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在國內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日本的特色小鎮常被視為重要的參考對象。在參考的過程中,觀其形是重要的,而在觀其形之後,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它的發展脈絡。今天,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就以日本三島町為案例,為您解讀其文化振興之路,希望對我們的鄉村振興有所啟發。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位於福島縣的三島町,人口由1950年的7721人下降至1975年的3766人,短短25年間人口減少50%。人口的減少帶來了三島町經濟發展的困難,進而導致經濟發展停滯、地方稅收大幅下降等一系列問題(1971年僅為1965年的一半)。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島町開始尋求適合本地的發展之路。從1981年開始,三島町每十年制定一次振興計劃,至今已制定4次。挖掘文化資源,以文化促進發展,成為了三島町振興的重要手段。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在三島町1981年的第一部振興計劃中,將發展教育文化列為重點解決課題,並提出了"打造文化氣息濃厚的鄉村"這一目標。結合當地悠久的歷史以及手工藝品的文化傳統,三島町明確了"繼承併發揚山村文化,發展手工藝"的目標。

在第二部振興計劃中,正式提出了"生活工藝運動",將手工藝融入地方的發展,結合當地文化傳統開發特色手工藝品。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在第三部振興計劃中,進一步提出了將三島町變為"自然博物館(ECO·MUSEUM)"的設想,將整個地區的自然環境作為"展廳",向人們展示當地的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以及自然風光。

第四部三島町振興計劃將挖掘本地歷史文化,並講好歷史文化故事作為重點(如町史、村落史的編纂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

為了配合本地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三島町先後建設了生活工藝館、奧會津文化中心(集工藝品展示、美術館、劇場、鄉土資料館以及村民活動中心等功能的設施)、物產館(兩座)、民俗館、生活館、觀光物產情報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有力地支撐了三島町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舉措。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三島町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從文化角度強化居民對"三島人"的認同感。1985年,三島町制定了"町民憲章",隨後又確定了具有代表性的町花、町木與町鳥,通過文化來凝聚居民的共識。

此外,三島町還創立了月刊"廣報三島",對外進行宣傳;因三島町多泡桐木,因此起名"桐之鄉",並逐漸樹立起這一文化品牌。

經過多年的建設,三島町就業人口由過去一、二次產業占主導地位,成功轉型為以第三次產業為主(見圖1),町內總產值2005年相較1986年增長62.7%(見表1),而同期三島町的人口則大幅減少,人均產值有較大增長。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圖1 三島町就業人口變動

經典案例|鄉村振興,日本三島町是這麼做的

表1 三島町町內總產值變動

數據來源:《三島町町勢要覽2008》,三島町町政府總務課


對 三島町的振興之路,你有什麼見解呢?歡迎留言、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