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集團董事長吳協恩:華西人堅持五種價值才有今天的成績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2018年8月16日,由一村資本主辦、投中信息承辦的“一村資本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暨第一屆產業變革者論壇”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越過山丘,探索驅動產業革新的力量”,各級領導、上市公司和國內外上百傢俬募股權機構及TMT、教育、新經濟、半導體、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產業界人士匯聚一堂,對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併購基金如何促進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了精彩討論。

在本次峰會上,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華西集團董事長 吳協恩發表了題為“華西人的選擇與夢想”的主題演講。吳協恩認為,華西村自建村以來一直堅持思想的價值、人才的價值、品牌的價值、合作的價值、夢想的價值,這五種價值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以下為“一村資本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暨第一屆產業變革者論壇”吳協恩演講精彩實錄,投中網整理。

非常高興今天出席“一村資本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暨第一屆產業變革者論壇”。組委會給我的演講定了個題目,叫“華西人的選擇和夢想”。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著不同的選擇,也都有自己的夢想。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關鍵要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華西建村57年來,正是因為始終相信“五種價值”:思想的價值、人才的價值、品牌的價值、合作的價值、夢想的價值,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第一,相信思想的價值,走出了一條特色的發展之路。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你有了想法,才會有做法。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推動改革開放,關鍵思想解放。華西是吃“改革飯”長大的,靠的就是思想的引領。當然,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是思想的創造者,絕大部分人是思想的追隨者。像我們吳仁寶老書記就是思想的創造者,他生前常講:“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開放要有方向”。60、70年代,人家“抓革命、促生產”,他“抓生產、促革命”,明確了“生產”與“革命”的主次。1978年之後,他又帶領華西人實現了四次思想大解放:一是80年代把握“統與分”的辯證;二是90年代化解“公與私”的矛盾;三是新世紀初實現“量到質”的轉型;四是十八大後明確“好與久”的思路。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把華西經濟帶上了一個新臺階。1978年華西全村交稅28.18萬,2017年底交稅13.56億,增長了4811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從1978年的22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9.05萬元,增長了410倍,實現了“地創高產出,人創高素質”。解放思想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思想解放,不代表現在繼續思想解放,更不代表將來也能思想解放。步入新時代,再不能簡單地用過去的辦法做現在的事,因為過去的鑰匙打不開現在的鎖。怎樣進一步解放思想,核心三條:不被固有觀念所綁架、不被過往成績所拖累、不被外界喧譁所影響。快一拍,領著走;慢一拍,跟著走。華西不用“賭”的心態做企業;不以“短”的眼光看發展;不靠“跟”的方式搞經營。我們現在就是“解放思想再出發”,因為不出發,什麼也沒有;不“再出發”,已經有的也一樣會失去。

第二,相信人才的價值,打造了一支優秀的金融團隊。“人事”二字,人在前,事在後,說明“有了人,事才成”。華西的發展一直堅持這樣一個理念:我們認定一個行業,但如果沒有合適的人才,哪怕這個行業再能賺錢,華西也不會去做。因為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歸根到底靠人才實力。華西現在企業高管中39%、中層幹部中59%、員工隊伍中超過92%都來自五湖四海。不管是冶金、化纖等傳統產業,還是金融投資、旅遊服務、倉儲物流、遠洋海工、農產品批發市場及礦產資源等新興產業,都有自己的高效團隊。特別是華西股份公司金融平臺的員工,都是本科及碩士以上學歷,核心崗位中有一半以上擁有工商管理碩士文憑或海外工作經歷。這些就是人才,人才就是未來。對於湯總帶領的“一村資本”團隊,我曾給予過“三高三強”的評價:專業素質高、創新水平高、追求境界高;責任擔當強、風控意識強、實戰能力強,我對他們充滿了信心。最近幾個月,國內許多城市紛紛推出吸引高學歷人才落戶的政策。我們的體會,吸引人才,需要靠給錢、給戶口、給房子,但更多的要以企業為主體。作為人才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服務和擔當。所謂“服務”,就是要給他們打“下手”、當“保姆”、做“店小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所謂“擔當”,就是要給他們成長空間、給他們創業環境、給他們施展平臺,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曲折的時候,要為他們“遮風擋雨”,哪怕有的時候他們出現一點失誤和差錯,也要容錯。過去來了華西村就是華西人,現在服務華西村就是華西人。我們正通過實施“用人改革、制度改革、股份改革”,讓人員沒有內外之分、讓制度彰顯公平公正、讓大家得到一視同仁。

第三,相信品牌的價值,建立了一個開放的產業格局。最近10多年來,我們主要通過“數量轉質量、體力轉腦力”的產業轉型,把“華西村”這個品牌所具有的無形資產,更好地轉變為有形資產。現在,對於企業發展遇到的一些困難,有的企業形容為碰上了“三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也有人講,傳統產業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所以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實際上,翻過“三座山”也好,解決“三不轉”也好,關鍵在於要有好的理念。我對華西的廠長、經理講:如果你在行業內排不到前三,你就做差異化、特色化,做好一個細分領域;如果能排到前三,就要做到數一數二!華西寧做小池裡的大魚,不做大池裡的小魚。我們轉型、提升兩個舉措同步走,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一起抓。2004年,華西產業走出江陰,十八大之後走出國門,我們到雲南開採大理石,到重慶、湖北建設農商城,到波斯灣開展海洋工程,到日本學種大米,到莫桑比克開採花崗岩,用好美國人才資源研發激光芯片。去年境外的利潤達2個億,爭取通過10年的努力,境外的利潤達10個億。今年1—7月份,華西完成可用資金比任務數增16.12%,上交稅金比去年同期增45.78%。去年3月份,一村資本辦公地點從浦西搬到浦東,我在致辭中說:“公司地點的改變,拉近的不僅僅是與上海金融中心的距離,更是與世界的距離!”我們現在不是以華西為世界,而是以世界為華西。華西今後就是傳統產業、服務業、高科技產業“三輪驅動”。我們要圍繞“華西村的品牌、國外的人才、中國的大市場”做文章,把資源變成錢、把知識變成錢、把品牌變成錢。

第四,相信合作的價值,擁有了一批長久的事業夥伴。80年代做生意靠膽量、90年代靠關係、新世紀初靠資金,現在就要靠膽識。特別是經濟發展到了“1+1>2”的階段,不能再靠“單打獨鬥、孤軍奮戰”了,要靠“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合作的前提,是要懂得“利他”。因為企業無非“三種類型”:暫時性勝利者、階段性勝利者、長久性勝利者。他們的根本區別在於:暫時性勝利者是機會主義者,階段性勝利者是實用主義者;長久性勝利者是利他主義者。利他就是利己,你為別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你讓別人舒服了,別人更會讓你舒服。像一村資本,就是一家“利他”的公司。三年來,一村資本不僅成功投資了寧德時代、盛大遊戲、邁瑞醫療、瀾起科技等多家新興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幫助了一大批傳統產業上市公司成功轉型,使它們擁抱了新經濟。幫助其他公司的同時,一村資本在併購項目、基金籌建、戰略投資等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且都已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當今賺錢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你和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二是你和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不一樣。想法一樣叫“做產品”,想法不一樣叫“做投資”。華西既做產品,又做投資。我們就是要通過“產業+資本+人才”的模式,構建更高質量的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是平的,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你能調動多少資源,借力比發力更重要,沒必要什麼都自己做,要懂得四兩撥千斤。本次論壇,就為我們架起了一座互相溝通的橋樑、提供了一次加強合作的契機。衷心希望各位合作伙伴繼續對一村資本給予關心和支持,使它真正成為“中國的黑石”。

第五,相信夢想的價值,帶來了一個可見的美好未來。記得阿里巴巴的馬雲曾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華西幾十年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追夢、圓夢的過程。從第一個“遠景規劃”時的“目標五個一”,到“南京雨花臺宣誓”時的“爭創一個億”;從“三化三園”新農村,到“五容五子”第一村(山容、河容、田容、廠容、村容;票子、房子、車子、孩子、面子);從70年代造田,到80年代造廠;從90年代造城,到新世紀育人,華西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把夢想變為了現實。現在,我們更加註重通過“送知識、送健康”的方式,使幹群“腦袋”比“口袋”更富有,讓老百姓具備更高的素質、過上更美的生活、擁有更好的未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華西人的夢想,就是把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品質,又不失農村特色,城裡有的各種服務設施,我們農村也要有。我們對“農村都市”制定了這樣八條標準:發展更高質量、管理更具規範、生態更加宜居、文化更現繁榮、人才更大舞臺、社會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溫度、幹群更講正氣。華西人追求的,不是百億企業、百強企業,而是“兩個一百年”:百年企業、百年村莊。為什麼企業在前、村莊在後?因為百年企業是基礎,百年村莊是目的。企業好了,村莊才會更好!對於華西股份,我的夢想,就是把他打造成一個引領行業、實力強勁的金融集團,使它與華西集團並駕齊驅!我相信,在湯總的帶領下,在各位同仁的關心、支持下,一村資本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最後,衷心祝願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並祝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

本文源自投中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