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地绿生态美

水清地绿生态美

初秋时节,步入临泽县流沙河畔,水天一色,绿树成荫,波光粼粼,绿树、碧水交相辉映,如诗如画的风景,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地方。

“现在的流沙河真是太美了!晚饭后或周末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过来看一看,这里承载了临泽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太多记忆,建议你们有时间来走一走、看一看。”家住临泽城区的张先生常常向朋友们发出这样的邀请。

水清地绿生态美

大沙河四联桥至铁路桥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是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一个节点。黑河干流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总投资6709万元,建设期2年,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建生态护堤2公里,绿化面积650亩,配套供水管道16.4公里,绿化供水渠道4公里,蓄水气盾闸2座,蓄水溢流坝10座。

据县水利建设管理站站长缪建新介绍,梨园河是黑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祁连山,全长143公里,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肃南县和临泽县,上游为隆畅河,中游为梨园河,下游出山口为大沙河(又名流沙河)。2017年,县上继续以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改善城乡面貌、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对该段河道进行生态治理,修建生态护堤、蓄水溢流坝和健身步道,恢复两岸生态植被,不仅满足了防洪排涝要求,还成了景观河。

水清地绿生态美

昔日,污水横流、常年处于干涸状态的大沙河,通过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目前,大沙河城区段两岸河堤整齐美观、水面清洁,河道两岸绿化美化、景观休闲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1500亩的大水面,生态建设成效日益凸显,呈现出湖光云影、花团锦簇,碧水蓝天、流光溢彩,亭台石径、游人如织,自然人文、浑然一体的园林化生态城市美景。

水清地绿生态美

改变不仅于此。走进五泉林场灵隐寺以北保护区,昔日风沙迷漫的荒凉景象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矮搭配、乔灌结合、色彩各异的防护林带。

“谁又能想到昔日的沙土地,如今会变得满眼苍翠。以前,我们就生活在这里,虽然北面是五泉林场,但由于灌水不及时和过度开荒等多方面原因,保护区土地沙化严重,遇上大风天,飞沙吹得人眼睛都很难睁开。”正在项目区查看滴灌设施运行情况的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农户伍雄深有感触地说。

水清地绿生态美

随着植被的修复,这里开始恢复生机,而伍雄也成为一名管护员,这来之不易的变化得益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2017年,临泽县山水林田湖湿地生态保护项目黑河湿地保护区与治理工程,五泉林场灵隐寺以北项目区铺设完成主管道6.2公里、分支管40公里,完成土方换填12.35万方,场地平整932亩,栽植沙枣、柠条、梭梭等各类苗木19.8万株,修建观察井24座,配套供水设施3处,修建生态气象观测站1处,刺丝围栏7.5公里、钢制围栏12公里,埋设界桩2770个,大型界碑6座、小界碑200个。

“临泽县黑河湿地保护与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草本灌丛和乔木植被得到了大面积恢复,显著改善了退化湿地面貌,恢复了湿地生态特征,同时引来了更多鸟群在此栖息,保证了生物的多样性。”临泽县湿地局生态监测站副站长汪永高介绍说。

水清地绿生态美

近年来,临泽县把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作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精心安排部署,制定推进计划,强化工作措施,狠抓项目实施,两年来,累计实施临泽县黑河干流及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黑河湿地保护与治理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荒漠区生态治理项目等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24853万元。通过近两年的实施,项目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效果明显,草本灌木丛和乔木植被得到大面积恢复,退化湿地面貌得到了改善,达到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共赢的效果。(杜学沂)

水清地绿生态美水清地绿生态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