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则《论语》经典名句,现代社会还适合吗?

常争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头条家的文小姐的邀请回答。论语与头条写作分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记记载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代表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一言一行,是我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论语》中的仁爱之心是最集中的提现。还有教人做人做事道理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也让人学会学习重要性的“学而知之”,让我们懂得和谐社会正能量的“谨守正义”的思想。现在将教育部归类的论语十五则一一讲解,结合大家关心的头条写作问题,以期友友们都能取得成功。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文意是曾子说:“我每日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的事有没有尽心?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曾子说的,让我们明白了,在头条写作,要不断反省与自知,多向头条活跃指数高的友友学习。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孔子说:“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头条写作,知己知彼,要多了解头条君的推荐原则,做到心里有数。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在头条,推荐量少了,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利于下次获得更多的推荐量

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在头条,一个有自律的写手,克己复礼,迟早会成功的。

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
在头条,要想成为大V成功人士,都是首先从自己做起的,以身作则,认真搞原创。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明确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在头条,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写作,头条必不负我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孔子说:“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在头条,我们要多向大V成功人士学习写作和做事的方式方法。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后时常去温习,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在头条,要把过去学过的知识要温习,与好学的友友在一起,不因别人的不了解而心生怨念,我们是一个头条最好的写手,好人。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说:“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这是最经典的语句了,互相学习,一起前行,头条写作永远没有终点!

1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工作要敏捷好学。”在头条号要勤于写作,少发牢骚怪话,头条必不负我。

1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错误,人人都敬仰他。”山友在头条的写作也在不断修正写作的方向,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皆宜,才是君子之道。”
在头条写作,山友也在保持文风质朴,君子之道!

1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让朋友帮助修养仁德。”在头条我们就是要以文会友,共同进步,加油。

1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思想主张不同,不能走在一起”。在头条,我们友友们就是一心要把头条号经营好,让自己满意,让友友欣赏。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在头条号,我们就交可以信任的朋友,交能互相欣赏,经常来往的友友。


山友说


《论语》比语文教材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语言,还可以拿来作为人生的信条和生活指南。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诉我们要诚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不谋而合。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诉我们要坚守道义正义的底线,不能损害道义而妄求富贵,这与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也有相通之处。又比如“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告诉我们要克制自私的欲念,遵守道德的要求,要爱父母爱兄弟爱同胞,这和价值观中的"友善”的要求也是一脉相承的。以上是人生信条。

更多的语录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指南。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要虚心从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要诚实,不自欺,不要试图掩盖自己的无知。又比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告诉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还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诉我们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必为一己私利而患得患失。又比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别人,理解别人。还比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更激励我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总之,《论语》中的很多语录都可以顺手拿来,为我所用,满满的正能量,最经典的鸡汤文,最精粹的道德教科书,地道正宗,古色古香。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三纲五常"和"八义"。"三纲"当然是糟粕,因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但"五常"之仁义礼智信,"八义”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一字千金的宝贝,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有根之人,才能立身正直,行稳致远,不至于迷失方向,陷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泥潭;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受欢迎的人。而《论语》显然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好入口。

当然,《论语》中也有糟粕,需要用现代思想加以观照、辨析、扬弃。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显然与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相去甚远。

但总体说来,《论语》是现代人继承传统文化的便捷通道,是克服浮躁迷茫焦虑的现代病的最好药方,《论语》十五条更是值得记诵并遵循的金玉良言。


平平静静59


‘十五则’?初中语文书上的?好像是十二则吧。其实,不管是十二还是十五,或者是整本《论语》,在现代社会都还适用。

《论语》讨论的范畴,我总结了下,大致有这些方面:仁、孝、学、智、德、礼、乐、疑、行、君子小人、乐(快乐)、天、评价古人、评价弟子等等。

这些范畴,梳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现代科技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知识的丰富和爆炸,是人之外的事物的变化,一个小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要比孔子高多了去,但举全国之数,没有谁会说自己比孔子更高。



物质环境提高了,人心并没多少变化,遇到鸡毛蒜皮的事情是还要吵几句的,遇到困难还是会犹豫不决的。人性也没有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更善或更恶,就在那里,没啥变化,因而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就有存在的必要。

虽然有部分人是讨厌《论语》的,那是因为只看了书名,并没有真正看下去、看完去。说句实在话,带着批评的态度看《论语》,可以获得知识和炫耀的资本;带着赞赏的态度看《论语》,收获的是自我反省带来的德性。


幽幽南山客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只要你去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会给我们以智慧,使我们心中有定力,不致被纷繁复杂的各种假象迷惑,经常读它,可令我们内心宁静,处事有方。鉴于我受能力,时间限制,只能以小篇幅进行交流,如有兴趣,来日方长,我们今后可慢慢探讨,以此共勉。

在论语4,24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要求人们不断修养,做到话语谨慎,行动敏捷。

在论语9.29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要求人们完善人格修养,必须具备三个方面,智慧,仁德,勇武。内心没有仁德的精神,就不是一个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佐助,勇武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介武夫。

在论语16.10中,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是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中的意思,为了减少篇幅,我就以一篇顺口溜的形式表达一下:君子处世应持重,圣言九思记心中。观事洞察悉本质,听话要明弦外音,接人待物色温婉,容貌神情谦且恭,语言忠实不欺诈,做事谨敬又认真,存有疑惑及时问,忿恨虑难莫冲动。

君子取财必有道,不义富贵如浮云。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内容丰富而语言简洁,它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经常学习,会有时学时新的感觉,它会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


汇侃


中华传统文化被质疑,乃至被遗弃,实是悲哀!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是有其历史的原因。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张之洞为了调和两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少从这时起,知识界已经开始远离了传统文化的真意。到后来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废除文言文,废除汉字,废除中医等等。这是国家危难进一步深化,知识界情急失智的表现,深层次原因依然是传统文化的真意久已失传。再到文化大革命阶段,以及后来的拨乱反正,提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以说是彻底的连表面的文化传承都已中断。试想,如今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真意还能了解多少?正因为不了解乃至误解,才会出现反传统文化和质疑传统文化的思潮。



怎么办?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必须要给传统文化正名。这一正名不能靠宣传,宣传类说教只能适得其反。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宣传说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恢复传统文化真意。

那么传统文化的真意在哪里?须知西方文化的本质是知识的累积和逻辑的思辨,因而是完全的主客观的二元对立。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则是身心受用的学问,主客一体。佛家讲解脱,道家讲逍遥,儒家讲成仁。三者是一个意思,都是身心受用的事情。孔子讲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就是解脱吗?不就是逍遥吗?



非但如此,真正的智慧皆从儒释道三家流出。所有的问题的解决皆依智慧,治国也罢,治理公司也罢,处理家事也罢,与人交往也罢,种种之事,没有不需要智慧的。

所以传统文化的真意乃是智慧之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适用的。


何一笑1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经典之所以流传到现在自然是有原因的,不然早就失传了。于丹为什么讲论语红的,之后又有很大争议,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对论语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并非谁对谁错,那些质疑于丹的不无一些资深学者,但那些学者也不敢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解读就是完全无误的。简单来说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微言大义,里面带有很多的朴素哲学,孔子及其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这点,世说新语也是这个类型的。所以说,读懂论语,形成自己的理解,并能够活学活用,会让人受益无穷的。


搬煤球的940


对儒家学说的解读要与时俱进,不能把儒家经典变成教条主义,中国的文化历来‘’儒道佛‘’三足鼎立,今后也不会缺位的。

再者,反观历史上‘打倒孔家店’,结局都不好。

去粗取精是诚实的态度。


春秋152334286



雪中映梅


人情事故现代人渐渐梳远,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冷漠,没有爱心,没有了公益心,坏人,敌国就会欺负这个民族,社会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论语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国文明的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做人,做好人,怎样真真正正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从小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应知道论语,,,


云计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枝,仁义礼智信,是千古中华魂。儒家倡导仁爱,利益他人,爱人助人,忠孝仁义,礼仪廉耻。这些思想美德,到什么社会,什么时代都适合,都不过时,尤其是当今时代,人们金钱挂帅,物欲横流,道德缺失,人伦伦丧,人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倒行逆驶,胡作非为。这些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尤其缺泛。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当务之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传播正能量,人们都按这些传统美德做人做事,社会才会和谐,社会风气风清气正,我们的国家才能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