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经典史话(43):叔侄状元

商丘经典史话(43):叔侄状元

叔侄状元

叔父王洙,自幼聪明过人,喜欢读书识字,稍大一些时便博览群书,什么图纬、方技、易经、阴阳五行、算数、音律、篆隶等,无所不读,无所不通,才艺过人。但王洙自幼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做官,一心一意想做个教书匠。

宋真宗年间,王洙参加科举,一举荣获甲科进士。事后,朝廷几次下诏,令他入仕为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朝廷感到奇怪,即派人将其接至朝堂。朝堂上,真宗当着文武百官,问:“进士王洙,朝廷三番五次下诏封你为官,你却屡屡谢绝,那你多年寒窗,目的何在?”王洙施礼说:“启奏皇上,草民一生别无所求,十年寒窗,一朝中第,只求能到应天书院当个教书匠。”众臣听后,一片哗然,摇头不解。没等皇帝开口再问,早有一位文臣出班施礼说:“进士王洙,自古读书是为了做官,金榜题名是为了报效朝廷,古往今来哪有状元、进士甘愿做一名教书匠的?新鲜!莫非你脑壳出了什么毛病不成?”众臣听后,一阵哄堂大笑,都说王洙是个痴子。真宗见此,则连声感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此人看似有些痴傻,其实是位高人。人生苦短,乐在自我。进士王洙,朕愿满足你。”皇帝话落,众臣无不目瞪口呆。

王洙奉旨做了一名应天书院教书匠,自感一生快乐无比。

侄子王尧臣,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入应天书院学习,一直受到叔父的严管身教。那时,正值范仲淹也在应天书院受聘教书,王尧臣更是受益匪浅,学识快速长进,一度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王洙见侄子学业有望,曾想说服王尧臣日后侄承叔业,做个教书匠。王尧臣则说:“教书育人自然可贵,假如侄子有朝一日中了状元,我定入朝做个大吏,从而效忠朝廷,服务百姓,光宗耀祖。”王洙见此,无言以对,只说:“人各有志,叔不强求。”

天圣五年(1027),王尧臣参加全国统一科考,一举夺魁,获取状元,时年24岁。消息传出,轰动朝野,人称叔侄状元。王尧臣入仕为官,一生几经升迁,官拜吏部侍郎。

商丘经典史话(43):叔侄状元
商丘经典史话(43):叔侄状元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城市文化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