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在劉曉光逝世一周年上的講話



本文源自1月16日任志強於劉曉光先生逝世一週年追思會的發言實錄


我常常在想,我為什麼對劉曉光如此懷念,我想在那個企業家集體賺取了大投資時代的紅利後,在尋找社會意義時,他恰好給了這群人以更高層面的信仰和價值觀。


感謝你,在更長的歲月裡,你是我們時間的朋友!


任志強在劉曉光逝世一週年上的講話


今天(1月16日)上午,我去八寶山,曉光的墓前去悼念,到了那兒以後我最想說的就是,老弟,我得給你點根菸。我跟曉光結識的時間很長,有30幾年。


1984年的時候,他剛剛從百貨大樓實習回來,在計委商貿處當副處長,有一天我大概不到8點就到他辦公室,請他批准華遠新成立的一家公司。你們可能不知道,在那個時代還沒有完全地改革開放,那個時候要成立一個公司,不是說就像今天你到工商局辦個執照就完了,而是要經過政府批准。


結果他說,你出去等著吧。我在走廊裡等了四個小時,一直到快吃午飯的時候他出門兒才發現,哎,樓道兒裡還有人吶?我當時心裡就想,這個官僚主義,但事後知道,他要承擔責任。後來我知道,他把這個報告,遞交給了當時的市長陳希同,最後是經過批准了。


但是如果沒有他這一關把這個報告遞上去,並且建議批准成立的話,這個公司可能就成立不了。我當時就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有沒有這種改革、或促進改革的這種精神。我們兩人見面經常提起的就是這件事,他讓我在外面走廊裡待了四個小時,但是他批准了。要知道在當時成立公司,每一級管理者都要承擔責任,但是第一關的管理者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從那以後,我們就一直成為朋友,就是因為他敢於承擔責任的這樣一種做法。這中間我們朋友到什麼程度呢?大家都知道月壇大廈,準備蓋樓的時候他說“這樓我沒收”,計委只給了我700萬,你們看看月壇大廈那塊地得值多少錢,但是我服從了。


今天大家說首創從一個億發展到了兩千個億,錯了,當時是負一百多億,他把華庭項目給了我,我花了幾個億買,但他這窟窿還填不上,我又借了他一億七千萬去買了個上市公司的殼。


我為什麼會這麼做?恰恰是因為我們在最困難和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幫助了我,所以當他從政府官員下來做企業的時候,我也會主動地幫助他。


我們建立的關係就是,當我們相互有需要的時候,不管誰提出什麼要求對方都會滿口答應而且努力去做。為什麼?因為有充分的信任。所以當我二次創業和華潤分手以後要成立新的地產公司,我說你入一股,他馬上給了我6500萬。他根本不會去問,你會不會把這個公司搞砸了或者你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為什麼,就是因為充分地信任。


到了2004年要建立阿拉善SEE的時候,他邀請了幾十位企業家在一個餐廳吃飯,擺了三大桌,然後一進門就把門關上,他說,你們誰要不給錢就別出去了。你想想你敢不敢邀請朋友然後說這種話?為什麼他敢?而且他說這話以後沒有任何人反對,所有人都說,你要多少錢你說個數吧。比如當時王石就說我給你一百萬你以後別來找我了。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沙漠,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阿拉善?這個協會到底要幹嘛?搞不清楚。


當時劉曉光跟王石說,我不要你的一百萬,我要你每年出十萬塊錢。什麼意思呢,就是希望作為一個企業家,你要帶領這個企業長期地從事到這麼一個環保公益的事業中來,而不僅僅只是出錢。


當我們70多位企業家第一次走進沙漠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沙漠是這樣的,原來中國的環境之差是這樣的,原來北京的沙塵暴的沙子是從這裡來的。


那一年北京一個春天有60多天是沙塵暴,讓北京幾乎處於黃沙彌漫之中。於是大家才從此認識到環境保護對我們的重要性,對企業家的重要性,以及對我們未來的子孫後代的重要性。


要真正說起來,劉曉光作為一個企業家,首創辦的不錯;作為一個官員,對北京市的建設和改革也做出了貢獻。但我覺得他不會因此而留下任何可值得紀念的東西。但是,當劉曉光把這麼多企業家帶入到治理環境之中的時候,他會永遠地留下他自己的名字。


做公益和做企業完全不同,做企業最重要的是想著怎麼賺錢。但做公益是倒過來的,要從自己的口袋裡掏錢,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勞動報酬的,只有付出的一種代價。那為什麼企業家要去做這種事情呢,因為企業家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大自然的掠奪遠遠比某一個人的個體行為大得多得多。


一個人要燒柴最多砍一棵樹,但是一個造紙廠要砍柴砍樹去做企業,可能一下子一大片森林就不見了。


因此企業家一定會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社會責任,因為你比別人更多地佔有社會資源,企業家應該比一般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你首先要讓你的企業是環保的,如果你的企業做不到環保,你對社會造成的就是更大的危害,如果我們有2000個企業,3000個企業,或幾萬個企業,每一個企業都能嚴格地做到環保,這個社會才能進步。所以企業家的榜樣作用更典型地在劉曉光身上體現,因為他帶動了幾十個企業家,現在是幾百個企業家。


從他自身的所作所為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把人,把參與這些活動的企業家的境界打開了,把格局改變了。


我、王石、馮侖等等,一開始我們都是看面子給你錢,去做,但後來這些人都積極參與,因為格局變了,不僅僅說我要忙我自己生意的事兒,而是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業。我們都當過會長。為什麼要競爭去當會長?為什麼在選舉過程中哪怕落選了還要再選?就是因為這是一件你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這個組織中,從劉曉光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把大愛獻給了這個世界。做環保和做其他公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公益你看得見,而環保你是暫時看不見的,你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它的成果。


當第一年我們把梭梭帶到沙漠裡的時候,第二年黃沙就把梭梭覆蓋了,但是三年以後我們再看的時候,梭梭長得有一米多高了,因為它把沙都固定住了。


幾年以後,梭梭就在不斷地成長,也讓當地的老百姓因此而富了,我們開始有了綠色產業鏈。


這個愛,在你種第一棵梭梭樹種的時候,這個根就扎進去了。


如果沒有這第一棵梭梭樹開始,我們也不會有十五年以後的今天,你永遠也看不到沙漠裡的綠洲。


任志強在劉曉光逝世一週年上的講話


前面的片子看到,劉曉光跪在沙漠中懺悔,這種懺悔是代表了企業家的懺悔,我們對這個社會造成的危害非常可怕,我們就要用自己的能力和社會能力去共同把這個世界改變,因此我們要凝聚企業家精神,留住碧水藍天。


我們不僅僅考慮我們這一代人,而考慮的是我們生存的世界,我們生存的環境和對下一代的影響。


今天我們在這兒追思劉曉光,恰恰是因為劉曉光給我們留下來了一種大愛的精神,讓人們知道這個環境是需要靠企業家精神來維護的,讓人們知道所有人都應該投入到公益活動中,把你們的愛通過我們的行動獻給這個世界,獻給我們的祖國。


如果沒有格局的變化,沒有視野的打開,沒有心靈的一種懺悔,我們是做不到的。


劉曉光說我們要治理心靈上的沙漠,我們過去心中是有沙漠的,當我們的心中變綠的時候,當我們心中有更多的善的時候,你就不會去做對社會產生巨大危害的事情,你就不會去做破壞法律破壞環境的事情。


所以我們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願意加入到這個群體,恰恰是因為這種精神能感染到所有人。也有很多企業家把自己的子女、家人都加入到阿拉善這個隊伍中,目的是什麼?讓子女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接受這樣的教育,這個教育就是把心靈之窗打開,你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一群人,在用自己的愛維護著、保護著環境。


接下來三年,阿拉善的理事會決定在每一個省都要成立一箇中心。為什麼會定這樣一個目標?就是要把劉曉光帶領我們所做的這個事情傳遞到全國各地,把它覆蓋到更多的地區。讓整個中國都能在這樣一種精神的感染之下,每個人共同努力去維護。


它不僅僅是我們企業家努力出錢去做的一件事情,最重要是它要造成一種龐大的社會影響。通過我們對社會的傳播,讓所有人感受到,每個人都應該做這樣一件事情。


沒有劉曉光把這種超前的認識傳播給所有的企業家,那麼可能就沒有這樣一個協會出現,也不會有這樣一個組織。今天它是中國環保最大的NGO組織,但是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改變整個社會,但是我們有能力成立更多的中心和當地的政府聯手進行環境保護,我們也越來越多地可以和社會組織合作。


這幾百個社會組織在把我們的力量不斷地擴大,而每個社會組織都知道,是劉曉光創立了阿拉善SEE協會,是劉曉光這樣一種精神,讓所有的企業家能凝聚在一起,努力地把他未完成的路走完,把他未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完成他的夢。


在我們的博物館裡頭,我們把他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是因為他用自己的人生譜寫了一篇無法用現代語言去描繪的東西,最終我們要用環境的改造,環境的變化,用未來的東西來證明當時的努力是值得的。


今天這麼多人能來參加這個活動,我覺得不僅是因為這個人曾經是我們的朋友,這個人值得我們悼念,而是因為他做了一件大家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因此他才感動了所有人。願意把他作為一個我們協會的帶頭人和奠基人,願意用他這樣的精神傳播下去。


我和他交往30多年的時間,我們經常有一些衝突,但是最終我們能夠走到一起,能夠把心融在一起,是因為有一種大愛。


如果沒有這種奉獻精神的話,我們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


16年的2月份我們在亞布力開會的時候,他得了一場重病,當時就有些堅持不住了,半夜我叫救護車把他送到了鎮醫院,我跟他說,你可以少一些活動多一些休息。但是他仍然忍不住,他內心的那種熱血是無法用溫度來解釋的,所以他還會不斷地去安排各種活動。包括他臨出院的那一天,一晚上就有三個案子。恰恰是因為他不願意停下自己的腳步,在努力地往前。


我想,追思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希望我們走好更光輝的未來,因此對這個老朋友,我想說的是,再抽一根吧,我認為他並沒有離開我們,他會與我們一起為我們偉大的事業,跟我們一路同行。


我們也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得到傳承,讓所有人都能跟我們一路同行,為我們公益環保的事業做得更多更好,讓劉曉光的這種精神能傳承下去,也讓所有人從中受益而改變自己的事業和個體,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環境,重新認識自己。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