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发布致歉信,自主创新从来没有捷径

红芯“自主研发”国产浏览器

8月15日安全办公浏览器研发商红芯宣布完成2.5亿元C轮系列融资。本轮融资主要来源于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投资方除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外,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继续跟进投资。

而获得融资的主要原因在于红芯通过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浏览器核心技术,推出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

要知道世界上四大主流浏览器内核(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皆为国外所有,而红芯研发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真的是令国人无比自豪的事情,获得2.5亿元融资理所应当。

此前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由于目前浏览器内核均是采用国外技术,红芯要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云安全。

然而事情总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8月16日,有网友在对红芯浏览器安装包解压后发现,最终得到一个版本号为49.1.2623.213的Chrome文件,这也是谷歌浏览器Chrome最后一个支持Windows XP系统的版本。红芯Redcore的自主研发还成立吗?不少网友都表示红芯只是“谷歌浏览器换了层皮”,并非自主创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本峰表示“下一步可能就不做宣传了,我们就想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这次可能真的是因为融资宣传的比较猛,然后才会这样。”

红芯发布致歉信

面对外界质疑的造假事件,陈本峰否认了这一说法,称“红芯是在通用架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 我们从来没有避讳自己是基于Chromium内核进行的开发。”

8月17日,红芯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一封致歉信,表示红芯浏览器的内核Redcoe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开源Chromium内核架构进行改造和创新,对宣传存在的误导表示道歉。同时表示,“公司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强调具体功能和客户价值,而不应特别强调国产自主”。

针对这一事件,360公司PC浏览器事业部总经理梁志辉说到,“使用开源内核并不等于抄袭,重要的是要遵守开源社区的规范。Chromium在开源授权协议上是支持二次开发的,但要求在浏览器中标注来源,你不能用了人家的代码,之后又说内核是自己自主研发的。”

关于红芯浏览器下架一事,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解释,因为技术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始自查。但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却有另一套说辞:“本想大事化小,但事件发酵得太快了,我们随时会将产品上架,而且不会改任何东西。”

媒体评论

@澎湃新闻

明明就是基于他人开源技术,却只字不提,反而高调宣传“红芯就是做中国自己的内核”,“掌握内核技术,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应用安全”,甚至列出一系列政府官网为自己产品背书,把朴素的家国情怀换算成满满的商业算计。

@光明网

要对那些为了拿项目、“钓”融资而不惜伪造技术、剽窃产品的伪创新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击,对那些打着什么“争光”幌子实际进行坑钱骗名的伪创新者及其机构,必须绳之以法,才能以儆效尤。

机构评论

@某投资人

软件行业,抄袭模仿一部分是常事,但是对于核心模块全盘照抄,还说自己独创,这就是人品问题。另外,技术层面的抄袭,很多投资机构投进去的时候其实是不清楚的。红芯的投资人这次应该是掉沟里了。

@某早期投资人

现在投资机构还没到审代码的水平,专家给的意见也不见得全面、深入,毕竟精力有限且不存在太多利益关系。技术类早期项目是赌赛道、投人,人靠谱、背景光鲜、有成功履历、业绩认可,就出手了,B轮以后的项目一面是已有机构背书,一面是市场部分验证。

我们希望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掌握芯片、浏览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然而自主创新从来都没有捷径,妄想一步登天,必然摔得很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