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常帶孩子去,關乎於他的一生!

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常帶孩子去,關乎於他的一生!

一個人走過的路越多。他的生命就越精彩。帶孩子行走天下,已經成為了父母們的一個課題。

帶著孩子去長江.黃河.長城,親近中華民族的根;帶著孩子去天安門看升國旗,在莊嚴聖神的國歌中感受成長;帶著孩子去大海.草原.大山,記錄下孩子的童年;帶著孩子去古都小鎮.宗教聖地,讓人文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發芽.......

很多父母覺得,旅行主要是能夠增進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去哪裡其實沒這麼重要。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沒去過下面三個地方,孩子見過再多的世面也是也是沒用的!

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常帶孩子去,關乎於他的一生!

一定要去圖書館

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希望孩子可以多讀書,讀好書。基於這一點,家長們會參考各種“最受歡迎”、“最暢銷”書單為孩子買書、選書。當我們滿懷希望地把書拿到孩子的面前,自認為的“山珍海味”往往不和孩子的“胃口”。

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它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環境,讓孩子可以主動地選書、讀書。記得一位資深的閱讀老師曾經說過“如果孩子不能在一個輕鬆自由的環境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那麼閱讀樂趣就會大打折扣.......”

經常帶孩子逛書店和圖書館可以開闊孩子視野,瞭解到書的多樣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書,最直接地感受到濃郁的讀書氛圍,從而產生讀書的願望。

而圖書館,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佳選擇。身處書的海洋,孩子會不知不覺地融入進去。藏書越多,給孩子的震撼也就越大!

這個世界上無窮無盡的除了時間,還有知識。不同的是,時間流逝抵擋不住,知識卻可以主動去探求。知識,學問,使人通達,使人平靜。

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常帶孩子去,關乎於他的一生!

一定要去兒童福利院

很多家庭都採用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也會逐漸養成孩子自私、唯我獨尊的性格特徵。家長只知道全心全意地給予孩子愛,卻沒有教會孩子在沐浴著愛的同時去細心體會愛、感受愛,使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培養起一顆感恩的心。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一個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孩子,長大了又怎麼會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呢?

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和培養。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

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爸爸媽媽,有一群人,因為各種原因被拋棄,只能依靠社會救助生活。他們就是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他們的家——福利院,也值得帶孩子看一看。週末,不妨帶孩子去看一看兒童福利院的小朋友們,他們小小年紀不但要照顧自己,還要幫助阿姨照看小一點的孩子。他們無處撒嬌,無從索取,只能努力生活。

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感觸:跟他們相比,自己有爸爸媽媽的呵護,爺爺奶奶的疼愛,還有什麼不知足呢?

引導孩子們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心懷善念是每個家庭的責任。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如果我們常心存感恩,善待他人,人生就會過得很快樂!這是孩子能擁有的最美麗的智慧。

這三個地方一定要常帶孩子去,關乎於他的一生!

一定要去博物館

博物館可以讓孩子們理順人類的文明史、藝術史發展進程,什麼物件在重要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知道什麼是美,如何審美。瞭解自然世界的歷史。和自然界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大事。學習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

同時也會培養孩子的視覺認識能力。在博物館裡接觸很多與藝術相關的展品,進而分析美的構成,品味風格的演進,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當孩子看到特別能打動你的一件藝術品的時候,就會由衷地去讚美它。小孩子能夠從小發自內心地去讚美,才會對他未來的生活、他的完美人格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孩子有了發現“美”的眼睛,然後“真心”地去讚美它,才能從中獲得一種“善”的正能量。

在孩子參觀、領悟博物館的過程當中,接觸到文明之光和藝術之美的同時,也會對孩子們性格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徜徉在博物館中,孩子們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學會安靜地、耐心地觀察事物。

親子旅行重在陪伴,去哪裡沒那麼重要。其實不是這樣子,旅行地的選擇也很重要,如果沒去過這三個地方,讓孩子見再多的世面也是沒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