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故事发生在清朝初年翰林院里一次聚会上,熟悉清朝官场的朋友都知道,翰林院(负责撰史和起草公文)是官场里书呆子最多的地方,里面的翰林各个都是学富五车、汗牛充栋。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汇聚了全国的学霸。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这一天,学霸们闲得无聊就开始侃大山,今天的主题是:谁家乡的特产最牛。韩林们个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像肚子里藏着一本《家乡特产汇总》一样。只有一位来自苏州的翰林汪琬不说话,大家就嘲笑他啊,兄弟,丑媳妇总归要见公婆的呀,你们苏州都有啥特产啊?这时候只见汪琬慢慢吐出一句话:苏州特产极少,只有两样,一个是梨园子弟。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清康熙朝苏州籍进士汪琬

汪琬所说的梨园子弟指的是“昆曲”的戏子,大家知道“昆曲”是百戏之祖,是北方京剧的祖师爷,各位翰林们都是识货的,一听这话,马上默不作声,但是汪琬接下去的这句话,才是重磅炸弹。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昆曲只是抛砖引玉的”小特产“

汪琬慢慢说道:我们苏州还有一项特产就是

“状元”。听到汪琬这么说,各位翰林们只能咂舌作罢。苏州这一“特产”可以说是完胜了这场“口水战”。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状元主题雕刻

中国古代科举场上有一句话:海潮过昆山,苏州出状元。从隋代创立科举制度以来,苏州共出了60位状元,统计如下: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单看数量,可能大家对苏州“状元”之多还没有明确的感受,那我们就以清代为例,看来看看占比。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苏州状元占全国状元22.81%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苏州状元占江苏状元53.06%

苏州的状元不仅在数量上创造了全国记录,成色上也特别的亮眼。先说状元中的“状元”,连中六元的钱棨。清朝乾隆年间的钱棨,连续考中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项第一,堪称超级学霸。苏州古城区有一处地名的“三元坊”就是因钱棨而得名。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坐落于苏州三元坊的苏州文庙

其次是盛产状元家族,父子状元、兄弟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苏州各个都有,一个家族既出状元,又出榜眼和探花的情况也更多,可见苏州的文脉传承、底蕴深厚。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苏州东山陆巷的“一品探花”牌坊

例如太湖之滨小小的东山镇,就出了明朝苏州首位状元施槃,明朝宰相王鏊(探花),以及王鏊的八世孙王世琛(清朝状元)。还有常熟大名鼎鼎的翁氏家族,清末重臣、两代帝师翁同龢的祖父翁咸封乾隆四十八年中举人,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道光二年中进士,翁同龢咸丰六年中状元,翁同龢的侄子翁曾源同治二年中状元。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翁氏家族父子两帝师、一家三巡抚、一门六进士、叔侄两状元

拥有这么深厚的状元家底,不拿出来晒晒都不好意思。2014年,苏州有关部门将清朝状元潘世恩故居改造成“苏州状元博物馆”,地址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钮家巷。

硬核苏州史:苏州“状元”创造的集体奇迹 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硬核君建议,春节期间有朋友要到苏州旅游,逛完观前街的土特产店后,不妨去了解一下苏州的状元文化,这才是苏州历史上最牛的“土特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头条号:硬核发布者,内容很硬,也很搞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