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牛市估计在什么时候?会是2022年吗?

我在展望2017年的股票市场取向时,明确给出了上证指数今年全年的基本态势:还是一个震荡市!或者用规范的技术用语来表示,叫做中立市。并且,不仅是2017年,即便是2018年,大概率也是一个震荡市。

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牛市,类似6124点或者5178点这样指数有几倍上涨空间的牛市波段,最早也要到2019年才有可能启动。

得出这样的判断,我们当然可以用很多经济数据和财政货币政策来加以解释。但我们还可以用更为直观的方法来进行论证。我们只需通过观察上证指数的季线图,就可以做出很好的选择​​打开上证指数季线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几个高点。1993年的1558点、2001年的2245点、2007年的6124点和2015年的5178点。

我们注意到,第一个高点1558点到第二个高点2245点,用了8年零4个月的时间。第二个高点2245点到第三个高点6124点,用了6年零4个月的时间。而从第三个6124点到第四个高点5178,则用了7年零8个月的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自1990年开市以来,真正大的机会也就是这四次。我们不妨把这几个历史性高点的间隔时间数字平均一下,得到了一个平均数是7年半。也就是说,中国股市顶部出现的间隔期平均在7年半。

虽然这个平均数只有4个数据,但它却反映了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的全部26年的客观进程,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研究过经济周期的可能都知道,世界经济是有周期性的规律的。

这个规律反映了一个经济周期的开始、成长、繁荣和衰退的过程。有个叫朱格拉的周期,也叫投资周期。平均是9年,变形可以是7-11年。

很多人说中国股票市场不反映中国经济,因为感觉经济好时股市未必涨,经济不太好时股市也未必不涨。其实这个认识是不对的。我们只要认真研究过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规律,就可以看到,中国股市确实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只不过必须加上“预期”两个字!实际上,通过比较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和中国股市周期,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股市确实能够作为中国经济“预期”的晴雨表!只不过股市的上涨周期要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差不多提前了一年的时间。

可见,经济指标的反应是有滞后作用的,而股市反映的是预期。这个道理其实也不复杂:如果你知道明天某样东西要涨价,你绝对不会等到明天才去买!既然我们找到了A股重大顶部出现的时间大致是平均7年半这个参数,那么,我们就以这个7年半的平均数来推算,下一轮牛市的高点大致应该出现在哪一年?2022年!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个周期可以前移一年,在2021年。也可以后移一年,在2023年。但平均数在2022年。所以现在就来谈什么牛市和主升浪,显然都是在拍脑袋。

观察上证指数季线图,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1558-2245点两个高点之间,股市上涨斜率是比较缓的,它是用时间换空间,我们不妨称其为“慢牛”。慢牛见顶的时间相对长些,但它后面的调整时间则相对少些。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点“右偏”。而2245-6124两个高点之间的间隔时间略短,但其后的调整时间和调整力度却要大很多。这是典型的高点“左偏”现象。此外,我们还注意到,998-6124点,用了两年的时间快速冲顶,其余是长达5年半的调整。而最近这次1974-5178点的上冲,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见到高点,显然都属于快速冲击型的特征,根据平均7年半的间隔期,接下来的震荡调整很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即便出现左偏,下一个低点产生的时间也不会早于2019年。

由此我们假定,如果2022年的历史性高点也是由快速冲击型形式达到的话,那么,牛市冲高的起点最有可能是在2020年。如果是慢牛形式的话,牛市启动的低点最早也要在2019年才能开始。

所以我们得出基本结论:2017-2018年这两年大概率仍然是区间震荡,性质上只是一个过渡时期,而不是牛市的开始。当然,历史比较只代表过去。我们可以展望未来,但不能认定未来一定如此。投资者可以提出,难道不会出现反常现象?万一牛市提前发动呢?但这个万一,不是一种大概率的常态。

我们研究市场,只能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讲的是大概率!小概率的事情根本无法讨论。更何况,我们对中国股市的研究,是与中国经济的朱格拉周期现象的研究相辅相成的。这样的大概率,你难道可以忽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