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沒有唐人街

这里没有唐人街

“不是說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嗎,你們馬來西亞這麼多華人,怎麼可能沒有唐人街?”

“真的沒有,馬來西亞沒有唐人街。”

“喏,你看……吉隆坡那個叫什麼茨廠街的,不就是你們的唐人街嗎?!”

曾幾何時,茨廠街變成了世界公認的馬來西亞唐人街?

尷尬的茨廠街

茨廠街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中心,在老城區的南部。

早在馬來西亞的英屬殖民地時代,吉隆坡就有這條茨廠街。茨廠街的歷史至今超過100年,街名與“吉隆坡開埠之父”——吉隆坡第3任華人甲必丹葉亞來有著不可切割的臍帶關係。

19世紀80年代,葉亞來控制著茨廠街一帶,在該街設有一家木薯廠,而木薯的粵語發音為“茨”,從此,延伸出“茨廠街”的名稱。

當年,茨廠街一帶涵蓋了鄰近的蘇丹街、諧街和指天街等,屬於舊吉隆坡市中心的繁榮地區。現在的茨廠街,在狹義上,就是馬來西亞旅遊部所指稱的“唐人街”,即一條有著前後牌坊、全長不到4公里的街道。在廣義上,它指的是吉隆坡的社區老街。

茨廠街歷經歲月洗禮,見證了吉隆坡最好的年華。19世紀末的茨廠街,更是一處華人的溫柔鄉和避難所。清末的中國局勢動盪,東南沿海的華人為了求生,紛紛沿著先人足跡下南洋,這裡一度留下不少舊中國的印記。

这里没有唐人街

△茨廠街具有中國特色的餐廳。供圖/龍海

到了現當代,在三大國族合力實現馬來西亞獨立建國後,茨廠街一帶依舊是華人社交和生活的大本營。雪蘭莪州和吉隆坡華人逢年過節,甚至辦理紅白喜喪時購置必需品,一定會來茨廠街,這條街成為本土華人生活中離不開的地方。

時過境遷,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茨廠街的華人日漸外遷。加上各區大型超市林立,早市、夜市又隨處可見,改變了以往人們買東西必到茨廠街的習慣。

今天的茨廠街,不再是華人和華裔聚集的社區大本營,整條街道充斥著外國勞工(多為緬甸人、孟加拉人、印尼人,等等)。每當週末及公共假日,每趟公共巴士載來的乘客有90%是外國勞工。如今的茨廠街,大概也只剩下老牌坊和一些傳統美食仍留有些許華人特色。

这里没有唐人街

△茨廠街的夜晚熱鬧非凡,人來人往。供圖/龍海

舉目所及,到處是擺滿衣服、手提包、手錶、玩具、首飾和旅遊紀念品的攤位,以及手持相機拍照或購物的遊客——這裡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旅遊娛樂街。

这里没有唐人街

△如今的茨廠街像是旅遊娛樂街。圖片來源於網絡。

茨廠街的變化,主要源自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旅遊業的戰略調整。為了吸聚遊客,需要打造一些旅遊品牌和口號噱頭。因此馬來西亞政府一直有意並且積極地想把茨廠街更名為“唐人街”,希望通過增設富於中國文化色彩的設計和文化元素,將其打造成類似美國、加拿大、英國或澳大利亞等地的唐人街,以促進吉隆坡的旅遊業發展。

可是,華人不再作為主體的茨廠街如何叫作“唐人街”?馬來西亞華人並不認可這個“唐人街”的叫法。

馬來西亞不需要唐人街

論及海外每處唐人街的歷史淵源,基本都是一群漂洋過海的華人,以血緣關係或同鄉關係結成群體,在冷漠的異鄉中互助幫扶,同舟共濟。即使在現當代的國族構成中,他們依然是人數有限的少數派群體。在世界範圍內,唐人街這種表意“他者”身份的特殊地理空間,往往象徵的是華裔少數族群被邊緣化的地位。

而在馬來西亞的國土上,國情卻大不相同。華人已經落地生根幾代人,人口眾多。在馬來亞(馬來西亞前稱)獨立初,華人就佔總人口比例的40%,在馬來亞三大民族中排行第二。目前華人人數為700多萬,佔總人口比例的23.4%,僅次於馬來族,並多於印度裔人數的一倍半。

華人大都聚集在城市(比例通常佔總人口的35%~45%,有些地方超過半數),所以,除了吉隆坡外,在新山、檳城、怡保、巴生、馬六甲、古晉和詩巫等城市,也不乏華人臉孔。而華人社區和華人街道更是遍佈其中,數不勝數。今日,僅僅吉隆坡一地,就至少有45﹪(過去是70%)的人口是華人。

數百年來,華人先賢在此努力紮根,為家國的建立和繁榮,付出心血乃至生命。因此,一條不過4公里的唐人街,無法代表這一切,更無法代表遍及馬來西亞的華人。

这里没有唐人街

△馬來華僑家中懸掛的老照片。攝影/ERIC MARTIN-DragonImage

在馬來西亞的民主政治中,華人的權益無小事,需要在每一件事上切實爭取並得到保障。所以,表面上看是華人反對“唐人街”的叫法,實質上是反對被政府定位為外來移民、邊緣族群及少數族群。

2015年9月發生的與“種族和諧”有關的“茨廠街事件”,多多少少能佐證——在馬來西亞的國情下,為何華人對於族群權益如此在意。

檢索馬來西亞華文報章上曾經出現過的一些言論,能看出華人對唐人街的一些普遍性看法:

“在馬來西亞華人無處不在,因此類似唐人街的空間概念是不恰當的。建立唐人街就是把華人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新明日報》,2/4/1992)

“我們可以有華人住宅區、商業中心,但是不能有唐人街,因為在這多元文化的國度,我們和馬來人及印度人並列為三大種族。建立唐人街是無知又可笑的。”(《星洲日報》,21/5/1991)

“對馬來西亞華人而言,唐人街是個禁忌議題。如果華人接受唐人街,這表示他們間接承認自己是這個國家的少數族群,有自我制約,以及自我降級的危險。”(《星洲日報》,25/5/2003)

這是為什麼,我們認為茨廠街不是唐人街,馬來西亞也不需要唐人街。“唐人街”和“馬來人”“馬來華僑”的叫法一樣,都源自外界對馬來西亞華人歷史的陌生。

真實的華人生活

自吉隆坡北行200公里,抵達兩個半小時車程的馬來西亞霹靂州首府——山城怡保,可以去感受到小小唐人街之外、真正的南洋華人社群生活。

这里没有唐人街

怡保舊稱“壩羅”,傳說是以前居民稱呼礦場之意。本地盛產錫礦,是著名的“錫都”。自中國清朝的咸豐年間(1851~1861年)起,下南洋的早期華人多以礦工為主,這裡自然成了華人聚集地。

在怡保市中心,有一處舊街場,由700多間店鋪及10多條大大小小的道路建設而成。舊街場是怡保市的發源地,更是馬來西亞現代與傳統交融的典範城鎮之一。儘管當年的風光不再,但這些百年建築依然有蓬勃的生命力。

剛進巷口就能看到掛著“南洲白咖啡”招牌的茶室。舊街場的傳統咖啡店和白咖啡聞名馬來西亞。沿著南洲白咖啡茶室走下去,就到了目前怡保最火的旅遊新景點“二奶巷”。早在18世紀到19世紀,錫礦大王先賢姚德勝就是在這裡發家,他送了三條街給自己的三位太太,其中,“二奶巷”(二太太的巷子)最有特色。

这里没有唐人街

△怡保的“二奶巷”。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條巷子至今已有108年曆史,左右兩旁為雙層店鋪,總共30個單位,但在開埠初期一律以人居為主。當年的巷頭巷尾均為路邊攤,住戶走出去就可祭“五臟廟”。此巷兩排店屋之間的距離僅不到兩米,只能由單匹馬拉的馬車經過。

巷子裡還保留了一家七八十年的老字號“黃高記”,這家餐館只在午餐時營業,每天門庭若市。幾十年來不但裝潢和傢俱沒變過,連味道也沒變過。怡保華人以客家人和廣東人為主,所以“黃高記”的古早味,都帶有濃濃的粵菜色彩。

“黃高記”從第一代掌廚傳到現在,已經四代人了。當年,先祖們孤身隻影來到南洋餬口,一心想著多賺點錢就衣錦還鄉,誰料到後來中國戰事不斷,於是只有留下。回不了祖國,家鄉味就是最好的鄉愁解藥,比如怡保豆腐花這道經典甜品。

这里没有唐人街

△怡保的豆腐花招牌。圖片來源於網絡。

怡保最古早的豆花品牌始於1952年,創始人就是漂洋過海來的華人。這個品牌經大半個世紀而屹立不倒,還年年銷量激增,離不開華人先祖吃苦耐勞、落地生根的精神,而這無疑是後世華人的傳家寶。

華人生活的重點,除了美食和教育,還有就是宗教和祭祀。先民當年身處異鄉,在生活面對困境之時,必然要讓心靈有所寄託。就在舊街場的另一角,有一座壩羅古廟(又稱“大伯公廟”),已有144年曆史。

壩羅古廟看上去並不豪華醒目,而許多陳設都超過百年曆史,門匾上的木雕、建築浮雕、神像、鑼鼓和石鍾全來自中國,最珍貴的是廟前的一對石獅。當年這裡是一個著名的渡口,途經的船客都會到壩羅古廟祈拜。在老怡保人的記憶中,壩羅曾是繁華的代名詞。壩羅古廟見證了怡保的興起和發展,仿如“古月照今人”。

對於流著中華血脈的華人來說,舊街場這樣的地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唐人街”。它不僅僅是一條街,而且是一大片街區,一整個華人社群,一段從古至今從未中斷的華人歷史,一個華人生活的完整系統。中國文化留下的烙印,就是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

| 好文精選 |

这里没有唐人街这里没有唐人街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