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村贫穷女孩707分考入北大,是否能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是错的?

半瓶茅台


就目前国内教育成本普遍提高的现状来说,寒门出贵子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我们总结了近年“寒门出贵子”的现实案列,如“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冠军刘媛媛,中科院博士陈北宋、2017年河北省吴桥县理科状元庞众望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招生测试,入读清华大学等。总的来说,从贫困的物质环境中“逆袭”为高知阶层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是来自亲人特别是父母的支持。

这几年因为工作原因,我采访拍摄过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其中也有几个家里极度贫困、父母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但是孩子依然考上大学。这些孩子的成功路上就有上述这两个共同的特点。采访中也有家长说过:“我供他读书,是不希望孩子以后像我和他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力气吃饭。”这是所有身处贫困却支持孩子读书的家长的共识。

抛开一些理想化、鸡汤化的过度解读,农村孩子愿意上学首要的动机是不想干农活,觉得干农活实在太苦了。不干农活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读书上学。对于急于改善生存现状的贫困家庭而言,孩子能否读到大学的关键因素是

父母的支持。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在读到高中时家里已经无力负担高中的学费和日常开销(贵州某县高中一年的花费约八千元),孩子面临辍学的危机。她的父亲没有当地普遍的重男轻女思想,告诉她:“男娃是儿女娃也是儿”、“钱的事爸操心,学习的事你自己操心”。最终父亲贷款四万元才让女儿得以完成高中学业进而考上大学。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出·路》,导演用六年的时间追踪,拍摄了三个孩子的成长。其中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的孩子马百娟是千千万万中国贫困家庭孩子的缩影。在幼年时,她也曾怀揣“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无奈若干年后,由于父母的不支持、由于根深蒂固的贫困,单凭知识和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微乎其微。像马百娟这样贫困地区的女孩,即使早年有读书的动力,由于生活特别贫困,加上至亲的阻挠,早早嫁人、留在家里干农活或者是进城务工,成为大多数寒门子女的常态。

在这些中途读不下去的孩子中,尤其是对贫困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把教育当成投资的父母而言:女孩上学并不是一个短期、看得见回报的投资。与其为几十年后不确定的成功砸锅卖铁,不如早点挣钱养家。生活在贫困中的父母这么想其实也没有错,就像《出·路》中马百娟、徐佳他们奋斗终生的目标不过是城市女孩袁晗寒的起点。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虽然令人唏嘘,但是真实存在。

从大概率上来说,寒门难出贵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咎其原因是因为教育成本普遍上涨,父母当中很少有能够不计较任何成本不顾一切让孩子去读书。对于贫困中的父母来说坚持下去比城市中的父母要更难一些。

寒门“寒”在物质极其贫乏而造成精神上的短视,真正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孩子自己的努力是基础,父母对知识教育充满执念。从不撤离、全力支持才能促成“寒门贵子”这一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我是一个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的妈妈,因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他给你的远远大于你付出的。上述观点供您参考,欢迎留言讨论,也欢迎关注我的号——讲常识、说真话,认真探讨养育孩子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亲妈:留英双硕士,传媒经济学博士在读,高校媒体专业教师,致力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亲妈学堂


99随便语:一个出身农家的女孩,侥幸被北大录取,却被拿来当作宣传,这本身难道不恰恰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正确吗?

不客气地讲,河北农家女孩王心仪,代表的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王心仪是优秀的,她的故事是励志的。

她出身于河北普通农民家庭,初一时曾因衣服破旧,遭到同学的嘲笑,但她没有变得颓废,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这里纠正一点,今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就是707分,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的学生,而王心仪在高考中的真实成绩,应当是687分或688分,低于北大最低投档分数线,但这个分数也很优秀,可以裸分考取复旦大学。

第一,最公平的考试,穷人家孩子上985名校越来越难。

这不是假的。

就以清华北大来讲,据说每年在江苏省招生200+,但你如果翻开招生计划,就会吃惊地发现,留给普通学生以高考分争夺的名额,仅有71人。

当然了,其他入学名额都有名堂,比如自主招生,领军计划,筑梦计划等等。

有人说,现在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中,凭借裸分考取的,已经不足10%,其余的都是“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学生。

咱们先别管是不是合理,但肯定的是,你一个寒门学子,敢去和富人家孩子,比“综合素质”,比“有特长”吗?

你比不了,假如让你裸分考,你还有几分希望,不以裸分,你的希望接近于零。

河北农家女孩王心仪,是个特例而已。

第二,高考不是唯一一条路,但寒门学子能走通别的路吗?

恐怕更难。

高考当然不是唯一一条路,你考不上985名牌大学,也同样还有别的路,有可能成为“贵子”,比如你去创业,当个大老板;比如你出国去上国外的名校。

是不是觉得有点搞笑?

你一个寒门学子,家里供养你上大学,都吃力,你还想去开公司当大老板吗?

出国读名校,你以为你能出得起费用吗?

就拿苏州来说,越来越多家庭,由于国内高考难上名校,把自家孩子送出国读大学,很多人家从初中送孩子读雅思,读托福,仅仅这一笔费用,就是几十万。

等孩子真的出国读大学,又是至少一两百万的费用。

即便如此,这些出国读书的孩子当中,真正能成为“贵子”的,也寥寥无几。

如果你是寒门学子,你敢花几百万去赌吗?

结束语:贫穷,不仅可以改变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更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个既成事实,而且将会越来越明显。


99随便


何谓“贵子”?

字典里的解释是“日后当显贵的子嗣”

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动,参谋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而大部分农村学生考上北大更多是应试教育的侥幸者,虽然不能泯灭他的智商,勤奋和努力,但是至少缺乏“贵”之精神培养的环境。

北大毕业的农村学生都去了哪里?


与2016一样,华为依旧是接收北大签三方就业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企事业单位。2017年,该公司在北大签下122名应届毕业生。在所有签订三方协议就业的北大毕业生中,半数以上最后均选择出京工作。北大创业人数相对少,为50人,其中硕士生依旧是创业主力军,占比70%。

考上北大可能会比一般农村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好,但很难称其为“贵”?

北大毕业之后,大部分农村学生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工作,即使有凤毛菱角出国继续深造,待回国的时候,依然会选择给别人打工,很少会自己创业。


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时代,很难说这群人符合贵子的概念,这些人也很难称之为贵子。

谁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当看到年迈的父母依旧在农田里辛苦的劳作,又有几个农村学生敢硬气地说“我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我是喜爱孩子的幸福妈妈,乐意分享和幸福相关的秘密,欢迎关注、留言、点赞及分享转发。


幸福妈妈的秘密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一个又一个的事实,似乎打破了这个“规律”,破窑可以出好货,穷窝也可以“飞出金凤凰”。



01 近几天,随着录取信息的陆续公布,类似”寒门学子”金榜题名的喜事不断。

1、浙江绍兴的倪庆明、倪坤明兄弟分别考出678和691的好成绩,分别被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学录取。而其父母年总收入不到五万元,一家租住在绍兴市不到30平米的房间内。



2、河南邓州的“瓷娃娃”患者梁朝君,高考641分,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令人惊奇的是,高中3年他4次因病骨折,休学9个月,还能考出如此好成绩。其家庭五个人有三个有严重疾病,是精准扶贫户。



3、此次,河北衡水贫寒家庭女生王心怡,高考707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

恭喜这些寒门学子,你们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寒门也能出贵子“,让那些武断者啪啪打脸。

但是,但是冷静下来说,尽管寒门也能出贵子,寒门学子能与富家子弟站上同一个平台,的确有更多的不易。



02 贫寒人家的学子要“鲤鱼跃龙门”,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

1、家庭条件的困难。这些学子的学习可谓是单打独斗,来自家长的辅导和帮助极少。富贵人家倘若哪一科差了,可以补习,请家教,但贫寒人家孩子很少能享受到这些。

2、贫寒人家孩子自幼面临着不均衡的师资。农村孩子读书要靠运气。运气好,遇到较好的学校,带课的老师都不太差,都还负责,学习成绩可能有一定保证。但倘若运气不好,遇到一所差学校,遇到几个不负责的业务能力差的老师,那这个学生就完了,再优秀也不可能有大作为。基础差了可不是短时间能补起来的,学习习惯差了也不是短时间能改过来的。



3、寒门学子也更容易受到习惯差的同学的影响。越是贫穷地方,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越严重。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自幼被放养,行为粗野、不受管教、任性而为、违纪不断,农村学校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要在一大片营养不良的苗子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

正因为,寒门学子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他们能考取就更令人感动,更吸引眼球。



03 说点实话

即便如此,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就是应该认清现实——寒门出贵子,本身就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寒门子弟的绝大对数归宿,都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交付自己的青春,或者在城市的工地上换一点搬砖的钱,而仅有非常非常少的人,能够逆袭,有的在学生阶段考入名校,有的在社会上发了大财,但是切记——这部分人并不能代表整体,都是如同中彩票一样的小概率事件。



笔者预计,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城乡教育的差距拉大,今后可能寒门学子跳龙门的现象会减少。你觉得呢?

我是头条【文轩阁】专注教育事件,关心学生成长,喜欢直言不讳,你若认同,欢迎关注评论!


文轩阁


707分考入北大,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就可以考这么多分的。我就想问一句话:“为什么要报道这么多农村孩子考入名校?”原因不还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样的人还是太少,就像有一个飞机失事了,很多媒体报道,因为这样的事情少。

如果说把一个女孩考入北大来说明如今寒门已经能出贵子了,合理么?如果这么说的话,以前还有更多的例子,比如说刘强东,刘强东是一个彻彻底底农村娃子,但是他却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这还不是他最厉害的,他竟然白手起家,创建了京东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界的四位大佬之一。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娶了奶茶妹妹章泽天,真的可谓是走向人生巅峰。但是这就能说明现在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了吗?不能,因为这还是人数关系,像刘强东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否则就不会有人争着抢着要跑到城市来上学。有更好的环境,有更好的老师,这都会将农村的孩子远远地甩在后面。

农村的教育水平还是那种水品,如果在农村生活的人就会知道就现在来说,农村还有很多就在初中时就辍学的人,他们毕业后一般都会提前结婚,然后就在外地打工,这就是农村孩子的生活,如果要说寒门不难出贵子,太不科学了。

以上就是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希望大家能获得新的看法和认识。更多大学咨询,关注我哟。


少读三国


其实对于这句话,并没有什么对错。

很多时候,这些纷争都是没有必要的。不管它是对也好,错也好。有些事情必然存在。

河北的18岁女生用的那句话,我其实觉得对她个人来说或许有很大的意义。她说的那句话也对其他人有些感悟。

贫穷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只要有阶级存在、只要有财产存在、只要有高低贵贱存在,平穷就必然存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拥有贫穷的人。

而在任何一个朝代,我都相信绝对会出现寒门出贵子这样的事情。因为在很多个朝代都拥有,科考制度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虽然说在古代,寒门出的贵子有两种,一种是文状元,一种是武状元。但是他和我们现在的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们的性质其实都差不多。【说到这里,我相信叫有人说怎么可能没有本质的区别。听我道来】

只要是一个和平国家,拥有科考制度。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有机会出现寒门出贵子的事情。因为有机会摆脱贫穷,所以有很多人愿意去努力。而在我们现代意义就是为了摆脱贫穷,才努力的去学习,努力的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学习环境。它们的本质都是希望能够有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甚至为他们的后代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实要感谢拥有这么好的一个制度。在中国,高考其实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寒门贵子。而在这些寒门贵子当中,的确有一部分人摆脱了过去,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依旧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在这个社会当中,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想要得到更好的未来,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之所以说寒门难出贵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教育资源最好的教学环境,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当中,都是掌握在中层阶级和上层阶级家庭当中。所以说寒门难出贵子,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很难有那么几个人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因为教育资源跟不上,因为教学跟环境跟不上,怎么可能大批量的出现所谓的寒门贵子。

一年能有几个就已经不错了,而绝大多数贫穷家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没有读完的都有。很多都是直接放弃了学习而选择去工作,因为现实的无奈。

我不会感谢贫穷,因为我知道贫穷给我带来的是什么东西;我不会感谢贫穷,因为我知道贫穷带不来给我什么东西。贫穷只是一种状态,一种社会的现实存在,也是永远无法消除的现状。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穷是不可能消灭的。

贫穷是我的敌人,我选择和他斗争,他能够做我的对手,但绝不会让他做的朋友。

贫穷唯一带给我们的就是不断的奋斗,不断的拼搏,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想要摆脱贫穷,就需要自己更加的努力。贫穷带给我很多不好的东西,我为何要去谢它?没必要!当有一天贫穷在我眼前已经微不足道的时候。我会时常反思自己和贫穷斗争的每一个日夜。

不管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不管贫穷还是富有,能改变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

【和贫穷斗争,我无怨无悔。】

【关注乘风思绪,关注更多问题的独到见解】


乘风思绪


但是,尽管每年高考偶尔有农家子弟寒门逆袭,但依然不会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

★现实的学习竞争环境。要想在高考中胜出,除了拼智力,还有许多重要的条件和因素,比如家境,比如父母的学识文化水平,比如学习资源的占有,比如父母在人脉圈的社会资源。寒门子弟除了先天的智力和后天的勤奋,其余的资源是严重匮乏的,这就是众多的寒门子弟始终处于劣势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支持程度。寒门学子家境大多贫寒,从小见识逼仄,除了学习,其他文化素养和文化技能基本没有接触过,从小也没有机会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和兴趣班。

而城市学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紧跟了社会先进的家庭教育的潮流,胎教,琴棋书画的兴趣培养,各地游历的见闻,接触和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见识广博,能说会道。再加上父母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城市里的孩子的前景不知道比寒门学子要宽了不知多少倍。


难以达到条件的加分政策。就拿北大、清华的加分政策来说,自主招生政策和和高校专项加分,包括领军博雅计划和自强逐梦计划,有几个寒门学子有这种条件和机会?这些政策,对农村孩子来说,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寒门家庭,根本不能够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甚至连这些加分优惠政策,在高三之前连听到没有听到过。所以他们拿什么给城市里的孩子们竞争?

★结语。当然,王心仪的逆袭,给了众多寒门学子以希望。至少对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是寒门学子唯一实现寒门逆袭的途径。

坚强,自立,怀揣梦想,不懈努力,去走出一条与父辈不一样的人生道路,路在自己脚下。

王心仪的成功,至少给所有农村孩子点亮了一盏希望明灯,虽然前路依然荆棘丛生。


江流天地之踏浪无痕


我先说个“文字游戏”吧。“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么可以这么读: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可以这么读:寒门再难,出贵子。

前者的意思时候寒门以后都很难再出现贵子,而后者则是虽然是寒门,那么即使再难也会出贵子。

好吧,我还是说点正事儿吧。

题主要先弄清楚,“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本来意思并不是说“寒门不能出贵子!”,这句话,或者这说这个观点的重点是一个“”字!

那么到底难不难呢?

我相信多数人一定认为“难”!

说这个问题,必须要谈谈影响一个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1、家庭教育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些年来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受各种资源、信息的影响,城镇的父母相对而言比那些农村、偏远山区的父母对这各问题的无论是关注程度还是投入程度都会更高一些。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所谓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包含父母的学识水平、教育资源的供给等等这些因素,还包含这“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而这“三观”往往并不是完全受经济条件影响的!

所以,即使没文化、没钱,也不能说他们没正确的“三观”,也不能说他们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支持——事实上那些“寒门贵子”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的态度上极其端正!而这点是最容易受到父母们的影响的。

2、教育资源

这个问题我觉得都不需要过多地讨论了。这个都不需要费神去作对比,我们都会知道从软件到硬件的差距之大!光是一个“普高率”就能看出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虽然很多城市的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远超于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的资源,但是由于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吃苦”往往并没有给孩子们培养起来。

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得到很多家长在抱怨学业负担重什么的,但是你见过有衡水中学的家长、毛坦厂中学的家长们在网上抱怨他们的孩子学业负担重吗?

多数学校负担再重的极限也就是这两所学校的样子了吧?——为什么同是学生,同是家长,差距会这么大呢?

3、择优方式的变化

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没确认真伪):

“2018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获得降分的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6100人,占其计划招生总数6700人的92%!”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裸分”考入我国最好大学的人越来越少!

而“寒门”最不怕的其实就是“裸分”!

刘强东曾向他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了一千多万,希望发放给贫困的学生,发到需要这些钱的学生手中,然而这笔钱却很难发放出去。他说当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时候,班级中70%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而如今,能够上人民大学的学生,可能连30%都没有了……

河北省今年高考够厉害了吧!700分上不了清华北大。但是如果没有“自主招生”等一些列择优政策的话,那么这些孩子还会被挡在清北的门外吗?

只要你稍微了解下这些择优的政策,你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的天赋有要求,而且对他们家庭条件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能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支持,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成绩。


综上,“寒门,再难出贵子”是必然的趋势,起码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学习不仅仅依靠“资源”

这里就要跟“减负”唱反调了。

因为减负如果执行下去,那么受影响最大的一定是那些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孩子们!过程减负了,但是考核方式并没有减,而且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更清楚,其实竞争更为激烈、惨烈————以前你还可以拼个裸分,而现在呢?难上难了!

你不让教师补课,也就算了,你还想着不让孩子们刻苦努力这就太过分了!

影响学习成绩(或者说分数)因素很多,每个人都可以罗列出一堆来,什么好习惯、好方法、什么态度、目标……但是很多人都不提“勤奋”、“刻苦”!为啥?为啥现代人越来越怕提“勤奋”、“刻苦”了?



城市里很多家长把减负、素质的教育拿出来说事儿,所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主动退出了塔尖学校的争夺,而农村的家长、孩子和老师们不信这个,他们只知道努力努力再努力!所以那些真的坚持下来的孩子们他们还是会站在那些名校的门口!只不过很可惜,一方面是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资源的短缺,还有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条件也在变好的情况下很多农村的孩子也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气!别以为只有城市里的孩子会玩王者农药、会吃鸡,很多农村孩子一点不比你玩的差……


城市里的“状元”、“学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记者是这么写的:兴趣爱好广泛而且样样玩的溜,学习有方法,注重听课并不搞疲劳战术,搞错题集……总之就是你会发现原来“人家不用那么刻苦啊!”,但是农村的呢?你见过有谁这么写过一个状元的?!

你更相信那个是真实的?或者说更接近我们自己的?又或者说我们更可能做得到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河北农村贫穷女孩707分考入北大,这是值得祝贺的一件事,在这里也希望这个女孩完成她的大学梦,成就自己伟大的人生,加油,大家都支持你。

下面就谈一谈这个问题:河北农村贫穷女孩707分考入北大,是否能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是错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并不能完全证明。意思就是个别的或是极少的数量并不足与来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可以作为一部分证词,当以后在发现更多的案例时,完全可以否定这句话。

个人看来,这句话还是有一些道理,尤其是城市的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的教育,一步差步步差,这不是每个人都能靠后天的努力追上来的,成功的总是会被大家记住,这是人性的弱点,共题君也没有例外。除了个别的的几个,更多的寒门学习倒在了通往贵子的道路上。

所以,教育要公平,每一个寒门学子都能上好高中的时候,我想这句话也就不具备说服力了,在这里,也希望国家部门能创造一个人人都能上好学校的机会,这个机会同样应该给与那些寒门学子,他们更懂得学习的珍贵,更容易考出一个好的大学。


共题君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在特定情况下自然而然有它不同的定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对于“贵子”的定义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如果是考上名牌大学就可以成为“贵子”,那中国贫穷人口当中考上的的确不少,因此“贵子”自然而然也不少,因为在从小清贫的环境下,相对于城市高产阶级的孩子而言,她们更小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更懂得学习改变命运的意义。也正因如此,他们会更加刻苦,考上大学也绝非是什么难事。

但如果从另外一方面来考量“贵子”,就是那些社会上的精英,社会与学校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界定环境。在学校为学霸,但进入社会是否还能适应得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尤其是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孩子。她是否有能力在没有父母支持的情况下,在大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立足,这依然是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从来不缺乏这样的人,农村孩子怀着父母的期望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一线城市学习,似乎毕业就可以在大城市定居,无疑给了父母对孩子更大的信心,但作为孩子个人而言,在大城市打拼实属不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很多人毕业几年可以混过去,但终究也要回到家乡三四线城市,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大学刚毕业,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的依靠,靠一份简单工作来维持更简单的生活,但长此以往,高物价高房租早晚会将这个农村学子的梦想击垮,最终也只能选择离开。如果从这一方面来定义“贵子”,我想,在如今阶层分化较为严重的大城市,真正的寒门贵子就屈指可数了。

每当提到“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不觉会想到“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无论阶级如何,唯有知识才是通向成功的大门。因此,好多父母宁愿放弃自己的美好生活,省吃俭用都要供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农村父母眼里,更是如此。这种观念在农村更为根深蒂固。但考上大学并不代表一切,在社会上发展,需要的是人脉,是资源,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但在当下社会,而对于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其处事方式与价值取向,与城市孩子确实相差甚远,与结交人脉相比,农村孩子更注重于提升自己,希望通过实力改变自身命运。但在如今人情世故较为复杂的社会中,这种穷人思维很难有所建树,自然而然农村孩子在大城市的出路相对于城市孩子本身而言,就要少得可怜。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公平只不过是相对而言。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风气之下,作为一个寒门出生的孩子,进入大城市,哪怕是学校,从心底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态,也正是如此,也许,在某些领域会有所成就,但也失去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他们在大城市的选择显然要比城市人更为有限,能立足真的很难。最终,能不能再大城市生存下来,也就确定了“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的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