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下)

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下)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

文章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7)

【接上文】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手术风险评估切口疝手术风险评估:

典型的腹股沟疝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确诊;诊断不明或有困难时可辅助B超、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帮助建立诊断。

2.鉴别诊断:

腹股沟区存在包块时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肿大的淋巴结、动(静)脉瘤、软组织肿瘤、脓肿、异位睾丸、圆韧带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妊娠期注意圆韧带静脉曲张等。腹股沟区有疼痛不适症状时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内收肌肌腱炎、耻骨骨膜炎、髋关节炎、髂耻滑囊炎、辐射性腰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目前,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痊愈,非手术方法无法治愈。相关证据表明,目前对成人腹股沟疝尚无所谓的"最佳的金标准术式"。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加以选择。

1.成人男性腹股沟疝患者,一经确诊,应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2.成人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虽发病率明显较男性低,但相关证据表明:女性腹股沟疝患者,特别是老年女性,更易出现嵌顿和绞窄情况,应尽早手术治疗。

3.因年老体弱等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做好围手术期准备,等待手术;或选择疝带或疝托进行保守治疗。

4.对于嵌顿性疝应防止绞窄性疝的发生,视病情行急诊手术。

5.对于复发疝的手术治疗,需要考虑避开前次手术路径所造成的困难,如前次手术为开放手术,复发后再次手术时采用腹腔镜手术入路会更适宜,反之亦然。主刀医生的资质和经验也是治疗复发疝需要考虑的另一因素。

2.手术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择期腹股沟疝的手术属清洁伤口(Ⅰ类切口),因此,凡手术区域存在感染病灶或全身处于急性感染期应视为手术禁忌证。

2.须谨慎对待的相对禁忌证及注意事项:《麻醉技术分级管理制度》中所规定的3级或以上级别的患者,视为相对禁忌证,应谨慎对待,手术须充分准备。注意事项包括具有引起腹内压增高因素者,如严重腹水、前列腺肥大、便秘和慢性咳嗽等症状,术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少术后早期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对于双侧进入阴囊的大疝或一侧巨大疝患者,应考虑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对腹内压的影响,可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发生。

3.手术医生资质、培训和宣教:

1.腹股沟疝手术医生资质,需要取得行医资格、完成住院医师培训,还应具有相应的手术培训经历。

2.腔镜手术的医师资质,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完成腹腔镜基础培训及疝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

3.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培训,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培训中心完成(按医疗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有规定执行)。

4.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科普教育,强调手术前与患者的沟通,说明手术原理、措施是否使用材料,知情同意。

4.修补材料相关证据:

修补材料相关证据表明:使用修补材料的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降低疝复发率,为现阶段具有共识的首选方法。

1.疝修补材料主要为不吸收的网状惰性材料。

2.修补材料的植入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对有细菌污染的手术,不推荐使用材料进行修补。

3.置入的疝修补材料,一旦合并细菌感染,常形成窦道,可经久不愈。需要引流,包括行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或再次手术取出。

5.手术操作:

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大类。

1.开放手术即常规手术。

(1)组织间的张力缝合修补(也称为"经典"手术),如:Bassini、Shouldice、Mc Way等术式。操作要点:游离精索、还纳疝内容物、高位结扎疝囊及缝合加强腹壁等。手术关键点:缝合加强的层面(弓状下缘、腹横缝合与腹股沟韧带间的针数、重建内环的大小。

(2)使用疝修补材料的加强修补手术,也称为"无张力"修补术。包括:

①加强腹股沟后壁的手术:单纯平片修补(Lichtenstein中文称为李金斯坦术)术式和网塞-平片修补(如Rutkow、Millikan)等术式。操作要点:游离精索、还纳疝内容物,处理疝囊,修补材料的置入,固定。手术关键点:修补材料放置是否到位与平整、固定妥当。

②腹膜前间隙(针对"肌耻骨孔")的加强手术,如Kugel、Gilbert等术式。操作要点:游离精索、还纳疝内容物,处理疝囊,游离腹膜前间隙,修补材料的置入,固定。手术关键点:腹膜前间隙的游离,修补材料放置是否到位与平整、固定妥当。

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的手术是基于"肌-耻骨孔",使用材料的腹壁加强手术,优点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伤口并发症较少等,但费用高于开放手术。

(1)腹腔镜手术要点:在下腹部打开腹膜前间隙(耻骨后间隙和腹股沟间隙),分离和处理疝囊,显露生殖血管、输精管或圆韧带(女性),放置修补材料,关闭腹膜步骤。

(2)手术关键点:腹膜前间隙分离适当,修补材料放置覆盖肌-耻骨孔,平整、腹膜关闭妥当。

(3)腹腔镜手术入路:腹腔镜手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全腹膜外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不进入腹膜腔,修补材料放置于腹膜前。

②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进入腹腔,修补材料放置于腹膜前。

在以上方法实施中有困难时,还可使用腹腔内修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或经腹部分外腹膜外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TAPE),但不推荐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首选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修补材料须用具有防粘连功能。

6.围手术期处理:

1.一般处理

(1)术前除常规的术前检查外,对于老年患者应全面了解机体状态,如检查心、肺、肾功能及血糖水平等。

(2)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应该在手术前对其危险性加以评估,尤其对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患者,应该治疗和处理后再行手术。

2.关于抗生素使用

择期腹股沟疝的手术属清洁伤口(Ⅰ类切口)手术,不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有感染可能的高危人群,医学证据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机率。

(1)高危人群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肥胖、消瘦、多次复发疝、化疗或放疗后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状况等。

(2)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时机;推荐在切开皮肤前30 min至1 h开始静脉给药。

7.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的血肿和血清肿、阴囊血肿、阴囊积液、膀胱损伤、输精管损伤、尿潴留、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等。

2.晚期并发症包括慢性疼痛、精索和睾丸并发症(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性补片感染、补片移位等。

3.复发,现有的各种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仍有复发的可能,总体复发率在1%~2%左右。疝复发的原因可归纳为手术操作和患者自身两个方面:如手术中疝囊分离不彻底,材料的固定不妥当,术后血肿、感染等均为复发的因素;患者自身患有胶原代谢障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及腹压增高等也是复发的因素。

8.复杂病例: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和医疗也水平不衡,对于那些多次复发或使用材料后感染等复杂情况,如侵蚀周围器官,或形成窦道、瘘道等经久不愈者,推荐将患者转至经验更丰富的"疝中心"或"疝专科"处理,以获得更好治疗。

六、版本与更新

本指南在2018年完成和发布,故称之为《成人腹股沟疝的诊疗规范(2018年版)》。今后随着医学进步和临床证据的累积与更新,我们还将定期对"指南"进行讨论、修订、增减和更新,新一年代的版本将自动代替上一年代的版本。

参与本指南讨论及审订专家

参与本指南讨论及审订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唐健雄、陈双、田文、陈杰、李健文、马颂章、田利国、陈革、李静、陈敏、卜建红、顾岩、石玉龙、熊茂明、翁山耕、刘子文、赵渝、陈思梦、克力木、嵇振岭、张光永、杨福全、雷文章、王平、周建平、王荫龙、梁存河、李航宇、李晓霞、武彪、周保军、沈倩云、龚昆梅、蔡小勇、杜晓宏、陈健民、洪楚原、陆朝阳、阎立昆、宋自芳、侯明星、尹慕军、姚胜、杨子昂、屈坤鹏、戴勇、黄迪宇、李基业、刘昶、孙惠军、王小强、吴涛、郑启昌、许军、董谦、焦作义、李兴睿、黄耿文、任峰

参考文献【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