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魚的故事

三條魚的故事

世上有三條魚讓我們感動。

第一條是海洋深處的大馬哈魚。母魚產完卵後,就守在一邊,孵化出來的小魚還不能覓食,只能靠吃母親的肉長大。母馬哈魚忍著劇痛,任憑撕咬。小魚長大了,母魚卻只剩下一堆骸骨,無聲地詮釋著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第二條是微山湖的烏鱧。據說此魚產子後便雙目失明,無法覓食而只能忍飢挨餓。孵化出來的小魚不忍母親餓死,便一條一條地主動游到母魚的嘴裡,供母魚充飢。

母魚活過來了,子女的存活量卻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它們大多為了母親獻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第三條是鮭魚。每年產卵季節,鮭魚都要千方百計地從海洋洄游回陸地的河流,那是它們的出生地。回家的路上要飛躍大瀑布,瀑布旁邊還守著成群的灰熊,不能躍過大瀑布的魚多半進了灰熊的肚子;躍過大瀑布的魚雖然已經筋疲力盡,卻還得面對數以萬計的魚雕的獵食。

最後,只有不多的幸運者才可以躲過追捕,耗盡所有的能量後,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完成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產卵,最後安詳地死在那裡。來年的春天,新的鮭魚破卵而出,沿河而下,開始了上一輩艱難的生命之旅。

仔細想來,這三條魚中,一條象徵著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無怨無悔地付出,直到無所付出;一條象徵著子女,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就與我們結下了血脈之緣,從此無比信任相伴到老;一條象徵著故鄉,無論漂得多遠,終有一天,我們還是要踏上這條回家的路。

(推薦者:阿 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