,因為我知道貧窮帶不來給我什麼東西。貧窮只是一種狀態,一種社會的現實存在,也是永遠無法消除的現狀。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貧窮是不可能消滅的。

貧窮是我的敵人,我選擇和他鬥爭,他能夠做我的對手,但絕不會讓他做的朋友。

貧窮唯一帶給我們的就是不斷的奮鬥,不斷的拼搏,去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想要擺脫貧窮,就需要自己更加的努力。貧窮帶給我很多不好的東西,我為何要去謝它?沒必要!當有一天貧窮在我眼前已經微不足道的時候。我會時常反思自己和貧窮鬥爭的每一個日夜。

不管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不管貧窮還是富有,能改變命運的只有我們自己。

【和貧窮鬥爭,我無怨無悔。】

【關注乘風思緒,關注更多問題的獨到見解】


乘風思緒


但是,儘管每年高考偶爾有農家子弟寒門逆襲,但依然不會改變“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實。

★現實的學習競爭環境。要想在高考中勝出,除了拼智力,還有許多重要的條件和因素,比如家境,比如父母的學識文化水平,比如學習資源的佔有,比如父母在人脈圈的社會資源。寒門子弟除了先天的智力和後天的勤奮,其餘的資源是嚴重匱乏的,這就是眾多的寒門子弟始終處於劣勢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支持程度。寒門學子家境大多貧寒,從小見識逼仄,除了學習,其他文化素養和文化技能基本沒有接觸過,從小也沒有機會參加各種文化補習班和興趣班。

而城市學子,從出生之日起,就緊跟了社會先進的家庭教育的潮流,胎教,琴棋書畫的興趣培養,各地遊歷的見聞,接觸和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見識廣博,能說會道。再加上父母的經濟實力和人脈,城市裡的孩子的前景不知道比寒門學子要寬了不知多少倍。


難以達到條件的加分政策。就拿北大、清華的加分政策來說,自主招生政策和和高校專項加分,包括領軍博雅計劃和自強逐夢計劃,有幾個寒門學子有這種條件和機會?這些政策,對農村孩子來說,無異於水中月鏡中花。寒門家庭,根本不能夠提供相應的教育支持,甚至連這些加分優惠政策,在高三之前連聽到沒有聽到過。所以他們拿什麼給城市裡的孩子們競爭?

★結語。當然,王心儀的逆襲,給了眾多寒門學子以希望。至少對農村孩子來說,高考是寒門學子唯一實現寒門逆襲的途徑。

堅強,自立,懷揣夢想,不懈努力,去走出一條與父輩不一樣的人生道路,路在自己腳下。

王心儀的成功,至少給所有農村孩子點亮了一盞希望明燈,雖然前路依然荊棘叢生。


江流天地之踏浪無痕


我先說個“文字遊戲”吧。“寒門再難出貴子!”我麼可以這麼讀:寒門,再難出貴子,也可以這麼讀:寒門再難,出貴子。

前者的意思時候寒門以後都很難再出現貴子,而後者則是雖然是寒門,那麼即使再難也會出貴子。

好吧,我還是說點正事兒吧。

題主要先弄清楚,“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本來意思並不是說“寒門不能出貴子!”,這句話,或者這說這個觀點的重點是一個“”字!

那麼到底難不難呢?

我相信多數人一定認為“難”!

說這個問題,必須要談談影響一個學生學習的幾個重要的因素:

1、家庭教育

關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些年來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同。受各種資源、信息的影響,城鎮的父母相對而言比那些農村、偏遠山區的父母對這各問題的無論是關注程度還是投入程度都會更高一些。

當然,我們必須要承認,所謂的家庭教育不僅僅包含父母的學識水平、教育資源的供給等等這些因素,還包含這“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而這“三觀”往往並不是完全受經濟條件影響的!

所以,即使沒文化、沒錢,也不能說他們沒正確的“三觀”,也不能說他們不能給孩子提供任何支持——事實上那些“寒門貴子”最起碼的一點就是在學習的態度上極其端正!而這點是最容易受到父母們的影響的。

2、教育資源

這個問題我覺得都不需要過多地討論了。這個都不需要費神去作對比,我們都會知道從軟件到硬件的差距之大!光是一個“普高率”就能看出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雖然很多城市的家庭能夠給孩子提供遠超於貧困、落後地區的孩子們的資源,但是由於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吃苦”往往並沒有給孩子們培養起來。

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得到很多家長在抱怨學業負擔重什麼的,但是你見過有衡水中學的家長、毛坦廠中學的家長們在網上抱怨他們的孩子學業負擔重嗎?

多數學校負擔再重的極限也就是這兩所學校的樣子了吧?——為什麼同是學生,同是家長,差距會這麼大呢?

3、擇優方式的變化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道(沒確認真偽):

“2018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獲得降分的總人數,達到了驚人的6100人,佔其計劃招生總數6700人的92%!”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裸分”考入我國最好大學的人越來越少!

而“寒門”最不怕的其實就是“裸分”!

劉強東曾向他的母校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了一千多萬,希望發放給貧困的學生,發到需要這些錢的學生手中,然而這筆錢卻很難發放出去。他說當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的時候,班級中70%是來自於農村的孩子,而如今,能夠上人民大學的學生,可能連30%都沒有了……

河北省今年高考夠厲害了吧!700分上不了清華北大。但是如果沒有“自主招生”等一些列擇優政策的話,那麼這些孩子還會被擋在清北的門外嗎?

只要你稍微瞭解下這些擇優的政策,你就會發現,這不僅僅是對一個孩子的天賦有要求,而且對他們家庭條件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能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支持,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成績。


綜上,“寒門,再難出貴子”是必然的趨勢,起碼短期內不可能改變。


學習不僅僅依靠“資源”

這裡就要跟“減負”唱反調了。

因為減負如果執行下去,那麼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那些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的孩子們!過程減負了,但是考核方式並沒有減,而且經過前面的分析我們更清楚,其實競爭更為激烈、慘烈————以前你還可以拼個裸分,而現在呢?難上難了!

你不讓教師補課,也就算了,你還想著不讓孩子們刻苦努力這就太過分了!

影響學習成績(或者說分數)因素很多,每個人都可以羅列出一堆來,什麼好習慣、好方法、什麼態度、目標……但是很多人都不提“勤奮”、“刻苦”!為啥?為啥現代人越來越怕提“勤奮”、“刻苦”了?



城市裡很多家長把減負、素質的教育拿出來說事兒,所以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主動退出了塔尖學校的爭奪,而農村的家長、孩子和老師們不信這個,他們只知道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那些真的堅持下來的孩子們他們還是會站在那些名校的門口!只不過很可惜,一方面是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資源的短缺,還有一方面是隨著生活條件也在變好的情況下很多農村的孩子也沾染了不少不良習氣!別以為只有城市裡的孩子會玩王者農藥、會吃雞,很多農村孩子一點不比你玩的差……


城市裡的“狀元”、“學霸”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我們往往看到記者是這麼寫的:興趣愛好廣泛而且樣樣玩的溜,學習有方法,注重聽課並不搞疲勞戰術,搞錯題集……總之就是你會發現原來“人家不用那麼刻苦啊!”,但是農村的呢?你見過有誰這麼寫過一個狀元的?!

你更相信那個是真實的?或者說更接近我們自己的?又或者說我們更可能做得到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河北農村貧窮女孩707分考入北大,這是值得祝賀的一件事,在這裡也希望這個女孩完成她的大學夢,成就自己偉大的人生,加油,大家都支持你。

下面就談一談這個問題:河北農村貧窮女孩707分考入北大,是否能說明“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是錯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並不能完全證明。意思就是個別的或是極少的數量並不足與來說明寒門再難出貴子。對於這個問題,也沒有完全否定,但也可以作為一部分證詞,當以後在發現更多的案例時,完全可以否定這句話。

個人看來,這句話還是有一些道理,尤其是城市的教育水平明顯高於農村的教育,一步差步步差,這不是每個人都能靠後天的努力追上來的,成功的總是會被大家記住,這是人性的弱點,共題君也沒有例外。除了個別的的幾個,更多的寒門學習倒在了通往貴子的道路上。

所以,教育要公平,每一個寒門學子都能上好高中的時候,我想這句話也就不具備說服力了,在這裡,也希望國家部門能創造一個人人都能上好學校的機會,這個機會同樣應該給與那些寒門學子,他們更懂得學習的珍貴,更容易考出一個好的大學。


共題君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在特定情況下自然而然有它不同的定律。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對於“貴子”的定義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如果是考上名牌大學就可以成為“貴子”,那中國貧窮人口當中考上的的確不少,因此“貴子”自然而然也不少,因為在從小清貧的環境下,相對於城市高產階級的孩子而言,她們更小的承擔了家庭的重擔,更懂得學習改變命運的意義。也正因如此,他們會更加刻苦,考上大學也絕非是什麼難事。

但如果從另外一方面來考量“貴子”,就是那些社會上的精英,社會與學校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界定環境。在學校為學霸,但進入社會是否還能適應得了,這真的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沒有見過大世面的農村孩子。她是否有能力在沒有父母支持的情況下,在大城市通過自己的努力立足,這依然是一個問題,中國教育從來不缺乏這樣的人,農村孩子懷著父母的期望考上重點大學,進入一線城市學習,似乎畢業就可以在大城市定居,無疑給了父母對孩子更大的信心,但作為孩子個人而言,在大城市打拼實屬不易,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輕鬆,很多人畢業幾年可以混過去,但終究也要回到家鄉三四線城市,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大學剛畢業,社會經驗不足,沒有任何的依靠,靠一份簡單工作來維持更簡單的生活,但長此以往,高物價高房租早晚會將這個農村學子的夢想擊垮,最終也只能選擇離開。如果從這一方面來定義“貴子”,我想,在如今階層分化較為嚴重的大城市,真正的寒門貴子就屈指可數了。

每當提到“寒門再難出貴子”,我們不覺會想到“知識改變命運”,似乎無論階級如何,唯有知識才是通向成功的大門。因此,好多父母寧願放棄自己的美好生活,省吃儉用都要供孩子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在農村父母眼裡,更是如此。這種觀念在農村更為根深蒂固。但考上大學並不代表一切,在社會上發展,需要的是人脈,是資源,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但在當下社會,而對於一個農村來的孩子,其處事方式與價值取向,與城市孩子確實相差甚遠,與結交人脈相比,農村孩子更注重於提升自己,希望通過實力改變自身命運。但在如今人情世故較為複雜的社會中,這種窮人思維很難有所建樹,自然而然農村孩子在大城市的出路相對於城市孩子本身而言,就要少得可憐。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不公平,公平只不過是相對而言。

在這種複雜的社會風氣之下,作為一個寒門出生的孩子,進入大城市,哪怕是學校,從心底就會產生一種自卑心態,也正是如此,也許,在某些領域會有所成就,但也失去了更多發展的機會。他們在大城市的選擇顯然要比城市人更為有限,能立足真的很難。最終,能不能再大城市生存下來,也就確定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的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