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工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D丶Lei


很多人对国企都有深深的执念,觉得国企就像是一个铁饭碗,待遇好,有保障。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文件,随随便便做一些工作就行了。多少人羡慕国企的工作,用尽各种方法都想挤进去。可是大家真得了解国企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吗?

前几天刚好在网上看到一篇类似的文章,是讲国企生活的。该网友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单位规定12点下班,可是到了11点多,办公室里几乎就没有人了。一个小小的财务室居然有二十多个职工。自然分到每个人手里的活就没有多少了。

很多员工但凡有点关系就把孩子、亲戚往企业里塞。总部不好进,就安排到下属分公司。结果员工越来越多。本来5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最后让10个人去做。这就导致企业办公效率越来越低,每个人的任务也不会太多。

很多人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上班如同混日子。但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大家向往的吗?很多人进了国企可能工作稍微轻松一些。但是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同温水煮青蛙。

最后当你想要离开这个环境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没有能力在激烈的职场中站稳脚跟了。越少你就这能慢慢熬。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国企都很轻松。比如像建筑行业的国企公司,很多员工都得下工地,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还有些基层职位国企员工干的活也是又苦又累,倒班工作,作息混乱。而且升职机会少,工资也不高。

其实国企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都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国企可能管理体制有一些缺陷。但是大多数优秀的国企还是很多人都想进的。不过在决定进国企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END——

大家对国企生活有怎样的了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看管理,不过总体来说,不得不承认,国企一般都还有一定的弊病,比如部分单位人员冗余,效率低下,这确实也是事实,但是也有它的好处,那便是管理的正规化。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员工,毕业刚进入几年而已,说实话,因为我们处于一线矿山企业,还是比较辛苦,而待遇也确实偏低,不过这也是国企的统一规定,所以工资也就这样了,但是最大的弊病就是国企的按资排辈与关系户了,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明白,没关系的和有关系的,领导对待的态度千差万别,你能干,所有的活都是你的,谁让你能干呢,开会说成绩的时候,领导对你只字不提,表扬的确实关系户,所以说这也是我认为国企里面效率低下最大的败笔,使得无数人都被磨的只是按部就班工作,出现惰性心理,能推就推,也许是大家都明白怎么做的事,大家都不会去做,因为都是过来人,明白这里面的深浅!



刚来单位的毕业生,其实都还是很有激情的,想着好好工作,多多努力,但是当你看清楚了国企里面的一些东西以后,也许你也就慢慢变得毫无斗志了,你会干,活都是你的,哪怕你累死,其他人闲死,都是找你,有的事情你一撑头,领导觉得你抢风头,后面的小鞋有你穿的,所以说国企被大家吐槽严重,也确实如此,各种经费国家买单,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呐,所以说,国企也是人才培养站,国企工作几年的人,一般好多都跳出去到私人企业去了,因为工资待遇真是没得比,私人企业也愿意招收国企工作经历人员,因为国企舍得花钱培训员工,私人企业直接拿来用,何乐而不为!对于国企,人员走就走吧,我继续招人就行了,缺睡公司都能运转!

虽然说国企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大部分确实都是有一定的短板的,其实大家都清楚,所以说,要是普通人员,进国企首先准备好心理素质吧,也希望今后国家的国企改革措施,能够真正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发挥出国企应有的地位与水平,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地质知识科普中心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既然提到了职工,那么我们今天只谈职工,不谈管理层。

天天为大家找到一位国企工作三年经验的朋友来回答问题:



一、大部分员工并没有混吃等死的状态

现在国企在改革,无论是混合所有制还是国有资源整合,加上国家对于自身企业的整治与管控,国企中的氛围已经有了改观,追责更加明确,以及目前整体员工素质的提升,


整体的进步是一个过程,只能说现在国企里面认真负责,敬业心强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内部的尊敬。但与私企毕竟不同,”铁饭碗“的模式依然存在。


二、奖励机制依然不够完善,无法激起员工的干劲。

国企职工内部分配均衡,即使有了突出的贡献和卓越的业绩,也无法拿到相应突出的报酬,内部在分配上是真正的一团和气。

就拿我之前待过的国企来说,年终奖金很少,可以拿的奖金也不多,大家在单位的收入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工资,在工资上一个干了五年的员工,和新进来的员工相差并不多,工作量也相差不多,所以当提起一个新的项目时,大家很少有干劲。



三、论资排辈依然坚挺,但近年突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还没进入国企的时候就知道在国企生活,只有一个字, “熬”, 熬到年龄,熬到时候,待遇和职位自然就上去了。

但近年来国企对于人才愈发的重视,许多高学历,高能力的精英人才会以突出的贡献和业绩迅速提升,只不过在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趋势,多数国企依然是熬的状态。


四、竞争差,没有危机意识,人员更替几乎没有。

对于一般国企的员工来说,虽然只在当地拿到平均工资,但毕竟在国企不会有任何的危机,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国企就会是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加上目前多数国企并没有极速的扩张,职工已经非常饱和了,想要进入国企工作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简单来说,进去难,出来难,流动性差。



总结来说,国企的员工(仅仅指普通员工而非高层)状态,首先是非常稳定,缺乏竞争与尖锐的奖惩机制,在工作的前途上并没有重大的机遇与转折。

但越来越多有能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获得了提拔与奖励,国企的氛围在慢慢的改变,由曾经多数的一潭死水慢慢的向有活力的企业靠拢。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自身,改革势在必行,且已经有了成效。


首席投资官


十六年!是我在国企曾经工作的年限。可以说,我对国企了解很深。虽然,我早已离开国企,但还有很多亲朋好友在那里工作。所以,国企员工的生存状态,还是略知一二的。

我离开国企时,每月实发工资1750元,辞职进入私企后月薪一万多。有一年,我们一家三口去肯德基。汉堡、薯条、鸡块、鸡肉卷等点了一大堆。突然发现有个认识的女同事带着孩子在角落坐着。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同事坐在对面静静的看着。我问老婆:她怎么不吃?老婆说:这么贵,肯定是不舍得呗。我恍然大悟。

相对于私企,大多国企的工资水平是比较低的。我辞职离开之后,虽然企业涨过几次工资,但普通员工的工资也仅仅达到3000元左右。这点钱,在城市生活显然是捉襟见肘的。于是,为了生活,很多职工不得不放下架子,下班之后去摆摆地摊、做做兼职。有时出去,在大街上经常看到摆摊卖包包、绿植和其他东西的老同事。还有的人,为了补贴家用,下班以后帮别人送货,虽然辛苦点,但每月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

前几年,国企搞减员增效,35年工龄一刀切。去年,又搞了一次内退,男的50岁、女的43岁,强制离开工作岗位。内退人员工资很低的,每个月一千多元。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出去继续打工,有在饭店当服务员的,有在学校食堂卖饭的,也有卖服装和保险的。有一个朋友,刚刚五十岁,就没了工作,孩子还没结婚,不得不想办法做点小买卖,这也是无奈之举吧。

在国企,中层以上领导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中干普遍年薪达到十万以上。副总级领导在30-40万左右,总经理的工资还是令人咋舌的。前年我在网上看到,总经理的收入已经进入国有上市公司老总薪酬排行榜了,年薪80多万!甚至比一些中字头的银行行长工资都高,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国企员工的生存状态,虽然不见得完全正确,但还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一句话,国企领导日子不错,但是普通员工就令人沉重和叹息了。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分别说说老一辈和九零后这一辈的国企职工现在的状态吧。

我家是在一个县级市,有两个老牌国企,其中一个是做能源的,另一个是重汽。

能源国企旗下化纤厂,十里厂区,规模相当于另一个小县城,里面的员工宿舍配备了健身房超市游泳池电影院医院和学校,效益好的时候我举个例子,过年过节厂长请大家来看放烟火,凡是到场的人不管大人小孩,一人50元红包。经常举办员工活动篮球赛网球甚至有自己的乐队,周年庆的时候请明星到场,养活了一大批人。

我父亲最早在里面通过奶奶的关系,混了一个轻松的岗位,带了一帮厂职工做小弟,后来因为打架斗殴,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他当初那些小弟,有一大部分人还留在厂里,直到现在每年过节我父亲都会请他们聚在一起吃餐饭,通过每年的饭局就能切身感受到生活状态的变化。现如今硕大的厂区几乎全线停工,只在个别岗位安排了看守人员,电影院早在十年前就关闭了,医院发展成了市里的精神病医院,当初的员工宿舍大部分卖给了当地农民,反倒是学校成为了本市的另一所壹级达标,让生活区相对来说还不算是太冷清。当初的员工了大部分选择了辞职,或待业,出来当保安打零工,每每聚在一起谈论最多就是当初的效益怎么好怎么好过得多么的轻松有面,以及后悔的当初没有提早出来现如今四十多了,什么也不会,觉得制度废了他们后半生。


朋友的父亲,在筛选厂,同样一个国企,当初煤价好时候,厂员工个个买车,一些跑业务的工资领一份外面再投资一些其他产业,同样有招待所篮球场,福利待遇很好。这几年煤价下跌,厂的效益大不如从前,无法自负盈亏,已经不再招聘新人了,从厂长助理以下无一例外,一批批的安排内退。我认为最让他们接受不了的,不是收入差距部分,而是面子,当初在厂里上班的和公务员一样铁饭碗,收益好的时候收入不菲,人人羡慕各个榜样,现如今的落差确实会让人心生不满。

再说一说和我同辈的一个朋友,90后,大学毕业之后,通过家里的关系,进了重汽。如今重汽相对来说还算稳定,产能正常,虽不能说前途光明,至少安逸稳定。比打工强,是大部分有一些关系的父母会让孩子去做的选择之一。但是我那朋友在去年的时候辞职了,一个人跑到外面的城市,和他姐夫做了金融,工资低且累但是充实。离职之前我请他喝酒,问他他父亲通过关系好不容易把它搞进去为什么要辞职,他和我说了两点。


1.有一位老员工二婚,请了整个部门所有的同事包括像他这样刚进去的菜鸟,他说他尼玛的连他面都没见过,请帖就到自己手上,让他觉得恶心。

2.二十看到老,对未来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看看50岁老员工就知道,活着如同像一只蠕虫,每天不紧不慢吃不饱饿不死,朝九晚五穿着一身灰色的制服,开了几万块钱的车,抽得十几块的烟,每天扯些让人听腻了的家常,混得好的混个小管理,对新人指手画脚,多个五六百的工资,还要做个两面人。

对于辞职他是这样跟我说的:我知道自己没有本事也没有勇气去创业,但是我至少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去帮亲戚打工,做自己认为相对有前途的事,也许刚开始收入不高,有上顿没下顿,但至少工作的时候我是有干劲的,我觉得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像个机器一样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只是不想让未来的自己后悔罢了。


这两件事就是我切身体会的,近距离交流分享出来的,目前国企的员工心里的想法和他们目前生活状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我们都没有大智慧,看不懂现在的决定对未来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人生在世百年载,如不能大起大落轰轰烈烈,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
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全能的小样
不定期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聚财心得。

聚财小样


洛阳是重工业基地,国家一五计划中,有7个重点项目放到了洛阳,洛拖、洛轴、洛矿、洛耐等企业,都是共和国工业长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国企工作是很荣光的。现在,很多国企日子都不太好过,国企职工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我庆幸,在国企干了6年后,终于在46岁的时候离开了国企!

2年半前我就在山沟里的国企矿山宿舍住,好在我是中层干部,一个人住一间,有空调,冷暖的,还有wifi,条件还不错,办公室配备有台式电脑,宿舍有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有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摄像机和长镜头相机,因为我是国企专职秘书。但是我离职了。

我放弃了月工资3700元的国企工作岗位,因为什么?我太清高了,看不起公司头头们整天吃吃喝喝干不成事,普通职工仅仅拿月工资2000元左右。头头拿年薪,公司层面头头年薪30万以内,配公车,单间宿舍,单间办公室,职工2人一间宿舍。头头说走就走了,要么出差,要么回家。普通职工回一趟洛阳的家,要经过层层审批。

我所在的国企每况愈下,离职了很多职工,都是和我共过事的兄弟姐妹,他们有老有小,但是企业不跟他们签劳动合同了,象征性做了补偿,没多少钱的。

他们走了,全部经我手办的手续。我一个人喝酒时,哭了好几次。在国企就是头头升迁,普通职工干再好都没希望升职,顶多年底评先进给个名额,我干了6年没看到一个品行好有能力的普通职工升职,反而一无所能会喝酒巴结头头的人,被提拔成中层副职甚至正职。

我带了好几个大学本科生,通过各种潜移默化,把他们劝走离开国企寻找好的前程,现在有的干不错!我觉得我这个老师干得漂亮,因为在国企没关系没嘴皮子根本升职无望!

好在我终于离开了这个国企,这个让我失望的单位,就像我21年前离开拥有近3万职工的特大型国企一样,我看着国企没落很痛心,辞职原因很简单,单身宿舍长明灯长流水,有背景的调离生产一线,没后台的干到退休只是工人一个。他们太辛苦了,我心都流血!

我半辈子干了二家国企,一个特大型,一个市属前五强。但是,我最终还是离开了国企!


老胡写实


做为一名国企工作人员,谈一下我周围同事们的状态。

一、大部分员工还是有敬业心的。

现在国企的管理都在向先进的企业学习,参照他们的管理模式和水平,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严格,很多岗位上的员工都非常的敬业,本职工作都能完成的很好。

二、基本上还是平均分配,所以没有狼性精神。

由于国企基本上实行还是大锅饭,虽然一直在提倡按劳分配,但很难做到,有也只是象征性的。比如我们的年终奖,大家会投票选取优秀,但钱差的很少,得到优秀的人再一请客,说不定还要贴钱。所以大家基本上还是一团和气,那些真的有突出贡献的人,并不会比表现一般的人拿的太多。

三、按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有能力的年轻人一样会得到重用。

不管你这个人能力怎么样(不包括那种特别特别差的阿斗们),熬到一定年龄,自然会谋到一官半职,大家都觉得挺自然。也特别有能力的年轻人,因为有突出贡献得到提拔和奖励,大家也觉得这很正常。

四、人员流动性差,进来不容易,出去更不容易,几乎是死水一潭。

国企的收入也要看效益,那些五百强的企业,当然高,像我们这样的二线国企,在当地也就是平均工资的水平。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保障,生活安逸,旱涝保收,很少有人辞职。而且现在国企大部分都超员,进人很困难,但辞职离开的人更少,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差。

五、知识结构老化,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做国企的员工,就像看一部蹩脚的连续剧,一开头就猜到了结尾。只要不是特别差的人,混到最后都不会太差,没有功劳有苦劳啊。所以大家没有太多斗志,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单位进行的常规培训都不想参加,更别说自己主动学习充电。导致思想观念和知识比较老化,很多人即使觉得工作不满意,也没有能力完成转身。


锦瑟谈职场


这个问题感觉有点沉重。国企和央企职工,其实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前几天看一部纪录片,叫做《大三线》,讲的就是上世纪三线建设期间,当时大批的东部沿海知识分子精英人才为了国家建设纷纷迁移搞开发、搞建设,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芳华,甚至有些比较艰苦行业的国企,比如像一些基建领域的,钢铁、铁路、石油还有地质勘探等,这些国企的职工说实话我觉得真的很伟大,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转战南北,尤其是那种“千山万水来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的气势,我觉得现在看来都很感人,尤其当时很多国企职工,一方面要干体力劳动搭建生活和办公的房屋,一方面还要加紧生产搞建设,其辛苦程度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法想象。


然后在国企上班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就觉得很光荣,而且也几乎就是准“铁饭碗”,尤其比如当时很多国企由于职工较多,一般地方城市承受能力也有限,于是很多国企纷纷自给自足,自己内部办学校办医院等等,总之国企大院就是一个小社会,当时应该是很多人都羡慕这样的生活。但是到了上世纪末,国企职工的下岗潮来临,一部分国企职工不可避免的被分流下岗,导致很多家庭经济一时陷入窘境。但是无论怎样,国企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依然没有减少,尤其比如到了今天,被称作国家名片的高铁,还有比如航母、蛟龙号、悟空探测器等国之重器,其背后无不都有着央企国企的身影,无不都有着无数国企职工的辛劳奉献,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形容现在国企职工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我觉得首先就是从事的职业还是很光荣。


那么说到生活状态,就不得不提一下待遇问题,其实我个人感觉,一些垄断性央企还好一些,但是很多地方小国企和一些竞争性行业的国企,职工工资总的来说应该属于“吃不饱饿不死”,或者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工资不会很高,但是也不会很低,至少生活温饱状态应该都没多大问题,不过比较可惜的是两千年以后很多国企都取消了福利分房,不然这一块福利待遇应该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但是平均水平是这样,仔细分析的话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现状,那就是国企领导薪资水平和一般员工的收入差距还是蛮大的,好像之前也看到过媒体报道,比如有些央企领导年薪都是几百万,但是一线员工可能年薪就是五六万等等,这应该也是当前国企职工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状态吧。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继续补充交流,更多职场精彩话题,点击关注职场问答达人九品职麻官,大家一起来聊聊职场上班那些事儿。


九品职麻官


我不同意部分答主对国企片面的评价,以员工的工资待遇作为其生活状态优劣的判断标准,进而定论国企员工水深火热是不理性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以自己所在的中石化下属二级公司为例,简单的给各位做个介绍。其间,员工苦乐,大家自行评价。

中石化的员工收入由工资、奖金构成。工资和岗位、职级挂钩,奖金不固定数额,主要和企业效益联系;近几年中石化增加了旅游补助(10年内每年2000,10-20年每年4000,20-30年每年6000,30年以上每年8000)。

此外,中石化的员工每年都有100元左右年金,退休后可领取约万元。缴费比例是公积金12%,养老10%,医保8%。这个比例在南京是上线,讲起来企业负担也不轻。

年轻一代不再有福利分房,但是有10年期的住房补贴,以保险缴费基数18%按月发放,累计下来大概有个20万不到,当然现在不算什么,但在14年前,我的房贷靠公积金和补助,自己每月不用额外掏钱了。

年终奖各中石化企业不一,好的如扬子最低也要15000起。各类百日安全奖、双超奖、大修补贴、季度绩效奖基本都在1000元/人

作为一般职工,姑且以工人为例毕竟占主体。他们的工作状态是简单、重复甚至是无聊的。每天两点一线的忙碌,但从操心角度上,他们是最省心的,每天工作是按计划,完成任务即可。有困难找领导就好。大部分的工人都有这样的混日子心态。工作轻松也不操心,到点下班,双休年假一个不少,遇着效益好的(扬子、镇海)工人月均到手收入6000元,我相信在南京地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般干部,就是各类科室科员了。基本走的是业务主办➡️主管➡️副主任师这样的职级,如果能评到高工、正高职称,工资会更好。基本一般干部比工人高一级工资,大概不到300元,具体的情况还很复杂!比如主管肯定高过技师但低于高级技师,副主任师高过高级技师却不见得比工段长高,所以这个很不好明确区分。

有行政职务的干部,主任科长➡️处长➡️厅局长➡️太多了……这个在企业,最多接触的就是主任,科长了,有一个干群比例,一般是1:7-1:20。

讲实话,国企里最操神的就是一般干部和基层领导,每天工作计划的完成、考核、会议、检查、计划、改进措施等等都是靠这些人去做,与工人的繁忙比起来,一个用脑一个用手,我觉得谁也谈不上羡慕嫉妒谁,各有各的苦。

现在在中石化的员工生活状态是不错的,面对市场环境的艰险,35岁是分水岭,之上的人基本没有跳出体制的冲劲了。求稳是考虑最多的!各中石化企业都有工资帽的限制,抛开这个不谈,真正到手的收入其实往往是民企、私企的税前,而强度是外面的7、8成。有答主说自己离职前到手1700多,去了私企就是10000起。我觉得要看你干的什么,仅仅操作工不大可能对吧!如果本身门槛很高那没有普遍意义。现在我们招一个焊接外用工还要300–400一天。

现在大家议论国企的死局,其实还是网路主力——新近大学生的迷茫,与自己的理想和期望有差距。


机械老工人


这道题我可以回答,因为我是在职的国企职工,我会以严谨的态度来回答,也希望引起共鸣。

在国企就职20年的我,总得来说还是感谢国企的,因为当年技术院校毕业后赶上了香港回归,六月毕业的我七月就正式的参加了工作,三个月的实习期后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1200元。这是1997年三个月的实习期的工资,我那时很满意,还了这几个月欠的外账,还剩下了300多元。

之所以感谢国企是因为,它让我没有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学历很低的我可以顺利进入职场挣钱,起码不用伸手向家里要钱了。

在国企的头10年,我混着就过来了,现在想想确实有些可惜。大好青春的回忆里没有事业,只有吃喝玩乐。不过我不后悔,各人有各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得承担。最起码我没有作奸犯科、投机倒把,还是积累了一些财富,结了婚、生了子、有了房、有了车,那个年代,国企挣钱还是可以的。

30岁以后自己开始有了一点上进心,自学了大专文凭,考上了单位的技师。不过在国企没有关系想凭自己的努力混出来,是相当的困难。30--40岁这十年里,我很努力工作,虽然现在还在基层工作,但可以说是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总得来说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

现在人到中年开始感觉到了中年危机,而且国企的效益近些年来每况愈下,自己的本事离开了就职单位很难在其它领域生存。如今刚过40的年纪要谈混工作,自己也觉得为时尚早,于是想着立足于岗位,再奋斗十年,实在不行50岁再混吧。

国企里的领导如今应该是焦头烂额的,效益不好拿不出政绩,收入方面更是大不如前。且不说以前有没有灰色收入,光是工资这块,领导的损失是比员工的损失要多的。再有如今国企改革,精简管理层,很多干部不是跳槽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了。

国企中层干部也不好做,活儿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想要升职只能等老家伙退休再去“竞聘”,估计得花费不少。围上没有钱,围下也没有钱,光靠一张嘴很难体现人格魅力,所以中层干部经常受着夹板气。

国企基层更别提了,就怕搞什么减员增效,被裁剪的肯定是基数最大、老弱病残的基层。有关系还好,拿着工资还能多混两年,没关系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国企还是比较人性化的,通常是增员不增资,减员不减资的管理办法。所以说在国企混还是相对容易的。

话说回来,国企的薪水现在差强人意,有经济压力的国企职工,如今可是热锅上的蚂蚁了。要么申请劳务派遣到外地工作,背井离乡地只为每个月多出来的一、两千的工资,要么自己搞点副业当个滴滴司机赚点外快。

总之,现在国企正处在体制变革时期,能力强的也许会在将来大有作为,能力差的就注定只能拿着底薪继续怨天尤人。

一家之言,不必盖棺定论。国企那么多,不妨多转转;留言那么多,不妨多看看。最后希望你不论在哪,努力+勤奋总是不会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