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修缮县城,用土修县里做主,用砖修省里做主

标题:明朝的中牟县城

提起县城的城墙,我最先想到的是巍峨的万里长城,但是长城没有亲眼见过,就会退而求其次想到开封的汴梁城,虽然知道早期的城池都是土筑的,想着唐宋以后县城就应该用砖来建筑了吧。实事并非如此,据明正德十年的《中牟县志》记载,直到明朝正德年间(1505—1521年),在今中牟市区的两座县城,依然都是土城。今天就来谈谈这两座县城。

明朝修缮县城,用土修县里做主,用砖修省里做主

先说东边这座县城。它位于现在的化肥厂、洞上村一带,这里地势较高,适宜建筑城池。关于这一点,是有很多证据能证明的。中牟县文物所保存的一通明代石碑,上面就记载此处叫青峰岭,上面建筑有玉皇庙;明清时期中牟八景之一的“圣岗仙景”就是指这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官渡大街时,洞上村后面的大土岗才彻底消失。明时正德年间,这座县城已经废弃很久,久到当时的人们已经无法说清它的来历,只知道它叫佛肸城,城南一里还有一座佛肸墓,于是就有人据此说是春秋时佛肸所建筑,还有人说是三国时曹操修筑或重筑,是为了对抗袁绍用的。这些残垣断壁竟成了文人雅士吟诗做对、凭古吊今的一处景点。当时有一位河南佥事(官职)叫刘咸,他游玩这里时写下这样一首诗:

雁泽驮陂接蓼沟,

汴河空绕土山流。

庞涓墓废阴风惨,

佛肸城荒殄气浮。

宦业每怀萧相国,

民心犹忆鲁中牟。

欲寻古迹嗟难遇,

搔首临风叹未休。

另一座是正在使用的县城。城周长六里零三十步,东边是挨着废弃的老县城,就是前面讲的佛肸城,这边地势较高;西边地势较低,每逢下大雨,这段城墙就因雨水浸泡而损坏,因而此处维修保养的频率是很高的。正德七年(1512年),中牟知县周纪再次修缮后,城墙高两丈、宽两丈。又在城四周开挖护城河,河道宽一丈、深一丈,并接引附近的河水注入。又给县城四座城门起了名字:东面叫朝阳门,西面叫镇平门,南面叫迎薰门,北面叫拱辰门。后来知县董敏又修筑护城河堤,县城防御能力大大提高。

明朝修缮县城,用土修县里做主,用砖修省里做主

正德年间,明朝社会已经有些不太安定,强盗、土匪逐渐多起来。县城是人口聚集之处,也是官员、商人集中之地,自然也是最富裕的地方,这也成为土匪首选的劫掠目标,据史料记载,有几次土匪攻破了县城,抢走很多钱财,还杀了不少人。所以加固县城就成了官员们必须要做的事。于是汴州卫赵禄、汴州判薄洵阳人唐廉、泽州人叚昭、幕僚济南人范继本等人就一起合计,认为县城最薄弱的环节在西边,因为这里地势低,一下大雨就积水,城墙最容易受损害,这里最应该加强。就召集民工去几里外拉土,把这里堆积成几丈高的大土岗,并在岗上建起了防御墙,又在岗外围边缘密植榆、柳等高大树木;在岗下密植荆棘、榛、枥等带刺的的植物。这一整套防御措施下来,就算是小鸡、小狗等也过不来,这里一下成了县城防守最坚固的地方。同时加固的还有县城的北门和南门,每一处完工后,都有中牟官员写文以记念,并收录在正德十年编纂的《中牟县志》。至此,中牟县城就相对安全了很多。

到此时,县城城墙仍然全部为土筑而成。后来又有城门损坏,知县写公文到省里,申请用砖头加固,经过层层审批才如愿以偿,城墙中才有砖头,这时已经到明朝末期了。

明朝修缮县城,用土修县里做主,用砖修省里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