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竟有這麼多帶有動物字眼的街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殘荷聽雨_chty 攝

如果你來南京,我一定不會帶你去人頭攢動的夫子廟,高樓林立的新街口,我會帶你去轉轉南京的老巷子。

那星羅棋佈的小巷,就如同古城的“毛細血管”,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老南京人來說,窄小狹長的巷子是兒時的回憶,幾十年如一日的時光,經由它們,留下刻痕。

而每一條以動物命名的窄小狹長的巷子背後,幾乎都有一個歷史故事,這些你都知道嗎?

飲馬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一夜醉紙敘城南 攝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飲馬巷位於中華門鎮淮橋西,東起釣魚臺,西至磨盤街,其得名也與康王趙構有關。

相傳,當時趙構等眾人被金兵一路追趕至江寧府(今南京),將該地改名為建康府,所幸建康府判楊邦?引開金兵助其逃難。當時怕馬蹄聲驚動敵人,有馬也不敢騎,只能牽著馬走。途中趙構的馬突然煩躁起來,想要叫喚,原來是口渴要喝水。怕徒生事端,趙構趕緊命人牽馬去一井邊飲水,馬才老實了。而趙構坐騎喝水的這條小路從此就叫做“飲馬巷”了。而附近的“飲馬橋”也是由“飲馬巷”衍生而來。

泥馬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最有喜感的城南“馬地名”是升州路北側的“泥馬巷”,由於網絡用語對“泥馬”二字的運用,加之網友惡搞神獸“草泥馬”的出現,很多網友看到“泥馬巷”這個地名會忍俊不禁。

據悉,這個地名同樣與宋高宗趙構有關。相傳趙構狼狽南逃時,是這小巷一座廟裡的泥馬顯靈化為神獸,將他渡過了長江。清代道光年間的《金陵覽勝詩考》中有一首詩寫的就是泥馬巷:“康王渡江乃神助,馬涉江流如涉陸。到此鞭馬馬不行,知為泥馬奇千古!”

牽牛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可能你會錯過它。在城南內秦淮河北岸的鬧市區,長樂路上有一條狹窄的小支巷叫牽牛巷。不過這個牽牛巷的意思和牛郎織女沒有關係,而是實打實的“牽著牛”的意思。

相傳這個巷子裡原來有宋代的佳麗樓舊址,元代時成為集慶路總管府。而牽牛巷名字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明朝初年,江寧縣衙設在這條巷子的北端,大堂像牛頭,門前有兩口水井像牛眼,照壁後的宮溝正中有一個石孔,像牛的鼻子,因此此巷被喻為“繩子牽牛”,因此名為牽牛巷,這個地名一直保留了下來。該巷彎曲欹斜,僅能容一人行走,俗稱“一人巷”。

驢子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驢子巷位於南京城北,在建寧路與黃土山旁邊。曾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清朝末年在這個平凡的巷子裡住著一位平凡的驢行老闆毛老三,他有四十頭驢。當太平軍即將打進江寧府城(今南京)時,守城的清軍決定逃離,找到毛老三僱用毛驢馱運財寶,誰知剛出南門就碰到太平軍,押運的清兵倉皇逃命,驚恐的毛驢馱著財寶四處狂奔,不知去向。

愁苦一夜的毛老三,第二天驚喜地發現四十頭毛驢一隻不少地回來了。人們都知道老馬識途,卻不知驢也認家。望著驢背上的財寶,膽小的毛老三怕惹來殺身之禍,決定將財寶獻給太平軍。東王楊秀清大喜,下令給四十頭毛驢披紅掛綠,讓毛老三牽著在南京城走街串巷,風光了一把。毛老三因禍得福,他居住的巷子從此被人們稱為驢子巷。又因為此處有多家經營釘馬蹄掌的作坊,也叫馬掌巷。清代此巷有人開當鋪,又稱當鋪巷。直到1950年,又重新更名為最初的驢子巷,並沿用至今。

狗耳巷

南京竟有这么多带有动物字眼的街巷……

狗耳巷有時候也有人叫“狗耳朵巷”,聽起來有點驚悚,其實狗耳巷的來歷跟狗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關於這個地名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古代狗耳巷這裡有一條大溝,因此得名“溝兒巷”,時間長了,訛傳為“狗耳巷”。

第二種說法是南京作為中華民國首都期間,外國大使和相關工作人員都主要集中在這個巷子,因此這個地方經常有漂亮的女孩出入經過。老外看到漂亮女孩都會打口哨,並且大喊“Girl!Girl!”時間長了,老百姓就把這個巷子叫做“Girl巷”,中文音譯即為“狗耳巷”,只是這個名字確實不夠文雅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