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中日之間從古到今關係就既緊密又複雜。從唐代到現在,兩國之間在朝鮮半島總共爆發過三次正面衝突。而兩個國家間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就是唐高宗時期的白江口之戰。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白江口之戰

蘇定方滅掉百濟後不久就班師回朝,僅留下少量唐軍鎮守。因此唐朝在百濟當地的統治極不穩固,再加上百濟王室的成員很多仍在國內,因此唐軍撤退不久以後,這些人就蠢蠢欲動,準備復國了。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名將蘇定方

很快,百濟宗室扶余福信在武僧道琛的幫助下立王子扶余豐為國王,一時間百姓群起而呼應,大半個百濟都重新反叛,反將唐將劉仁願圍在百濟城中。唐朝方面便令已經年逾六旬的文官劉仁軌掛帥負責平叛。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此次任命以前,劉仁軌根本沒打過仗。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劉仁軌

劉仁軌負責統領唐軍和新羅的聯軍,立刻就解了百濟城之圍。不久叛軍內部又爆發內訌,極大程度上削弱了百濟的實力。為了將唐軍徹底趕出百濟故土,百濟復國軍向海峽對面的倭國求救。

在此情形下,唐高宗出於保存有生力量的考慮讓遠征軍內部自行決定是留是走。幾乎所有人都不想再打,但只有主帥劉仁軌提出反對。他向手下的兄弟們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唐高宗李治

“......好男兒就該安撫社稷、造福國家。今天我們大唐要一舉蕩平朝鮮半島,儘管這些小賊敢以卵擊石,但我大唐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兄弟們請和我一起厲兵秣馬,趁其不備,將這些棒子和倭奴一網打盡!......”

如果說幾個月前還沒人會認為這個從沒上過戰場的老頭能帶領一幫疲憊不堪的軍隊打勝仗的話,那麼現在就再也沒人懷疑在他的帶領下唐軍能攻無不克了。將士們頓時熱血沸騰,決定和這股聯軍死磕到底。不久海軍的援軍也已經抵達百濟城下,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百濟都城

眾將提議攻打加林城,劉仁軌認為此城城防堅固難以攻打,決定從水路攻擊周留城。隨後他便率海軍自熊津河出海,先行抵達白江口。很快倭軍也來到這裡,中日兩國便展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戰爭。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白江口之戰形勢圖

倭寇兵力約四萬,軍艦一千餘艘;而唐軍僅有一萬三千人,戰艦一百七十搜。從數量上來看,倭寇佔據絕對上風。因此在第一天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後,倭寇決定採取群狼戰術,在次日利用數量優勢吃掉唐軍。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日本小船

與井底之蛙無異的倭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對手。他們可能只知道唐軍在陸地無人可擋,卻不知道唐朝的水師也是天下第一。劉仁軌決心利用唐朝軍艦性能和噸位的優勢,給倭人好好講一講海戰課。

第二天清晨,倭寇就利用六比一的數量優勢迅速將唐艦分割包圍。唐朝海軍立刻利用強弩朝敵艦放箭,但似乎早就有“武士道”基因的倭寇依然冒著箭雨衝到唐軍身邊。此時唐軍水手紛紛推出了一架架投石機,只不過扔的不是石頭,是火球。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唐軍鉅艦

倭寇軍艦一進射程,唐軍立刻就把火球拋了出去。本想著登艦肉搏的倭人一下子就傻了眼,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大火球燒成了小火球。倭寇不是跳進海里餵魚,就是被唐軍的弓箭手射成刺蝟,只能被迫後撤。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兩軍激戰

不甘心失敗的倭寇在這一天又連續對唐軍發動了四次進攻,四次進攻全部被唐軍打得慘敗。四百餘艘倭艦當場被擊沉,剩餘軍艦則似乎丟掉了他們的武士道精神,趕緊朝自己的老家逃命去也。

這一場爆發在公元663年的戰爭,最終以唐軍壓倒性的勝利告終。這一仗從短期來看,讓妄圖復國的百濟人徹底沒了念想,很快百濟乃至高句麗都向大唐臣服;從長期來看,這一仗也徹底奠定了中國在整個東亞絕無爭議的天朝上國地位,無論是朝鮮還是日本對中國都再不敢有任何挑釁,東亞的勢力地圖直到九百三十年後的壬辰倭亂才被豐臣秀吉再一次挑戰。一戰打出近千年和平,絕不是空穴來風。

大唐打的這一仗,不僅一舉拿下整個朝鮮,更讓日本千年不敢挑釁!

壬辰倭亂

順便提一句,這場戰鬥的唐軍指揮官劉仁軌,由於殺倭寇太多,最後也獲得了他應有的結局:不久後他就入朝為相,成為了一代名相,並且還活到八十五歲才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