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常見的暑邪——陰暑、陽暑有區別

立秋已經過去幾天,但三伏天卻只過去一半,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連續的高溫、多雨,使人很不舒適。有些患者出現了身熱,頭暈、手腳冰冷但卻不出汗的情況,這是中暑的症狀嗎?

夏季最常見的暑邪——陰暑、陽暑有區別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每到這個季節,通常會有煩躁、納差、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症狀的出現,在高溫悶熱的廣東夏季,腫瘤患者應尤其注意避免中暑。三伏的“伏”字是隱伏之意,說的是在最熱的時候,應該避開太陽而不能逆天而行,不然很容易被暑氣所傷。

在烈日下勞作 、或長途行走 、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環境下所引發的中暑通常為“陽暑”。由於夏季暑熱溼盛,人體毛孔開張、腠理疏鬆,人們睡眠 、午休和納涼之時,若過於避熱趨涼 ,或坐臥於陰寒潮溼之地 ,或在樹蔭下 、水亭中 、陽臺上乘涼時間過長 ,均可導致風、寒、溼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出現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痠痛、腹痛腹瀉、肢體拘攣麻痺等症皆屬於陰暑。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醫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也就是說,陰暑證其實是暑天受涼。

對於陽暑,是受熱後傷津耗氣所致,所以治療應以清熱補氣為主。可選取赤小豆20克,綠豆30克,西瓜皮60克,將西瓜皮洗淨,削去外皮,切成丁塊。綠豆和赤小豆清洗乾淨,然後將三種食材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煮,煮熟後可代茶飲用, 每天 2-3 次即可。赤小豆的主要作用是祛溼, 中醫認為,暑必兼溼,清熱的同時還必須去溼;而綠豆不但是清熱的名藥,在解毒方面同樣身手不凡,但注意不需去豆皮。

陰暑的治療主要以辛溫解表為主,因為陰暑是寒溼外襲,導致毛孔封閉,陽氣在體內鬱結化火所致,因此首先應該解除表層的包圍,其次再將進入體內的寒溼之氣化掉。麻黃、桂枝、生薑都是常見的解表藥。所以有很多患者中暑後,只需要用生薑汁加糖灌服,即可緩解,取的就是生薑的解表功效。我們所熟悉的藿香正氣水是治療陰水的良藥,如果是流汗過多損耗津液所致的陽暑,藿香正氣水無異於火上澆油。

立秋後陽氣逐漸由盛轉衰,雖然天氣依然高溫,但著涼受寒比冬天更容易發生,腫瘤患者要注意中暑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