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选择与防治,小细节里做大文章!!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唐寅《题金鸡报晓图·其二》

雏鸡的优与劣直接关乎着养殖户养殖利益的大与小,盈与亏。是每个鸡场必须关注的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做到真正的优胜劣汰,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前几天有同事去一家养殖户家,鸡苗刚进来有三四天左右,小鸡就出现了很明显的大小不均匀,而且群体活跃度不高。(并且这家有个特殊情况,男的懂,有自己的工作,所以经常不在家。女的不懂,在家也伺候不了这群鸡。总结起来就是瞎闹)刚进鸡苗的时候就是捡的便宜的一批进的,也没在意,后来发现不对劲了,给我们打了电话。去到养殖户家,挑了两只相对个头大的,挑了两只弱雏,解剖之后发现:弱雏的支气管,气囊都有了明显的病变,个头大的两只还没出现异样。询问了一下,开口药也是用的马马虎虎。然后给客户交流了一会,建议是把弱雏全部淘汰,不要心疼。要不然今天心不疼了,明天费用就翻倍了,严重了还有可能造成这批鸡 白玩了。然后又开了一些预防保健的药。

雏鸡的选择与防治,小细节里做大文章!!

健雏与弱雏的特征:

健雏:羽毛发育良好、无污浊。体重适中、活泼好动、两脚站立稳健、蛋黄吸收良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部愈合良好、干燥、且被腹毛覆盖,无残痕。喙、胫和趾湿润、鲜艳、有光泽。握在手中,感到饱满温暖、挣扎有力。

雏鸡的选择与防治,小细节里做大文章!!

弱雏:垂脚站立不稳甚至拖地,有的翅下垂、雏鸡显得疲惫不堪。腹部干瘪或腹大拖地。脐部有残痕或污浊潮湿,有异臭味、如果出现脱水现象,则喙、胫和趾部干瘪、无光泽。有时可见交叉喙、瞎眼、无颅的畸形雏鸡。

遇到一批不好的鸡苗,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劲往外淘,不要心疼。前期开口药的使用一定要选择敏感度高的药物,能做药敏最好了。用药的同时,注意雏鸡的肝肾负担。此外还要把握好鸡舍的温度(1日龄~3日龄育雏舍温度33℃~35℃,以后逐周降低,到6周龄温度降至18℃~21℃或与室外温度一致,夜间温度低,应使舍内温度保持与日间一致)湿度也不要太大,一般在60%左右即可,还要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目前农村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取暖方式还是燃煤供暖,不过不建议用,最好还是采用火炕、暖气供温)

注重选雏与分群饲养:

选雏与分群饲养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均匀的重要因素。

选雏 第一次选雏应在雏鸡到达育雏室时进行,挑出弱雏、小雏单独隔离饲喂,残雏应予以淘汰,以净化鸡群;第二次选雏在雏鸡6-8日龄进行,也可在雏鸡首次免疫时进行,把个头小、长势差的雏鸡单独隔离饲喂。

分群饲养 肉仔鸡公母性别不同,其生理基础也不同,因而对环境、营养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如公鸡的生长速度快,而母鸡的生长速度慢,56天体重相差约27%;公鸡8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下降,而母鸡在7周龄后体重增长速度就下降,按经济效益应分别出栏。因此肉鸡最好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公母分群后可分别调整日粮水平,更好地提高饲料利用率。

环境控制

要重视鸡场环境的治理,恶劣的环境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诱因。随着鸡舍养鸡时间的延长,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治理,最终将严重威胁商品鸡群的健康。因此,鸡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治理,特别是要做好污水、鸡粪、淘汰鸡、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在重视环境治理的同时,还应注意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密度、粉尘及舍内微生物的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另外,鸡的许多传染病都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因此,鸡舍内、外环境的带鸡喷雾消毒在很多鸡场已成为必须坚持的卫生防疫措施。

消毒

进鸡前对鸡舍及环境消毒仍然是搞好净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常采用的消毒剂一般含有甲醛、氢氧化钠、氯或络合碘等成分。在平常使用过程中常存

在以下误区:

①仅采用地面消毒,忽视了熏蒸消毒;

②熏蒸消毒时,仅用了甲醛,降低了熏蒸效果;

③忽视了适当提高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④忽视了对垫料的日晒和熏蒸消毒;

⑤长时间的使用一种成分的消毒剂。在平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鸡群发病期间,应注意舍内的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的环境消毒。

另外,鸡群饮水的净化、水槽、消毒池的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

雏鸡的选择与防治,小细节里做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