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到6.87,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解除吗?

8月16日,人民币对于美元升值400个基点,回到6.80-6.90这个区间,似乎前期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已经告一段落,大家可以喘口气了,真是这样吗?

人民币升值到6.87,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解除吗?

我们分析一下人民币贬值的基本逻辑就会发现,人民币贬值的基本逻辑没有变。人民币贬值的基本逻辑主要有一下几条:

1、资产价格的高估,这里主要是房地产价格。现在房子最贵城市三名都在中国。绝对价格最高的是香港,然后是北京上海。现在,卖掉北上广深的100平米的房子,就可以在纽约,洛杉矶买到一个小别墅。北上广深的房屋价格总和,已经超过美国总体的房子的价格。对于全世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来说,卖掉高估的资产,买入低估的资产,这是投资界的常识。资产最终会回到统一水平线,要么人民币贬值50%,要么房价跌一半。北上广深的房价之所以没有跌,实际上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托着。为了房价不跌,必然是使得人民币贬值来平衡资产水位差。从这一点来讲,人民币贬值还在路上,目标应该在9左右,虽然我们极力否认这样事实,但是从基本面上分析就应该是这个结果。

2、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的恶化。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说是减税,可是在GDP才增加了6.8(不包括水分),2018年1-7个月税收收入却增加了10.4%,这样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半年GDP增加3.4%,税收增加10%。从理智上讲这哪里是减税了,这不是增加税收了吗?还有,房地产价格的高估,提高了土地、人工成本,这样在中国经营企业,利润比纸还薄。使得外资纷纷关闭中国的企业,离开中国,使得中小企业主纷纷关闭工厂,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投机领域。这就造成了实体经济不景气,房地产投资领域一片火热的冰火两重天的现象。由于在中国的国外投资的减少使得这些资本流出中国,形成一定换汇压力。

3、中国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委瑞内拉、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的经济陷入动荡之中,使得以欧元等非美货币对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由于人民币属于一揽子货币中一员,人民币也会随着其他货币的贬值而贬值。

4、中国企业借美元债务还款换汇压力没有解除。过去几年里,由于美元债务的利率低于人民币债务,使得中国很多企业甚至中国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种渠道借了美元债务。当时,由于美元在对于人民币贬值区间,借美元债务是合算的。但是一旦美元进入加息缩表的升值区间,过去接到的债务就变成难以偿还的高利贷。以今年来说,人民币从3月份到现在将近贬值了8%,加上3-5%的利息,相当于一年的利息要达到11-13%。在加上换汇损失,可能利息在13-15%。在中国已经没有几个行业能够有13-15%的利润了,如果没有对冲,这些企业将因为债务危机破产。这些企业为了降低债务风险,必然在相应的市场用人民币买入美元期货的形式进行对冲。这样也是的短期内形成换汇的压力。

5、央行放水稀释人民币的内在价值。

由于人民币锚定美元的发行机制,当美元大量流出中国的时候,必然使得中国国内的钱减少,央行不得不通过放水维持流动性。而由于中美汇率的机制,使得同样人民币对应的美元的内在价值减少。人民币的贬值就不可避免。

正是以上几个基本面没有变化,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虽然在短期内持稳,但是长期贬值的趋势并没有变化,估计在10-11月份会跌破7这个心理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