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定名、年代和说明 / 错误不少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故宫武英殿展览

博物馆越来越热,除了传统名胜古迹,各地的博物馆也逐渐纳入到旅游景点的范畴,某些知名博物馆甚至要提前预约才能参观。

特别是目前已进入学生假期,各大博物馆人流量剧增,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亲身体会文物观赏的乐趣。家长对于孩子们的这项需求,也是充分满足。

面对如此热情,博物馆的专业水准就格外重要了,除了硬件设施服务外,软性的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仅举一个小的方面,展品说明文字,其实就不太令人满意,甚至成为一些博物馆的硬伤。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首博陶瓷展厅

故宫著名陶瓷专家吕成龙,对此曾发表过专业观点,现整理如下——

展览中主要有三种错误:

一是展览的定名不规范或者不正确,想怎么叫就怎么叫,甚至出现错误

例如,

将“龙泉窑青釉塑贴云鹤纹菊花式折沿盘”定名为“花口贴花云鹤盘”;

将康熙朝的一种典型器物“双陆尊(瓶)”称作“摇铃尊(瓶)”,或简单称作“瓶”;

将“蓝釉”写成“兰釉”;

将“五彩龙凤穿花纹碗”写成“五彩龙凤纹碗”;

将“祭红釉碗”写成“红釉碗”等。

经过实地参观发现,这类错误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摇铃尊”应为“双陆尊”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正确定名应为"白地绿彩锥拱云龙纹渣斗",尤其是不能将“渣”写成“揸”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霁红釉”应为“郎窑红釉”,“清”应为“清·康熙” “霁兰釉”应改为“祭蓝釉”,“方瓶”应改为“铺首耳琮式瓶”

二是展览年代定错

例如,将清代雍正朝仿明代永乐朝瓷器,定为永乐朝产品。

三是展览主题说明文字、重点文物说明文字或知识介绍文字中病句、错字、落字、标点符号乱用随处可见

如将“练泥”写成“炼泥”、“刮坯”写成“剐坯”、“成型”写成“成形”、“蓝田窑”写成“兰田窑”、“《江西省大志》”写成“《江西大志》”等。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文中“炼泥”应为“练泥”、“剐坯”应为“刮坯”、“烧造”前的逗号应为顿号、“工序”后的“的制瓷过程”应删掉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场所,人们热衷于到博物馆参观,是因为在博物馆可以看到实物,而看书上的图片和观看影像资料,都无法取代看实物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因此,面对每天大量渴求知识的观众,博物馆一定要向公众传达正确信息,不得有丝毫马虎。特别是每天有大量学龄前儿童和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从他们渴望知识的天真无邪的眼神里,可以体会,他们肯定认为博物馆给出的知识都正确。

而且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时,往往还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学生们于是带着笔和本抄录展览文字,殊不知其中有大量错误。如果任这种错误发展下去,对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将产生非常不利影响。

建议:

1、国家文物局每年举办博物馆策展人培训班,请优秀策展人介绍策展经验,教给大家策划展览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2、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起草博物馆藏品定名规则分发给各博物馆参照执行。甚至可以正式出版。

3、请语言文字水平高的专家现场巡视几家博物馆,查找目前展览文字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印发给全国各博物馆,责请各博物馆对照自查,举一反三,限期改正。

博物馆硬伤,你有发现吗

首博展厅

别忘了

有彩蛋:

学院之星-青年写实油画专场(二)

正在进行中......

等你来!

近期热文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