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要大變?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或將再迎變革!

每年考試,初級教材變化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2019年初級教材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其實,2018年以來,會計新政頻繁發佈,教材會有變化幾乎會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而,不管你是19年初級準考生,還是已經考過初級,這件事都值得你圍觀一下!

教材要大變?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或將再迎變革!

1

《經濟法基礎》

預計教材變化

1、預計教材變動

從目前知曉最新頒佈的法律、法規情況看,預計2019年教材大變的內容主要是:增值稅稅率、企業所得稅部分扣除標準等,變動預測如下:

1、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2、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3、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託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2%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4、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

5、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理解科目特點及命題規律,全局把控《經濟法基礎》

《經濟法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目,所涵蓋的內容都是會計工作者所必須掌握且經常應用的。所以從考試命題來看,試題的特點表現為難度不高,面面俱到,重點突出。具體來說試題涵蓋了考試大綱及輔導教材所有章節的內容,體現了全面考核的特點。但題目的難度不大,基礎性的題目佔據考題的絕對比例。

會計法律制度、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勞動合同和社會保險,這幾章的考題會涉及不定項選擇題,所以也是重點突出。考生應緊緊圍繞考試大綱和教材的範圍要求進行全面學習,立足教材,加強練習,鞏固考試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點,避免盲目的猜題和押題。

2

《初級會計實務》

預計教材變化

1、預計教材變動

由於財政部發布了相關會計政策變動,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這一科目的教材內容預計會有相應的調整。

相關政策發佈要點如下:

(1)財會〔2017〕30號修訂了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其中資產負債表新增:“持有待售資產”和“持有待售負債”項目;利潤表新增:

“資產處置收益”項目(反映企業出售劃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除外)或處置組時確認的處置利得或損失,以及處置未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生產性生物資產及無形資產而產生的處置利得或損失。

債務重組中因處置非流動資產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也包括在本項目內。該項目應根據在損益類科目新設置的“資產處置損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處置損失, 以“-”號填列)、 “其他收益”(反映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等。該項目應根據在損益類科目新設置的“其他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一)持續經營淨利潤”和“(二)終止經營淨利潤”行項目,(分別反映淨利潤中與持續經營相關的淨利潤和與終止經營相關的淨利潤;如為淨虧損,以“-”號填列)。

(2)財稅〔2018〕32號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3)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一是在總說明部分明確了政府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的規則;二是合併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兩個科目內容,並且在總說明中明確規定單位不再單獨建賬,但應當按項目單獨核算;三是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會計核算;四是調整了淨資產類科目設置及相關科目的核算內容;五是增加了“債務還本支出”科目;六是完善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中關於專用基金的核算內容;七是增加了淨資產變動表,簡化了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內容,並將該表從主表移至附註;八是細化了報表附註的內容。

基於以上政策發佈,預計2019年教材在第二章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賬務處理會有相應的變化;第三章第四節應交稅費中增值稅稅率及教材其他章節涉及到的增值稅稅率都會相應的調整;第八章事業單位會計預計也會按照新的政策進行重新編寫,請廣大考生及時關注。

2、科目特點及命題規律

由於《初級會計實務》增加了會計基礎的相關內容,需要記憶的東西比較多,但是切忌心急,應該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並認真執行。先把書先讀厚再讀薄,一點一點地啃,這樣越往後學習越會漸入佳境,就會體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了。

在無紙化機考形式下,《初級會計實務》呈現“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的特點。從廣大考生的反饋來看,考試真題以“教材”為本,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幾乎兼顧到了教材所有章節的內容,往往以教材原文的形式出現;第二章資產、第五章收入、費用和利潤、第七章管理會計基礎等成為不定項選擇題的重要考試內容,需要引起重視。

無紙化考試考核知識面覆蓋廣,建議大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自認為比較偏僻的知識點不容易考到就不用複習,其實教材的每一句話都是有可能出題的,所以一定要全面的去學習,這樣在考試時才能遊刃有餘。

3

初級會計職稱或將再迎變革

除了教材,初級會計職稱預計在其他方面,也或將再迎變革,比如:增加“實務考核”,加強各層次會計職稱考試銜接:

2018年《初級會計實務》已經新增了少量中級職稱《財務管理》科目中的財務管理基礎知識。

這點響應了政府針對管理會計發佈的相關政策、凸顯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也體現了會計職稱考試體系的一體化進程。

由此,各層次會計職稱考試知識結構既界限分明,也彼此銜接,形成層層遞進的完整體系。

說到這裡,不由想到:財政部“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指出:以後要形成初級、中級、高級(含副高級和正高級)等層次清晰、相互銜接、體系完整的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價制度。

教材要大變?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或將再迎變革!

那麼,怎麼算“層次清晰、相互銜接、體系完整”呢?我們都知道,目前,考取高級會計師,是需要持有中級證書,且需要滿足一定持有證書的年限。從這一點來看,也不排除將來“考中級需持有初級證”的可能性了。當然,這可能是比較遠的事情。但,儘早考下初級仍是王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