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的医生给出的不同建议,我们应该听谁的?

“看病要多看几家才能确诊,可是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也不一样,我要听谁的?”

这是很多患者心里的想法。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医生和患者思考的问题,有必要搬出来讨论一下。

说到这个,想到我的病人里面的一个案例:小何,女,32岁,某天来问诊。

小何问道:

“医生,我今年32岁了,婚后备孕了两年的时间没怀上,到医院检查,说有两个子宫肌瘤和左侧输卵管弥散。几乎看过的每个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都不同。”

有的要我保存受精卵,摘除子宫肌瘤,再用保存的受精卵做试管婴儿;

有的药我先自然怀上,剖腹产的时候再摘除子宫肌瘤;

有的让我做腹腔镜疏通输卵管,然后就能怀上了。

“每个医生都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我不知道应该采取哪位医生的建议。我现在特别纠结,希望您能帮帮我,让我早日实现为人母的愿望。”

面对不同的医生给出的不同建议,我们应该听谁的?

我给到小何的建议:

说实在的,几种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

从造影片看,宫腔是正常的,双侧输卵管是通的,B超显示子宫肌瘤一个在肌壁间,一个向外凸,一般来说,这样的肌瘤不影响宫腔,不会影响怀孕,所以有的医生建议你先试着怀孕;

但是,你有一个子宫肌瘤偏大(大于4cm),怀孕后子宫肌瘤还会长大,如果肌瘤在怀孕过程中发生病变,那将不好处理,所以有的医生建议你先做腹腔镜将肌瘤剔除后再怀孕;

然而,肌瘤剔除后可能需要避孕一年或更长时间(要根据手术情况),而卵巢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所以有的医生建议你先取卵,把胚胎冷冻再考虑手术。

所以说,没法说哪种方法更好,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医生都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出的建议。

我个人更倾向第一种建议,因为子宫肌瘤大小出于可做可不做的界限,怀孕后也存在肌瘤病变的可能。但是手术有手术的风险,也有可能怀孕后子宫破裂的风险,虽说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小,但我们不能去冒这个险。

面对不同的医生给出的不同建议,我们应该听谁的?

小何再追问:

“医生,我25岁前流产过四次,后来到现在都没有怀过。”

有的大夫说是左侧输卵管弥散导致的,要求我做腹腔镜手术;

有的大夫说腹腔镜手术后可能会加重粘连;

也有的大夫说现在怀孕需要吃促排卵药物,这样势必会加快子宫肌瘤的生长。

“这让再次陷入矛盾,希望您指点。”

我再次回答:

做腹腔镜有可能还会粘连,这没错。问题是为什么要做腹腔镜?如果说做腹腔镜的目的是为通输卵管,那没必要做腹腔镜。因为我在前面说过,你的双侧输卵管是通的,所以现在没必要讨论腹腔镜的问题,试孕即可。又有人说促排卵可能会使肌瘤长大,这也没错。

但你要知道,怀孕本身长期的雌孕激素升高肯定会使肌瘤长大,那你还怀孕吗?说了半天,我还是那句话,任何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没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主要是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尽量减少风险,达到你的目的。

面对不同的医生给出的不同建议,我们应该听谁的?

我的思考:

面对同一个患者,不同的医生为什么会给出如此不同的建议呢?主要是医生的专业不同,所以考虑问题的重点不同。建议手术的往往是妇科医生,建议先取卵的往往是生殖医生。所以,医生给患者的建议往往有专业的局限性。如果只局限在自己的专业内,给患者的建议不一定是最好的建议。

作为医生,一定要跳出自己的专业,跟患者有充分的沟通,尽量了解患者的意愿,权衡利弊,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尽快帮助患者达到他的目的。

那么作为患者怎么办呢?

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分析医生给出的各条途径,哪条能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而损伤又比较小,又比较符合自己的意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